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戰鬥機

殲-10戰鬥機

殲-10戰鬥機是我國第一架完全獨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戰鬥機,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制、系統地形成了戰鬥力,西方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認為它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及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殲-10的後繼改進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機身的一些局部細節上都作了改進,使得飛機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肯改進型暫定為殲-10B。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2011年7月16日參觀訪問中國空軍滄州飛行試驗訓練基地,這是殲十基地首次對外公開。

殲-10戰鬥機殲10戰鬥機
殲10戰鬥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作為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分單座、雙座兩種,性能先進,用途廣泛,實現了中國軍用飛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

研發背景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相繼研發出殲-7、殲-8等戰機,走出自行研發第一步,縮短了與先進國家間的技術差距。但應世界局勢和國家發展的需要,現役戰機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必須發展一種看齊世界先進水平的戰機。在將航空工業列入國家863高科技發展計畫背景下,中國航空工業挑起重擔,研發新機,這就是外界議論頗多的殲-10新型戰機。

概述

西方按其劃分戰機的方法,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機,認為它將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預計2010年以前投入現役。
當今世界,空軍戰機配置先進合理的國家,均採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國的“陣風”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鷹獅”、俄羅斯的蘇-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國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為中國所接受,殲-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當然也或多或少地瞄準了F-16的設計。在設計研製過程中,需要解決數字線傳三軸靜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三個第三代戰機的主要技術特徵,工作艱巨。外界傳聞比較集中的說法認為,這時中國從國外得到一些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國提供了改進自F-16A的“幼獅”輕型戰機的樣機和技術資料,殲-10正是以色列戰機“幼獅”的中國翻版。
氣動先進,性能優異
外界根據資料和構想圖判斷推測,殲-10是一種單發單垂尾10噸級輕型空中優勢多用途戰機,採用國際上新一代戰機流行的機腹進氣、雙三角中單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鴨式氣動布局,其優點是既能發揮三角翼飛機高空高速的優勢,又通過前翼增加升力,保證中低空亞音速格鬥的機動性並大幅縮短起降距離。這些推測反映了殲-10的作戰任務與“幼獅”有所不同:“幼獅”採用下單翼和固定式進氣道,以戰場遮斷為主,奪取制空權為輔;而殲-10則是中單翼,帶中心激波錐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強調低空空戰格鬥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機動性,併兼有對地攻擊性能。而且因為進氣口前移,進氣道略帶S形(渦輪葉片不至於一覽無遺,可以降低發動機的雷達反射回波),翼身融合體更加飽滿,所以殲-10的隱身性能和內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測認為,殲-10前起落架為雙輪,考慮了粗暴著陸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機身下方,讓出了寶貴的機翼下方空間,便於攜帶更多外掛武器,預計外掛點可達到11個。
殲-10性能參數估計為:機長14.57米,翼展8.78米,機高:5.3米,後掠角50-52度,翼面積40平方米,垂尾面積8.4平方米,推力122千牛頓,高空的最大速度:2.0馬赫,低空最大速度:1.2馬赫(1473公里/小時),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9277公斤,載彈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於1.1。外掛11個(機身下5個,每側翼下3個),外掛副油箱最大4100升(1500×2、1100×1)這些數據表明,殲-10除維持正常平飛外,還有足夠的推力來滿足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盤鏇等性能均有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鬥狀態下毫不費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內功深厚,蓄勢待發
殲-10極有可能同其他第四代戰機一樣,採用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使用四重系統而非三重系統的好處是可以允許戰機在執行任務時出現兩次故障。如果出現第二次故障,對於三重系統來說,將會出現好壞各一的局面,萬一好的系統要向左轉,壞的系統要向右飛,飛機將無所適從。但若是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好壞系統的比例仍是2比1,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飛機仍可正常飛行。殲-10的多個獨立翼面,若皆由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控制,那么當這些控制面協調動作完成機身轉向時,可以讓飛機在沒有俯仰、傾斜的狀態下上下左右轉換方向。
由於需控制的翼面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機械傳動系統來控制,殲-10也可能相應地採用先進的四餘度電傳控制,通過感測器感受手對操縱桿的壓力,轉為電信號送往控制電腦,由電腦根據飛機實時情況計算出最佳控制量,並把控制信號送往舵面操縱系統,再調整飛機姿態。這樣既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又充分發揮鴨式飛機機動性,也保證了控制系統的冗餘度和生存能力。
雷達方面,預計將採用國產脈衝都卜勒JL-10雷達,搜尋距離100千米~130千米,攻擊距離80千米~90千米,可同時跟蹤6個目標,並選定4個加以鎖定摧毀;遠期將採用國產相控陣雷達或俄羅斯“甲蟲”、“珍珠”雷達。據悉,殲-10採用了俄制AL-31F渦扇噴氣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為12260千牛,自身推重比在8左右,其優越表現在國際上頗有口碑,可說是中國軍機使用過的最好的發動機,這為殲-10的機動性超越同類機型提供了有力保證。中國可能還將從俄羅斯引進AL-37推力矢量控制發動機,進一步加強殲-10的實力。
火控系統與武器方面,機炮可能是國產6管23mm加特林炮或23-3雙管機炮;空空武器包括霹靂-8、霹靂-11等飛彈;公開展覽上頻頻露面的離軸發射角達120度的瞄準頭盔,也應該會加以套用;中國機載光電探測吊艙已基本成熟,因此殲-10在不久的將來,可使用包括雷射導引炸彈在內的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如R-73、R-77等俄制空空飛彈及C-801、Kh-41反艦飛彈等。殲-10如若順利研製成功,將成為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進入21世紀的主要裝備,也將成為中國航空工業的里程碑。殲-10應當有著較殲-7、殲-8優良的作戰性能,可以和殲-8Ⅱ、FC-1、蘇-27SMK、蘇-30及防空飛彈系統高低搭配,構成大密度、大縱深、高中低空互為重疊的立體防空網,滿足21世紀空戰要求,為國防做出重大貢獻。

性能數據(估計值)

機長: 14.57米
機高: 4.78米
翼展: 8.78米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千克
發動機: 1台AL-31FN渦扇發動機或渦扇-10A渦扇發動機
最大推力:112.6千牛(AL-31FN)
最大飛行速度: Mach 2+
轉場航程:大於3000千米
最大過載: 7g(持續)/10G(瞬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