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耶那家族

比比耶那家族

這個家族的藝術活動,始於帕爾馬,其工作遍於歐洲巴黎、維也納、巴塞隆納、布拉格以及德國、俄羅斯的一些城市。歐洲不少有名的劇場出自這個家族的設計:曼圖亞王家劇院(1731,斐迪南多設計)、維羅納音樂劇院(1717,弗蘭契斯科設計)、曼海姆歌劇院(1742,亞歷山德羅設計)、貝若特宮廷歌劇院(1748,朱賽佩設計)、波倫亞歌劇院(1763,安東尼奧設計)。

比比耶那家族

正文

17~18世紀末活躍於歐洲的義大利布景師、建築師家族。比比耶那原複姓加里-比比耶那(Galli Bibbiena),祖籍波倫亞人,一家四代從事這一專業。始祖為喬凡尼·加里 -比比耶那(1619~1665)。家族包括事業上聲譽最大的斐迪南多·加里-比比耶那(1657~1743);其弟弗蘭契斯科·加里 -比比耶那(1659~1739);斐迪南多的兒子亞歷山德羅·加里 -比比耶那(1687~1796)、朱賽佩·加里-比比耶那(1696~1757)和安東尼奧·加里-比比耶那(1700~1744);朱賽佩的兒子卡洛·加里 -比比耶那(1724~1787)。
這個家族的藝術活動,始於帕爾馬,其工作遍於歐洲巴黎維也納巴塞隆納布拉格以及德國俄羅斯的一些城市。歐洲不少有名的劇場出自這個家族的設計:曼圖亞王家劇院(1731,斐迪南多設計)、維羅納音樂劇院(1717,弗蘭契斯科設計)、曼海姆歌劇院(1742,亞歷山德羅設計)、貝若特宮廷歌劇院(1748,朱賽佩設計)、波倫亞歌劇院(1763,安東尼奧設計)。
這個家族對布景進行了改革,以羅克建築群宮殿拱廊列柱等為表現主體,整體效果異常富麗巍峨在設計中首先使用了成角透視,增強了布景形象的多樣性和立體性,空間處理富有變化;改變了布景的比例,靠近台口的布景形象多表現為巨大建築的局部,可以喚起觀眾對向舞台兩側和高空延伸的聯想,給人一種超出舞台範圍的異乎尋常的高大的感覺;利用繪畫建築物線條的縱橫交錯和光影明暗的對比賦予布景形象以動的韻律和節奏感。比比耶那家族對布景的這種改革反映了啟蒙運動思想在歌劇改革中的要求。
比比耶那家族寫有一批專業技術方面的理論著述,其中有:斐迪南多的《立基於幾何透視規則的市政建築學》(1711)和《透視學的種種運用》(1740),朱賽佩的《建築與透視》等。
比比耶那家族的藝術活動,是繪畫布景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實踐和論著對後來的建築、劇場建築和布景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現代西方古典歌劇、舞劇的某些演出中,仍可看到比比耶那布景的遺風。

比比耶那家族比比耶那家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