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監

少府是出現較早,延續時間較長的中國古代官名。歷代職掌不一,唐以後多稱少府監,元朝始廢。

來源

官署名也是官名,始於戰國。秦漢相沿,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隋煬帝分太府寺置少府監,主官為監、少監,秩分別為從三品、從四品,統左尚、右尚、內尚(前代為中尚,隋避楊堅父忠諱改)、司織、司染、鎧甲、弓弩、掌冶等署,鏇又改主官名為令、少令,並司織、司染為織染署,廢鎧甲、弓弩二署。唐初廢少府監,以諸署隸太府寺。

貞觀元年(672)復置,設監、少監,總百工技巧之政,領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五署及諸冶監、諸鑄錢監、互市監先以朝官一人判監事,器玩服飾工巧之事,分屬於文思院、後苑造作所,本監只掌製造門戟、神衣、旌節、祭玉法物、牌印等,並統諸州鑄錢監。元豐改制,始依唐制,置監、少監,領文思、綾綿、染、裁造、文繡五院。南宋建炎初併入工部。紹興三年(1133)恢復將作監。置一丞,使兼總少府之事。遼南面官亦設少府監,有太監、少監等官。金少府監主官為監、少監、領尚方、圖事、裁造、文繡、織染、文思六署。元至元十九年(1282)曾置。二十一年,並歸大都留守司。皇慶元年(1312)又置。延祐七年(1320),仍罷,以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少府監事。此外,有利用、中尚、章佩三監,所司均前代少府之事,不設。

相關內容

戰國
戰國時,始置少府,掌管手工業和國君的私人莊園。
秦漢
秦漢沿置少府,列為九卿之一。負責徵收山海地澤收入和管理手工業製造,所領諸事均為皇帝私人財政事項。東時,併兼管宮廷所用服御諸物、寶貨、珍膳等。
魏晉南北朝
在魏晉及南朝,少府部分原有的權力轉歸殿中監。少府專事工藝製造及錢幣鼓鑄。北朝沒有少府的建制,改設太府寺。
唐、宋唐代少府僅掌管百工技巧諸務。宋朝則但掌製造門戟、神衣、旌節、祭玉、法物、牌印、朱記、百官拜表法物等事。錢幣鼓鑄設鑄錢監管轄,但鑄錢監為少府下屬機構。
查•論•編中國唐朝中央官制三公三師【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戶部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兵部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其他機構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五監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十六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

元朝廢少府。前代少府所領諸事散諸將作院、中政院、徽政院、儲政院分領。
將作院元代升將作監為將作院。但是與前代將作監專管公用之建築不同,元朝的將作院專司宮廷器用及衣冠服飾之製作,相當於前代的少府、少府監。其所轄各種工藝品的作場也是非常繁多的,依其種類分設三個總管府掌管:一、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所屬有玉局提舉司、金銀器盒提舉司、瑪瑙提舉司、金絲子局、玉帶斜皮局、瓘玉局、浮梁磁局、畫局、裝釘局、大小雕木局、溫犀玳瑁局、漆紗冠冕局等。二、異樣局總管府。所屬有異樣紋繡提舉司、異樣織染提舉司、紗羅提舉司等。三、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所屬有備章總院、尚衣局、御衣局、織佛像提舉司等。
中政院專門負責皇后的宮廷供奉事宜,兼領皇后分地租稅。下設有中瑞司內正司、正翊司等
徽政院專門負責皇太后的宮廷供奉事宜,兼領皇太后分地租稅。
  儲政院專門負責皇太子的宮廷供奉事宜,兼領皇太子分地租稅。
明朝,宮廷供應歸諸工部。
清朝,專設內務府管理皇室、八旗事務,前代少府事均為所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