毛派武裝

毛派武裝

納薩爾派武裝(毛派武裝)是印度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7年,目前共有7000多人。該武裝時常襲擊政府機構和警察部門,其活動範圍已擴大到印度17個邦。

簡介

印度共產黨武裝,主要勢力在印度東部,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國紅軍陝北根據地相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共產主義武裝40年前在西孟加拉邦小鎮納薩爾發動的暴力革命。該派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爾邦、恰爾肯德邦和安德拉邦,武裝成員據說有3萬人左右。成員以城鄉貧困激進青年為主,經常襲擊政府軍警,勒索工程包商,甚至在若干偏遠地區成立稅收、司法等“行政機構”,儼然地方政府。

活動頻繁

2005年9月3日,切蒂斯格爾邦,23名印度中央預備警察部隊士兵在一起武裝分子製造的地雷爆炸事件中喪生。

2006年2月28日,切蒂斯格爾邦首府賴布爾以南500公里處發生兩輛卡車被炸事件,造成至少55人死亡,約20人受傷。

2007年3月15日,切蒂斯格爾邦一個偏遠村莊的哨所遭到反政府武裝襲擊。反政府武裝用手榴彈、燃燒彈偷襲哨所,然後向哨所開槍,造成55名警察喪生,另有多人受傷。

2007年12月16日,切蒂斯格爾邦發生監獄暴動,在囚的近300名民兵武裝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武裝越獄。警方發言人說,切蒂斯格爾邦首府拉傑布爾以南的登代瓦達監獄發生監獄暴動,獄中377名囚犯中有299人越獄。

2009年5月6日,切蒂斯格爾邦發生一起反政府武裝用地雷襲擊警察乘坐的拖拉機事件,造成11人死亡、2人受傷。

2009年5月21日,印度東部馬哈拉施特拉邦警察遭納薩爾派武裝襲擊,造成16名警察死亡;

2009年2月1日,15名警察在巡視達諾拉森林地區時被納薩爾派武裝打死。

影響

薩爾派是近年比較活躍的一支南亞革命武裝,其革命活動以“驚人的速度”增加,涉及的地區也越來越廣。印度12個邦的125個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納薩爾派毛澤東主義者活動的影響。 這支武裝作戰人員上萬,支持者則無法統計,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最具實力的反政府革命武裝。它的影響現在卻波及印度602個區(亦即印度的縣)中的至少170個,形成了一條從北部與尼泊爾接壤地區綿延到南部卡納塔卡的“紅色走廊”。這條“走廊”覆蓋了印度一些最貧窮的地區,尤其還包括主要是部落人群定居的森林地帶。在一些地方,納薩爾派分子事實上已經取代州政府,通過自己的議會來管理當地事務,並自行草草行使司法審判。

武裝興起原因

1991年以來,隨著標榜“改革開放”的新自由主義在印度的擴張,一度沉寂的底層民眾的武裝反抗在印度再度活躍起來。近年來,西方媒體與印度精英分子一唱一和,大唱印度GDP如何如何發展的高調,卻無視印度社會底層民眾生活的進一步惡化的事實,無視印度各地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事實,無視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事實,導致底層民眾的武裝反抗越演越烈,革命怒火再一次燃燒在南亞次大陸上。

納薩爾派毛澤東主義者所到之處,驅逐惡霸地主及其私人武裝,把土地和糧食分給農民,推行男女平等,通過槍桿子來確保當地農產品的價格,從而保證了當地窮人的收入。它贏得了居住在印度偏遠的叢林地區,生活最貧窮的民眾的強烈支持。婦女構成了這支軍隊的中堅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