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少監

殿中少監,唐代官職名,殿中省的次官,從四品上。分掌皇帝膳食、醫藥、冕服、宮廷祭祀張設、湯沐、燈燭、灑掃以及馬匹、輿輦等事務。

簡介

殿中少監,唐代官職名,殿中省的次官。

歷史淵源

殿中省,隋置殿內省(因避楊忠諱),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監掌天子服御之事,設監1人,從三品,少監2人,從四品上,為監之助。下統尚食、尚藥、尚衣、尚乘、尚舍、尚輦六局,分掌皇帝膳食、醫藥、冕服、宮廷祭祀張設、湯沐、燈燭、灑掃以及馬匹、輿輦等事務。殿中省所掌皆皇帝緊要差事,故多由親信、貴倖者任之。

唐朝中央官職列表

唐朝官制大致上延續了隋朝的體制,主要分為省、台、寺、監四大組成部分。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首都,至天祐四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