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正初

毛正初,原名毛本忠,六安縣徐家集人,1901年3月2日出生在安徽省六安縣徐集毛大莊一戶大地主家庭。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後。父母去世後,毛正初得到三哥毛占鰲支持,入私塾讀書。1918年由私塾轉入六安城內屯衛高小。

基本信息

參軍史

1925年前,中學讀書期間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兩次被開除學籍,遂更名正初,繼續從事革命鬥爭。1926年,黨組織選派毛正初去黃埔軍校第六期入伍生部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6月,他接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開展農民運動,以徐家集國民國小教師的合法身份為掩護,秘密組織農民協會。1928年,根據中共六安縣委的決定,毛正初打入徐家集民團任隊長,在22名團丁中發展了4名黨員,建立了秘密黨小組,並逐步爭取了15名團丁擁護黨的革命主張,準備舉行武裝起義。由於胞兄毛占魁的告密,毛正初被迫在起義前離任出走。1929年12月25日,在中共六安縣委常委周狷之率領的游擊隊的配合下,毛正初星夜趕回徐家集,與徐家集民團內的秘密黨小組取得聯繫,裡應外合襲擊了民團駐地老佛堂,擊斃了隊長朱晴川,宣告徐家集民團勝利起義。起義後,以民團22條槍為基礎,成立了河西遊擊大隊,毛正初任大隊長 。

河西遊擊大隊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至1930年已有二百餘人槍;1931年2月改編為游擊師,毛正初任師長;不久又改編為六安縣赤衛軍司令部,毛正初任司令,下轄4個赤衛團,計13個營、3100餘人,槍700多支。同年3月15日,爆發子河西農民武裝起義,毛正初任總指揮,率領赤衛軍數千餘眾,分三路襲擊了新安火神廟民團團部,攻克火星、單王、郭店、丁集等一大片土地,建立了上自西河口、下至馬頭集一片完整的河西革命根據地。赤衛軍在毛正初的領導下,還先後在武陟山粉碎了岳盛暄警備旅的1個團和民團1000餘人對河西蘇區的“掃蕩”;擊潰了反動會首趙培厚糾集的1800餘匪徒對河西蘇區的騷擾;打破了敵人40餘華里的封鎖線,成為皖西地區一支威名赫赫的農民革命武裝。

人物事跡

1921年,毛正初考入蕪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開始閱讀進步書刊,接受新文化思潮。次年暑假,他和六安進步青年許繼慎、楊溥泉、王逸常、宋佛年、胡蘇明等,參加了六安人民驅逐縣知事駱通的活動,受到安徽軍閥馬聯甲的注意。1923年,他被迫由毛本忠改名毛正初,考入蕪湖私立求是中學。1924年,轉入安徽省立第五中學。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毛正初和五中學生紛紛走上街頭進行宣傳,號召蕪湖各界人民進行罷工、罷課、罷市,聲援上海工人的鬥爭。毛正初積極參加“三罷”活動,因而受到校方的忌恨,遂以“操作不良”為口實,將他開除學籍。是年秋,毛正初被迫離開蕪湖,轉入安慶建華中學。

毛正初在蕪湖上學時,往返都要乘船經過巢湖。這時,日本帝國主義的小火輪已侵入中國內河航行,他從不搭乘日本輪船。他說,日本輪船進入中國內河,嚴重侵犯中國的主權,如果我們乘坐他們的船,實際上就是對日本侵略行為的默認。他堅持從自己做起,堅決抵制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雖然,他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他的愛國行為,卻表現出一個普通中國人的錚錚鐵骨。

1926年秋,毛正國中學畢業。當時,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正在南方興起,他決心投筆從戎,並如願在廣州考入黃埔軍校六期,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血腥鎮壓共產黨員和工農民眾。6月,毛正初受黨派遣回六安開展革命活動。同年10月,北伐軍第三十三軍調離,國民黨“清黨”委員毛子敬來到六安,白色恐怖開始籠罩六安。根據中共六安特區委員會決定,毛正初在家鄉徐集以教書作掩護進行秘密活動。他利用家庭社會關係,經常同長工、佃戶們生活在一起,有空就給他們講太平天國,講孫中山、列寧領導革命的故事,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在此基礎上組織秘密農民協會。這年秋收大忙季節,毛正初發動長工罷耕,以增加工資、改善一伙食作為復耕條件。地主們眼看糧食無人收,土地無人種,迫於無奈,只得接受復耕條件。

接著,毛正初發動秘密農民協會會員,聯名控訴混進徐集國小、人稱“方老虎”的惡霸方覺明,揭露方覺明仗勢欺人、吞占學田、學款等罪行。經打入六安縣教育會任會長的中共地下黨員王少洲裁定,“去職免究”,使不可一世的“方老虎”終於被農民攆出學校。

1928年秋,根據黨的指示,毛正初利用社會關係打入徐集民團擔任隊長,暗中發展有覺悟的士兵徐四等人加入黨組織,從22個團丁中,爭取了15人信仰黨的革命主張,逐步把徐集民團改造為黨領導的革命武裝,並利用民團武裝協助農民協會,打擊惡霸地主陳可大、徐少周等。

1929年,徐集發生旱災,麥收時,保董、人稱“小太歲”的曾炳恆、大地主陳可大、土豪毛占魁等密謀按人口每人增派3斤“人頭積穀”,妄圖營私舞弊。毛正初發動全鄉人民開展反“人頭積穀”鬥爭,並在地主集會時,帶領八名團丁(均系中共黨員)闖入會場,嚴詞指斥說:“饑荒嚴重,如果你們再均派新稅,就會逼著人民造反,那時砍掉你們的腦袋,我民團萬難負責。”使曾炳恆、陳可大、毛占魁等人增派“人頭積穀”的陰謀破產。這次鬥爭給千家萬戶農民免除了疾苦,徐集人民稱讚毛正初是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老虎屁股拔毛”的英雄。

鬥爭的勝利,不僅樹立了毛正初的威望,而且更有利於深入開展革命運動。當時,南嶽廟、商家廟、江店子、新安集、橋頭集、火星廟、郭子店、單王、順河、二天門等地的秘密農民協會聞風而動,聲勢愈益壯大。為了進一步發動民眾,毛正初用通俗的語言宣傳說:“條牛石種人種田,地主老財坐收錢。窮人光蛋跟黨走,打倒豪紳好過年。”這些語言深深地打動了農民民眾的心,民眾鬥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

毛正初的同胞大哥毛占魁,由於本質反動,對其弟的日常行動早有懷疑。一次,他乘空偷入毛正初臥室,發現私藏的油印機和印刷後沒有燒盡的“剷除封建……”、“反帝大同盟……”等字樣的蠟紙,便向六安警備營告密,說毛正初明乾民團,暗乾共產黨。警備營派聯防大隊長朱九石帶人到徐集逮捕毛正初。朱九石與毛正初曾有交往,便私下通知毛正初出走。毛正初離開前,召開民團內共產黨組織緊急會議,將民團內的秘密組織和兵運工作,改由共產黨員徐四負責,定期在徐集劉家藥店碰頭聯絡。徐集民團隊長改由六安縣聯防大隊長朱九石接任。毛正初遂潛入農村等待民團起義。

1929年11月7日,六安爆發獨山武裝起義,皖西各地紛紛回響,形成了武裝鬥爭的新高潮。在中共地下黨員許百川、李野樵、姜鏡堂、詹雨生等密切配合下,毛正初在徐集毛大莊家中,召集有關人員開會,討論和部署徐集民團起義。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狷之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決定於11月25日夜舉行起義,由周狷之率領游擊隊80餘人槍到徐集支援。

是日晚,游擊隊分散潛入徐集街上。民團內共產黨組織於起義前監視了七名不可靠團丁,並卸除了他們的槍栓。起義規定擊掌為號,實行裡應外合。10點鐘後,毛正初率領突擊隊包圍了民團隊部,在起義團丁的接應下,一舉占領民團隊部。朱九石企圖持槍反抗,被當場擊斃。徐集民團22人槍的起義,獲得圓滿成功。

徐集民團起義後,被編為六安四區紅軍游擊大隊(又稱河西紅軍游擊大隊),毛正初任大隊長,丁香墀任秘書。同時成立六安四區革命委員會。毛正初帶領紅軍游擊隊在徐集街鎮上逮捕了方定山等三戶惡霸地主,將魏大可等四戶大地主的財產分給貧苦農民,並策應支援李野樵領導的江店民團起義。然後一同開至王橋子,創建河西革命根據地。從此,揭開了六安河西農民武裝起義的序幕。

1930年元月,這支年輕的游擊大隊在徐集附近與地主徐守富為首的反動“紅學”500餘人作戰,擊斃了“紅學”首領曾廣志、李顯和等,打擊了反動會道門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民眾的革命鬥志。由於徐集距六安僅30華里,城裡又常駐重兵,河西紅軍游擊大隊便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輾轉於江店、南嶽廟、郭店子、丁集一帶,進行游擊活動。

2月,游擊大隊發展到200餘人槍。3月,國民黨安徽省警備第二團團長楊松山,對游擊大隊採取“清剿”與“招撫”政策,妄圖以委任毛正初為警備二團團附為條件,消滅河西紅軍游擊大隊。在敵人強大的武裝壓力和糖衣炮彈面前。毛正初大義凜然,毫不動搖。楊松山陰謀破產,便下令“清剿”。由於雙方力量懸殊,游擊大隊受到挫折,少數戰士在困難環境中產生了動搖情緒,形勢十分險惡。

1930年春,毛正初率領游擊大隊,採取靈活的游擊戰術,先後攻破南嶽廟侯家圩敵人,俘獲100餘人槍,擊潰江店民團,繳槍十餘支;五次襲擊徐集楊曉山民團;鎮壓了劣紳侯園龍、特務方正文、土豪朱建亭、反水土匪楊三貨郎、樊六、劉大侉子、曹祥會等;並親自帶領游擊隊戰士,搜捕破壞徐集民團起義的罪魁毛占魁,嚇得毛占魁喪魂失魄,逃往河東白區。接著,毛正初率領游擊大隊轉戰徐集、金寨、麻埠、南溪、黃安,縱橫百餘里,大小數十戰,打通了河西與鄂豫根據地的道路,使各個根據地的游擊武裝,互相呼應。經過艱苦的戰爭,毛正初終於白手起家創造了以徐集為中心的六安河西革命根據地。

1931年2月下旬,游擊大隊發展為游擊師,毛正初任師長,袁曉峰任政治委員。不久,游擊師改稱赤衛軍總司令部,毛正初任司令,張漢卿任政治委員。下轄四個團,共3100餘人,槍700餘支。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共六安縣委根據中共皖西北特委指示,利用毛正初在河西創造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決定於5月3日,在河西新安集再一次舉行武裝起義,並派毛正初任總指揮。

毛正初接受任務後,決定以蔡家莊為指揮所,預先派人混入新安集埋伏,起義時,斷絕新安集與六安的聯繫。5月2日夜,毛正初集結赤衛軍5000人,分三路包圍新安民團團部——大神廟。3日拂曉,毛正初率部開始進攻,激戰兩小時,眼看民團團長徐集章即將被俘,不料他的女婿楊曉山由西橋頭集帶兵馳援,拚死把他救出重圍,拽著馬尾巴浮過淠河,才算保住性命。

新安暴動勝利後,毛正初率領起義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克火星廟、郭店子、單家埠、王集子、二天門、陳家樓(陳玉堂旱圩子),消滅和打垮丁錫庭、丁大侉子、陳玉堂等地主武裝,使上自西兩河口,下至馬頭集的淠河西岸廣大地區,連成一片完整的革命根據地。

是年5月,在獨山鎮正式成立六安縣蘇維埃政府和縣赤衛軍總指揮部,書記鮑益三,主席王義中(余道江),毛正初任赤衛軍總指揮兼縣獨立團團長,統率六個赤衛軍團,計25000餘人槍。同年夏,毛正初被任命為中共皖西北特委軍事委員會常委。

毛正初領導河西農民大起義的聲威,使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主席陳調元坐臥不安,他首先派遣岳盛警備旅一個團,向徐集進犯。結果,該團前進到距徐集五里處的大嶺崗,即被赤衛軍設伏擊潰。陳調元第二次調派國民黨第五十六師、警備二旅、獨立旅及地方民團等共1000餘人槍,由蓮花巷、窯崗咀渡河,分路向徐集和河西各地進犯,妄圖撲滅六安河西已經燃燒起來的革命烈火。毛正初集中獨立團、赤衛軍4000餘人槍,採取“選好地形,迂迴埋伏”;依靠民眾,誘敵深入;集中優勢,殲敵一路;避強打弱,各個擊破”的戰術,把入侵之敵裝在河西人民的“大口袋”里,一口一口地吃掉。據不完全統計,這兩次反“圍剿”戰鬥,先後在武陟山、除集南崗頭等戰鬥中,生俘國民黨正規軍393人,繳槍391支、迫擊炮一門、機槍一挺、馬50匹、子彈50箱,擊斃和淹死敵人約200餘人,使入侵之敵狼狽潰逃至淠河東岸。

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心失敗,在派兵侵犯河西蘇區的同時,又把河東從單家埠至馬頭集沿線劃為六段,派袁敬失、楊馬虎子等地主土豪分任段長,對河西蘇區進行嚴密的經濟封鎖,禁止河西輸入食鹽和輸出農產品,妄圖在經濟上窒息河西革命根據地。

為了粉碎敵人在河東的經濟封鎖,毛正初詳盡地分析了當時雙方軍事實力,為出擊作戰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然後,他親自率領三個團9000餘人槍,用四倍於敵的優勢兵力,突然渡河出擊,一舉突破敵人武裝封鎖線。接著,採用分路穿插,迂迴包圍的戰術,把敵人分割包圍在六個據點之中,各個擊破。經過四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徹底摧毀了敵人號稱“銅牆鐵壁”的40里經濟封鎖線。這次戰鬥,共斃傷敵700餘人,俘敵800餘人,解決了食鹽供應和農產品外銷等問題。這是保衛河西蘇區經濟建設的關鍵性的一次戰鬥。

出擊河東勝利不久,國民黨反動派又煽動壽縣、霍邱、穎上和六安邊境的大刀會、紅纓槍會、紅槍會等封建會道門1800餘人,號稱萬人,進犯河西革命根據地,破壞蘇區人民的大秋收。反動會首趙厚培,打著黑狗牙邊會旗,帶領正陽關骨幹會眾600餘人,每人胸前畫著橫三豎三、紅紅綠綠的符咒,由馬頭集過河,向丁集蘇區進犯。他們狂妄地叫囂說:“先打開河西赤區大門,再長驅直入鄂豫皖根據地。”發瘋似地向蘇區壓來。

毛正初率領縣獨立團,早在郭店子一帶嚴陣以待。面對這群瘋狂的會匪,他深知這是愚民上當受騙。於是,採用“避過敵人前鋒,誘敵鑽進口袋,消滅會首,狠打屁股”的戰術。戰鬥開始後,毛正初先發制人,舉槍擊斃會首趙厚培,使那些裝在“口袋”里的會眾不戰自亂。結果,斃傷會眾500餘人,生俘600餘人,繳獲鏢槍1200餘支,使潰殘會首二老桂等龜縮到河東,再也不敢蠢動。

同年秋,毛正初集中兵力,決心拔掉河西敵人殘存的唯一據點——清涼寺陳玉堂的水圩子(陳後圩子)。陳玉堂是破壞河西革命最反動、最頑固的劊子手。他龜縮在圩內,一面訓練圩勇,一面與外地反動武裝通風聯絡,甘作入侵蘇區的內應。河西所有的反動殘餘分子,如楊思培、趙四狗皮、撮嘴小老八等,都逃亡在他的圩內。他們狼狽為奸,準備同河西蘇維埃政府頑抗到底。圍攻陳後圩子的戰鬥,歷時20餘天。由於圩堅溝深,陳玉堂等一小撮反動餘孽仍無動於衷,天天在圩內喝酒唱戲,尋歡作樂。在當地民眾的積極支援下,毛正初和戰士一起,夜以繼日地搭溝排水。最後,圩溝里的水放乾排盡,圩內的反動武裝才開始驚慌起來。但是,他們不甘心繳械投降,陰謀用開門詐降的詭計將毛正初騙入圩內,加以殺害。毛正初覺察到敵人的奸計,和赤衛軍團長李野樵商定後,便趁入圩談判時機,指揮戰士一齊沖入圩內,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殲滅了圩內全部的頑固分子。這次戰鬥,計繳獲土槍100支、鋼槍200餘支、大米100餘石,以及其他大量金銀財物等。徹底肅清了河西革命根據地內的反動據點。

離開人世

1931年秋,傑出的農民武裝領袖毛正初,不幸在張國燾錯誤肅反路線下,被殺害於麻埠文昌宮 。

革命歷程

毛正初生於1901年3月2日,原名毛本忠,六安縣徐家集人,兄妹5人,排行老四。父母去世後,依賴三哥毛占鰲撫養。

在學生運動中成長

毛正初七歲破蒙讀書,進入當地私塾學堂。在老先生的傳道授惑下,開始懂得“天下之無道久矣”,對吃人的世道深感不滿,逐步產生離經叛道思想。1918年告別私塾,進入六安私立屯衛高小讀書。在這裡,他開始接觸進步知識分子和民主、科學思想。

1919年5月8日。當“五四”愛國運動浪潮推至六安時,省立六安第三甲種農業學校籌備處的朱蘊山、沈子修、桂月峰等積極發動六安第一高小、屯衛高小、師範講習所等校師生上街遊行,聲援北京愛國學生運動。正初積極參加,喊口號、散傳單、作演講。加入六安日貨檢查隊,到各商店檢查、登記和封存日貨,並帶頭把自己使用的洋傘、洋皂等日貨當眾焚燒,以示抵制日貨的決心。第一次走上社會政治運動行列的毛正初得到了鍛鍊,更深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道理。

1921年,毛正初考入蕪湖“二農”學校。由於進步知識分子雲集的緣故,蕪湖的革命思潮很活躍。毛正初如饑似渴地啃讀《響導》、《新青年》、《勞動者》等進步書刊,並積極投身社會政治活動。1922年暑假,他和六安旅外進步青年許繼慎、楊溥泉、宋偉年、胡蘇明等積極投入六安驅逐反動縣知事駱通的鬥爭,取得勝利。他也因此受到安徽軍閥馬聯甲的注意。次年更名毛正初,並考入蕪湖私立求實中學。第二年又轉入蕪湖省立五中。在五中中共黨組織和學聯的領導下,他更加積極地參加各項政治鬥爭。1925年5月9日,五中學生在日本侵占膠東、青島的國恥紀念日舉行示威遊行,毛正初和同學們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堅決不承認二十一條”等口號,並砸爛日本領事館的牌子。

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蕪湖黨組織領導各界開展“三罷”鬥爭,成立“五卅”慘案後援會。毛正初擔任對碼頭工人和人力車工人的宣傳、組織和聯絡工作。他也因此受到學校當局的忌恨,並以“操行不良”為口實,將之開除。是年秋,在朱蘊山的幫助下,轉入安慶建華中學。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投身革命大義滅親

1926年,毛正國中學畢業。時值國民革命運動在南方興起。他投筆從戎,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六期(入伍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受黨派遣回六安協助胡蘇明、吳幹才、桂柏炎等開展農民運動。8月,以周狷之、胡蘇明、毛正初等為核心的中共六安特區委成立。直接領導六安、霍邱、霍山、合肥四縣工作。這時,特區委充分利用駐六安的北伐第三十三軍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而對我黨暫取中立態度的時機,與國民黨六安當局聯合開展革命工作。10月,國民黨安徽省清黨委員來六安。形勢驟變。根據特區委關於黨要占領教育陣地的決定,毛正初轉入徐集國民國小,以教書作掩護,進行秘密活動。他利用家庭社會關係,做學生家訪,同佃戶長工生活在一起,給他們講述太平天國、列寧、孫中山領導革命的歷史故事,宣傳革命道理,啟發貧苦民眾的階級覺悟。栽秧季節,他秘密發動地主王少五家的長工們以增加工資、改善一伙食為條件,舉行罷工並取得勝利。首次罷工鬥爭的勝利,鼓舞了僱工們的鬥爭信心。於是,毛正初開始在貧僱農中串聯,秘密組織農協會。這年秋,他領導農協會員控訴和驅逐了徐集國民國小校長方覺民,引導貧苦農民打破天命觀,逐步跨入政治鬥爭的歷史舞台。

1928年秋,中共六安縣委領導各級農協會進行抗糧、抗債、抗稅鬥爭,奪取敵人武器,準備武裝起義。根據六安縣委的決定,毛正初打入國民黨徐集民團擔任隊長,不久便暗中發展徐四、李家寬等人入黨,成立徐集黨小組,並逐步爭取了22個團丁中的15個團丁擁護黨的革命主張,使民團成為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1929年春,徐集發生旱災。麥收時,鄉保董曾炳恆、大地主陳可大、土豪毛占魁(毛正初大哥)等密謀按人均增派3斗“人頭積穀”。毛正初利用掌握的民團武裝力量,發動全鄉農民開展反“人頭積穀”活動。值曾、陳、毛等人聚會時,毛正初帶領8名團丁(中共黨員)進入會場,嚴辭痛斥:“饑荒嚴重,你們還大搞積穀,如若逼起百姓造反,砍了你們的腦袋,我民團萬難負責”,最終使豪紳取消了“人頭積穀”。農民們暗地稱讚他是“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老虎屁股拔毛”的好漢。

毛正初大哥毛占魁,攀爬豪紳權貴,欺壓百姓,壞事乾絕,民眾恨之入骨。毛正初對他多次好言相勸,反而遭其忌恨。1928年農曆8月8日,毛占魁在光天化日之下耍流氓,欺侮良民妻子,遭對方大罵。毛正初路過時,毛占魁認為其弟會為他撐腰,氣焰更是囂張,硬要將對方夫妻攆出保外。毛正初了解情況後火冒三丈,罵毛占魁枉披一張人皮,並掏出手槍逼其當眾賠禮道歉。後在眾人勸攔下,毛占魁才得以逃生。

毛占魁對弟弟的革命行為早就心懷叵測,上次當眾蒙羞,他一直耿耿於懷,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想方設法找機會抓辮子除他。一天他偷入毛正初的臥室,發現他私藏的油印機,以及刻印傳單沒有燒盡的蠟紙角子,便連夜坐小轎去縣政府告密。說毛正初明乾民團,暗乾共產黨,要搞暴動……

六安縣警備營派聯防大隊長朱晴川率1營兵力去徐集逮捕毛正初。因得農協會員的秘密報告,毛正初提前出走,並將民團內的黨組織和兵運工作交由共產黨員徐四負責,秘密聯絡處定於徐集劉子亭中藥店。民團隊長改由朱晴川擔任。

離開徐集民團後,經特區委批准,毛正初率摸瓜隊將毛占魁鎮壓,並將罪狀貼到屍體上。當地民眾拍手稱快,編成歌謠:毛占魁,反共產,欺百姓,罪成山;砍他頭,理當然,眾劣紳,應改善;毛正初,手不軟,誰作惡,同樣斬。

組織武裝起義創建河西根據地

1929年11月8日,獨山農民暴動打響了六霍起義的第一槍,皖西各地紛紛回響。根據中共六安中心縣委關於舉行武裝起義的指示,11月24日,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常委周狷之率地下黨員徐百川、王介白、李野樵、蔡蘊珊等前往徐集毛大莊毛正初家中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縣委指示,決定於次日利用雪天舉行起義。

25日晚,周狷之率80餘人槍游擊隊先期潛入徐集。蔡蘊珊等率農協會員二、三十人進入街後權家莊,準備接應起義,徐集民團地下黨員提前控制了不可靠的7名團丁,卸下他們的槍栓。入夜,毛正初率突擊隊一舉包圍民團住地老佛堂,與徐四、李家寬等起義團丁裡應外合,擊斃隊長朱晴川,宣布民團起義勝利。徐集民團遂改為河西紅軍游擊大隊,大隊長毛正初,秘書丁香墀。游擊隊隨後逮捕鎮壓了方正山等3個惡霸地主,開倉放糧;策應並支援李野樵等領導的江家店民團起義,然後一同開往王橋子,成立六安四區革命委員會,創建河西革命根據地,由此揭開了六安河西農民起義武裝起義的序幕。

至1930年2月,四區紅軍游擊大隊發展壯大到200餘人槍,聲勢日益浩大。3月,國民黨安徽省警衛二團團長楊公山為消滅紅軍游擊隊,撲滅日益旺盛的革命烽火,企圖用“招撫”政策,誘降毛正初,遭抵制後,立即下令“清剿”。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游擊大隊受到重挫,秘書丁香墀被捕壯烈犧牲。在丁香墀的追悼會上,毛正初書寫了“為革命捐軀,碧血丹心垂青史;守革命節操,誓死如歸震乾坤”輓聯,抒發了自己的革命豪情和忠貞不二的革命意志。

1930年4月,游擊大隊重振雄風,聲東擊西,靈活作戰,先後攻破南嶽廟侯家圩,擊潰江店、徐集民團,鎮壓大批地主豪紳,劫富濟貧。而後,揮戈金家寨、麻埠、縱橫百餘里,歷經數十戰,打通了河西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通道,建立了以徐家集為中心的六安河西革命根據地。

夏天,六安土地革命戰爭受“立三”錯誤路線的影響,由高潮跌入低潮。毛正初領導的河西遊擊大隊在敵人的瘋狂清剿中,風餐露宿,艱苦轉戰,得到了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並由小到大,不斷發展強大。

1931年2月,游擊大隊改編為游擊師,師長毛正初,政委袁曉峰,後又改為六安縣赤衛軍總指揮部,司令毛正初,政委張漢青,下轄4個團共3100餘人,槍700餘支。

皖西紅軍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六安縣委決定利用正初在河西創造的有利條件,於農曆三月十五日在河西舉行河西農民武裝起義,攻打新安集,由毛正初任總指揮,指揮所設於蔡家莊。十四日晚,毛正初率鋼槍隊一百餘人進駐指揮所,並派人預先混入新安集設伏,於起義時割斷新安與六安的聯繫。次日晨,赤衛軍5000餘人,分路包圍新安火神廟民團團部。激戰2小時,新安民團總徐華章部潰不成軍,徐華章在其婿楊曉山率兵援救下,拽著馬尾巴浮過淠河逃往六安。起義部隊乘勢攻克火星、單王、郭店、丁集等大片土地,消滅丁錫庭、丁大侉子等反動地方武裝,建立了上自西兩河口,下至馬頭集的六安河西革命根據地。

1931年5月,六安縣蘇維埃政府及縣赤衛軍總指揮部由麻埠遷至獨山,毛正初擔任赤衛軍總指揮兼縣獨立團團長,統率6個赤衛軍團,計25000餘人槍。同年夏,又被任命為中共皖西北特委軍委常委。在尚家廟赤衛軍總司令部慶祝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時,毛正初書寫了如下對聯:“乾乾乾,掃除黑暗,抱犧牲決心,殺向前去;來來來,擴大赤區,繼烈士遺志,衝破重圍”。橫楣是:“曙光在前”。

橫掃殘頑保衛蘇區

毛正初領導的河西農民運動轟轟烈烈,令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坐臥不安。為撲滅河西革命烽火,陳調元急令岳盛瑄率警備旅一個團及六安民團共1000餘人槍,掃蕩河西蘇區。毛正初指揮縣獨立團和赤衛軍4000餘人,採取“選好地形、迂迴埋伏、依靠民眾、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先後在武陟山、徐家集擊潰進犯之敵,生俘國民黨正規軍393人,斃敵200餘人,繳槍391支(內有迫擊炮1門,機槍1挺),軍馬50匹,子彈50箱,殘敵狼狽竄回六安,不敢西犯。

這時,河東反動派又在上起單家埠,下至馬頭集的沿河地區分段對蘇區實行經濟封鎖,造成當時蘇區連傷病員都沒有食鹽供應,形勢十分緊迫。經過充分準備,毛正初率赤衛軍3個團9000餘人槍,以4倍於敵的優勢兵力,渡河突襲,一舉突破敵人40餘里的武裝封鎖線,俘敵800餘人,斃傷700餘人,解決了蘇區的食鹽供應和農產品外銷等問題,這是保衛蘇區經濟建設上的關鍵性一戰。

同年秋,不甘失敗的國民黨反動派又煽動壽縣、霍邱、潁上和六安邊境的大刀會、黃紅學等封建會道門1800餘人,由馬頭集過河,進犯蘇區,妄圖毀壞蘇區人民的秋收。毛正初率縣獨立團,在郭店子一帶嚴陣以待。考慮到會徒中許多是上當受騙的農民,他採取“避敵前鋒,誘敵入瓮、消滅會首,狠打屁股”的戰術,首先擊斃反動會首趙厚培,群龍無首,不戰自潰。此役共斃傷敵1100餘人,繳標槍1200餘支,潰逃會匪龜縮河東,從此一蹶不振。

不久,毛正初又集中兵力,拔掉敵人在河西殘存的唯一據點——清涼寺陳玉堂的木圩子(陳後圩子),殲滅圩內殘餘反動分子,繳槍300支,大米100餘石,以及大量金銀財物,徹底肅清了河西根據地的土頑反動據點。

1931年3月起,張國燾在鄂豫皖蘇區大搞“肅反”。毛正初未能逃過他的魔掌。

1931年秋,為拓展紅色區域,毛正初統率5000餘兵力,向霍邱境內推進。途中,路過花果園豪紳團總王堯階的圩寨。為剷除劣紳,毛正初傾全力奮勇攻圩。就在即將拿下據點時,張國燾派信使傳來急令,召回毛正初。對黨忠心耿耿、組織紀律觀念極強的正初毅然走下火線,與其他10餘名團以上幹部驅馬趕往獨山。一下馬即被解槍、逮捕,並連夜押解至麻埠,關入文昌宮死牢。後以“改組派”為名,被秘密處死,年僅30歲。黨的好兒子、六安紅軍游擊師師長毛正初同志沒有拚死在殺敵戰場,或病魔面前,而慘死於叛徒張國燾的毒手下,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

今天,在烈士故鄉,提到英烈毛正初,大人小孩無人不知,懷念與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1957年,毛正初被黨和政府追認為光榮的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