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林斯排卵法國際組織

比林斯排卵法國際組織首創宮頸粘液觀察法來測定排卵期,用以指導避孕,並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近幾年來已有100多個國家推廣使用“比林斯法”。

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的約翰和伊芙蓮比林斯兩位醫生根據婦女生殖系統周期性生理變化的特點,首創宮頸粘液觀察法來測定排卵期,用以指導避孕。這種方法稱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並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近幾年來已有100多個國家推廣使用“比林斯法”。
比林斯自然避孕法以宮頸粘液作為測定排卵的信號。女性體內成熟卵子自卵巢排出後僅能存活1天,精子排入女性生殖道後僅能存活1-3天。因此,將婦女排卵前後定為易受孕期,其餘為不易受孕期。這樣在易受孕期內避免性生活,即在卵子排出後存活的時間內避免與精子相遇,達到避孕的目的。不過,本法只適用於月經周期規律、正常的婦女。
宮頸粘液由子宮頸管里的特殊細胞所產生,隨著排卵和月經周期的變化,其分泌量和性質也跟著發生變化。在1個月經周期中,先後出現不易受孕型 、易受孕型和極易受孕型3種宮頸粘液。女性可以通過觀察自身宮頸粘液性狀及外陰部感覺的周期性變化,來確定易受孕期及不易受孕期。宮頸粘液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呈現周期性變化。外陰隨宮頸粘液的周期性變化,出現乾燥、潮濕、和潤滑三種不同感覺。也可以根據擦拭外陰的粘液,直接觀察宮頸粘液性狀。
在正常月經周期中,月經過後的最初幾天,外呈乾燥感覺,無粘液出現;此後隨著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外陰開始出現少量粘液,先為混濁、黃白色粘稠的粘液,外陰有潮濕感;幾天后,隨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現透明、稀薄如蛋清樣能拉成長絲的粘液,且量增多。這種粘液可以引導精子穿過子宮頸上游至宮腔。這時候外陰潮濕感更明顯,並具有潤滑感。
潤滑感的最後一天稱為“粘液高峰日”,出現在排卵前2天至排卵後3天。此時為排卵期,也就是易受孕期。排卵後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宮頸粘液又變得混濁、粘稠,外陰又逐漸出現乾燥的感覺。此時起到下月經來潮前及月經後的乾燥期至粘液出現時為止,這兩個階段為不易受孕期。
正確使用比林斯自然避孕法,避孕率可達到99%以上。如果在使用此方法的前一個月經周期暫時停止性生活,就可以對粘液的分泌情況做清楚、詳細的觀察和記錄。再結合基礎體溫測定排卵日期,那么避孕的效果會更準確。
雖然用比林斯法測排卵期正確性較高,但因其方法的科學性很強,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並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正確指導,使用者必須經過培訓,完全掌握後才能使用,因此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