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鴉蔥

毛果鴉蔥

毛果鴉蔥(學名:Scorzonera ikonnikovii)為菊科鴉蔥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種中文名:毛果鴉蔥

種拉丁名:ScorzoneraikonnikoviiLipsch.etKrasch.exLipsch.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拉丁名:Scorzonera

國內分布:分布遼寧(金州灣?)。

國外分布:蒙古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蒙古。

命名來源:[Fragm.Monog?GenSocrzonera:109.1935]

中國植物志:80(1):026

亞族中文名:鴉蔥亞族

亞族拉丁名:SCORZONERINAEDum.

族中文名:菊苣族

族拉丁名:LACTUCEAECass.

亞科拉丁名:CICHORIOIDEAEKitam.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7厘米。根黃色,倒圓錐狀,直徑約2厘米。莖多數,簇生於根頸頂端,不分枝,光滑無毛。莖基被褐色的纖維狀撕裂的鞘狀殘遺。基生葉狹披針形、線狀披針形、線狀長橢圓形或線形,長達15厘米,寬達1.5厘米,向兩端漸狹,頂端常外彎,基部鞘狀擴大,兩面光滑無毛,離基5出脈,邊緣皺波狀。莖生葉少數,褐色。鱗片狀,2—3枚,長披針形或鑽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寬大,鍾狀,果期直徑1.5—2厘米;總苞片約5層。外層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7毫米,寬約2.5毫米,中層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披針狀橢圓形,長1.2一1.7厘米,寬3—4毫米,內層披針形,長約1.5厘米,寬約2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或鈍,外面光滑無毛。舌狀小花黃色。瘦果圓柱狀,長1厘米,有多數縱肋。沿肋無脊瘤,但被稀疏的長柔毛。冠毛淡黃色,長約1.2厘米,大部為羽毛狀。羽枝纖細.蛛絲毛狀,上部為細鋸齒狀。果期5月。

產地分布

分布遼寧(金州灣?)。蒙古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蒙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