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黃城際鐵路

武黃城際鐵路

武(漢)(黃)石城際鐵路是武漢城市圈內一條連線武漢市與鄂州市、黃石市的快速城際鐵路,線路起自武昌火車站(因光谷火車站未開通,故早期只能接入漢口火車站),終點是大冶北站 ,全長97公里,橋樑和隧道所占比例為71%,行駛於城際鐵路上的列車設計運行時速為250公里及以上,到達黃石北站最快35分鐘,直達大冶北站運行時間為44分鐘。該工程估算投資169.1億元。 武石城際鐵路沿線所經地區構成的武鄂黃“城鎮密集帶”,是湖北省重要的經濟走廊。武石城際鐵路延伸線武九客運專線已經動工建設,2017年建成通車,黃石段新建站點共有:白沙南站、新陽新站、楓林站,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高鐵網路之一。

基本信息

工程簡介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規劃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規劃

武黃城際鐵路是武漢城市圈內一條連線武漢市與黃石市、黃岡市的快速城際鐵路。線路起自武昌(漢)站,終點是黃石大冶北站,全長97公里,橋樑和隧道所占比例為71%。行駛於城際鐵路上的列車設計運行時速為200公里及以上,直達運行時間為26分鐘。該工程估算投資169.1億元,建設工期2.5年。其中至黃岡段線路從武漢至黃石城際鐵路葛店南站引出,在鄂州市段店鎮三江口附近跨黃岡長江大橋後進入黃州區,經黃岡站,最終抵達黃岡東站,全長66公里,直達運行時間28分鐘,建設工期4年。到2012年上半年,武黃城際鐵路、武漢到鹹寧城際鐵路將率先通車。另外已經開工的武漢到孝感城際鐵路預計2012年開通,武漢到黃岡城際鐵路則因新建長江大橋,預計2013年建成。

武漢至黃石段線路走向

從武昌(漢)站起,經南湖東——流芳——花山——葛店南——樊口西——鄂州城際場——鄂州東——花湖——黃石北,終到大冶北站。

武漢至黃岡段線路走向

從武昌(漢)站起,經南湖東——流芳——花山——葛店南——華容東——黃岡——路口,終到黃岡東站。

技術指標

武黃城際鐵路規劃圖武黃城際鐵路規劃圖

主要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設計速度:武漢樞紐內120km/h、區間正線200km/h以上;

最小曲線半徑武漢樞紐內700m、區間正線4500m;

正線線間距:武漢樞紐內4.0m、區間正線4.8m;

最大坡度:20‰;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牽引種類:電力;

機車類型:動車組;

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項目總工期2.5年。

線路平面示意圖(武漢-黃岡段)線路平面示意圖(武漢-黃岡段)

葛店南(不含)至黃岡東(含),線路全長37.88km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速度目標值:200km/h及以上;

最小曲線半徑:最小曲線半徑與200km/h的速度相配備,一般為3500m,困難2200m;

最大坡度:20‰;

牽引種類:電力;

機車類型:動車組;

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開工儀式

2009年3月22日,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流芳火車站附近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備受關注的武漢城市圈武漢至孝感、黃石、鹹寧和黃岡共4條城際鐵路的開工儀式,同時在這裡舉行。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及時任湖北省長(現任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等各級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

上午10時許,隨著羅清泉一聲令下,4條城際鐵路開工了。據武漢鐵路局負責人介紹,這4條城際鐵路是武漢城市圈內率先開建的城際鐵路,一旦建成通車,黃石等4座城市與武漢市之間將構建成“半小時鐵路圈”,通行時間全部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建設背景

武黃城際鐵路武漢市內走向武黃城際鐵路武漢市內走向

半年規劃4條城鐵 速度創全國之最

4條城際鐵路同時開工,這在我省鐵路歷史上是頭一回。昨日,省鐵路辦透露,為了支持武漢城市圈發展,國家正式提出了“修建城際鐵路”的舉措。從規劃到開工實施,僅用了大約半年時間,創造了“中國之最”。

省鐵路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3月,國家在編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時,提出修建武漢城市圈內的城際鐵路。

2008年4月,國家相關部委委託鐵四院和鐵道部計畫司共同編制規劃。規劃當時提出,總體建設里程1085公里,先期實施武漢-孝感、武漢-黃石兩條。

2008年6月,初步方案在徵求了湖北省發改委、交通廳、武漢鐵路局以及城市圈內9個城市的意見並修改完善後,報送到鐵道部。

2008年9月,鐵道部和湖北省再次簽署鐵路建設協定,對2008年到2012年期間湖北境內的鐵路建設進行規劃。按照這個規劃,未來四年,湖北省境內每年鐵路建設的投資額超過380億,相當於每天要完成1.04個億。

2008年10月,湖北省考慮到從黃岡至武漢,要經過鄂州長江大橋,還差一條便捷通道;同時想到鹹寧是湖北南大門,要與長株潭城市群連線,形成大的框架。於是提出,再建兩條城際鐵路即武漢-黃岡、武漢-鹹寧。並與鐵道部協商,開始做可行性研究方案。

2008年11月,國家正式批覆把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納入總體規劃。至此,四條城際鐵路方案正式浮出水面。

“半年多確定四條鐵路,這創造了全國之最。”該負責人說,京津、廣深兩條高速鐵路全長只有百餘公里,做方案搞了好幾年,而4條鐵路線路超過300公里,規模之大、規劃時間之短,前所未有。

運營時間

目前,武漢-黃石、武漢-黃岡、武漢-孝感等3條城際鐵路正如火如荼建設中。其中,武漢-黃石城際鐵路,8月初可實現鋪軌,10月份進入聯調聯試,2013年底前開通運營(可現在仍下落不明);武漢-黃岡城際鐵路,有望11月份開始鋪軌,2014年初全線貫通,4月份開通運營;武漢-孝感,則需要等到2014年底實現全線貫通。屆時,從武漢可搭乘城際列車直達鄂州、黃石、孝感、鹹寧、黃岡等5城市,最快只需一刻鐘。

2014年4月12日,武黃城際鐵路全線貫通並送電熱滑,至此已完全具備通車條件,只待一聲令下。經過約一個月的試跑期,有望在“五一”通車,屆時武漢半小時內即可到黃石。

武漢至黃石城鐵是武漢“1+8”城市圈城際鐵路網的主骨架之一,自武漢樞紐武漢站引出,途徑武漢東湖高新開發區、洪山區九峰鄉、鄂州市葛店經濟開發區、華容區、鄂城區、花湖經濟開發區、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止於大冶北站,正線全長97公里。全線設10個車站,武漢站後分別是南湖東、流芳、花山、葛店南、華容南、鄂州(城際場)、鄂州東、花湖、黃石北、大冶北,運行時速250公里,與武廣高鐵一樣,同為無砟軌道。

湖北城際鐵路公司有關人士介紹,試跑期間逐漸提速,目前是按80公里/小時跑完全程,將逐漸提速至275公里,“如果順利,這一提速過程大概需要1個月時間,若沒問題,就具備動態驗收條件,5月份能通車,武漢到黃石,不到半小時。”

據悉,武漢城市圈首條城際鐵路——武漢至鹹寧城鐵於去年12月28日率先開通。武黃城鐵為第二條城際鐵路。

武黃城際運營後,將在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快速客運通道,使武漢與九江、南昌間形成快速城際交通圈。

[2]

初定運營時間:2014年6月9日

湖北城際鐵路公司有關人士透露,武黃、武岡城鐵初定於6月9日同時通車。目前兩條城鐵正在緊張的聯調聯試。每天早8時到下午5時,20趟車來回試跑,時速從180公里提至250公里。從試跑的情況看,兩條線跑完都在30分鐘內。[3]

票價

運營初期票價下浮:5元起步車票打七折出售,武漢到大冶北全程動車折後二等座32元、一等座38元。武漢至黃石、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動車車票設有一等車座位票和二等車座位票。大冶北站到黃石北、花湖、鄂州東、鄂州、華容南、葛店南、左嶺、花山南、武漢站的動車折後一等車票價分別是6元、7元、13元、16元、22元、26元、29元、32元、38元;折後二等車票價分別是5元、6元、11元、13元、18元、22元、24元、27元、32元。刷卡乘車武漢至黃石、武漢至黃岡城際列車於2014年9月25日開通“中鐵銀通卡”刷卡進出站和乘車業務,方便旅客出行。武漢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中鐵銀通卡在武岡、武黃城際鐵路乘車,免除了購票環節,無需出示身份證明,進站時電子晶片記錄進站信息,出站由閘機按二等座扣費,全部乘車環節不用現金交易。旅客刷卡進站後15分鐘內在同一車站出閘免費,超過15分鐘,按相關規定扣款。刷卡乘車旅客暫不預留固定有座席位。旅客可使用空餘二等席位,需要列印車票作為報銷憑證時,可自乘車之日起31日內在武黃、武岡城際車站售卡視窗辦理。中鐵銀通卡是中鐵銀通支付有限公司發行的內含磁條賬戶和電子晶片雙介質的實名制預付費卡。該卡於2014年9月22日開售,旅客可在武昌、武漢、黃岡、黃岡西、鄂州、黃石北的車站售票廳指定視窗辦理。

配套公交

黃石北站

37路車:市公交集團沈家營停車場—磁湖路(湖北師範大學)—湖濱大道—杭州東路—杭州西路—磁湖路—大泉路—黃石北站。調整後,線路全程12.2公里(待伍家洪路改造刷黑後,不走磁湖路和大泉路,改走發展大道和伍家洪路到黃石北站,全程14.5公里),執行一元一票制。23路車:從始發站彩虹路到黃石港十字路口後,不再直走黃石大道,改為右轉走延安路、湖濱大道、桂花路後,沿原線路(途經黃石北站)到神牛路口。13路車:13路車從湖北理工學院義誠公寓,延伸2公里到黃石北站。停靠原線路沿線公交站點,增設考試學院、二製藥廠、海事局、三九製藥、黃石北站等站點。

大冶北

2014年5月24日,記者從大冶市公交部門獲悉,大冶市將新增15路和16路兩條城區至武黃城際鐵路大冶北的公交線路。新增15路公車以大冶墈頭城南客運站為起點,沿著大冶大道直走經過六0三地質隊、建築公司、長途客運站、中商平價到天利國際家私,右轉經乾塔路、華中學校,到雨潤廣場、蔚藍港灣、跨湖大橋(擬建),終點為大冶北站。新增16路公車以大冶墈頭城南客運站為起點,走青龍路經過東嶽中學南校區、大冶政府家屬院、公園、金灣國際大酒店,右轉走東風東路,經過虹橋小區、和園,終點為大冶北站。

建設意義

方便,是武漢城際鐵路設計的一個便捷之處:與市內軌道交通無縫對接。據湖北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稱,4條城際鐵路將穿越城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區,與捷運、公交有序銜接,極大地緩解進城和市內交通壓力。從站點上可以看出,武鹹線發於武昌火車站,武黃髮於武漢火武石城際鐵路車站,漢孝發於漢口火車站,而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已經通車的捷運2號線與漢口火車站相連;年底通車的捷運4號線一期在武昌火車站和武漢火車站均有站點。四條城際鐵路相繼通車後,武漢城市圈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後,又一個擁有密集城際鐵路的地區。通過武漢城際鐵路線,從武漢到達鹹寧、黃石、黃岡、孝感四個城市,均只需半小時左右。全部建成以後,武黃城際鐵路將會實現公交化運行模式,根據客流量,可以做到5-10分鐘發一趟車。武漢城際鐵路在滿足旅客出行的同時,也發揮著促進和引導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的積極作用,武漢至周邊城市“半小時經濟圈”呼之欲出。同時,城際鐵路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發揮,使沿線居民分享“同城化”的成果。據悉,當前城際鐵路客站的人口聚集效應已經直接拉動了周邊地區的商業價值

武黃城際鐵路將延伸至九江

武九客運專線規劃武九客運專線規劃
武黃城際鐵路將延伸至江西九江,連成武九客運專線,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方案。 據介紹,武九客運專線規划起於武昌,途經鄂州市、黃石市、黃石大冶市、黃石陽新縣、九江瑞昌市,終點是九江市。項目全長198公里,設計時速為每小時350公里,建成後從武漢乘火車至九江僅需1小時。 近期規劃中,武九客運專線武漢至黃石段利用武黃城際鐵路,新建黃石至九江段,接入九江地區九江站。遠期規劃,武漢至黃石段新建雙線,與武黃城際鐵路分線運行。近期規劃的武九客運專線,正線從武黃城際鐵路終點站大冶北站引出,跨越大冶湖,經小箕鋪、白沙鎮後抵陽新縣城。 按規劃,該專線橫向位於滬漢蓉線和滬昆線之間,縱向位於京九線和京廣線間,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線路建成後,既大大便利於中西部地區快速抵達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同時也在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沿長江快速客運通道,幫助鄱陽湖城市圈對接武漢城市圈,使武漢與九江、南昌間形成快速城際交通圈。

遠期規劃

武石城際鐵路延伸

武石城際鐵路今後從大冶北站延伸至江西九江形成武九客運專線後,武漢至九江的時空距離將由現在的4小時10分壓縮至1小時,並與向莆鐵路客運專線相連線,形成一條時速為250公里的快速客運大通道,屆時,武漢到達廈門、福州的時空距離可由現在的7小時壓縮至4小時左右。

武九客運專線

武九客運專線規划起於武昌,途經鄂州市、黃石市、黃石大冶市、黃石陽新縣、九江瑞昌市、九江縣,終點是廬山站。項目全長19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遠期時速達350公里,建成後從武漢乘火車至九江僅需1小時。短期規劃中,武九客運專線武漢至黃石段利用武黃城際鐵路,新建黃石至九江段,接入九江地區九江站。遠期規劃,武漢至黃石段新建雙線,與武黃城際鐵路分線運行。短期規劃的武九客運專線,正線從武黃城際鐵路終點站大冶北站引出,跨越大冶湖,經小箕鋪鎮、白沙鎮後抵陽新縣城。按規劃,該專線橫向位於滬漢蓉線和滬昆線之間,縱向位於京九線和京廣線間,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的重要組成分。該線路建成後,既大大便利於中西部地區快速抵達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同時也在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沿長江快速客運通道,幫助鄱陽湖城市圈對接武漢城市圈,使武漢與九江、南昌間形成快速城際交通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