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武漢第二座公鐵兩用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大橋西北起漢口平安鋪,東南止武昌武青主幹道。該大橋是武漢市的第六座長江大橋,第二座公鐵兩用橋,武漢三環線重點工程。大橋於2003年12月奠基,2004年9月28日開工,2008年9月10日合攏,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大橋是世界最大公鐵兩用橋,下層為可並列行駛四列火車的鐵道,總投資約110.6億元人民幣。2014年,武漢天興洲大橋“三索麵三主桁公鐵兩用斜拉橋建造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是近3年來,唯一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橋樑工程類項目。

基本信息

參數

建設中的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建設中的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線鐵路修建的雙塔三索麵三主桁公鐵兩用斜拉橋,其正橋全長4657米,全橋共91個橋墩,混凝土總量約85萬方,其中公鐵合建部分長2842米。上層公路為六車道,寬27米。下層鐵路為四線,其中兩線一級幹線、兩線客運專線。南汊主橋為(98+196+504+196+98)米雙塔三索麵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斜拉橋主梁為板桁結合鋼桁梁,三片主桁,桁寬2×15米,鋼樑全長1092米,鋼樑總重量為46000噸;主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承台以上高度為188.5米;每塔兩側各有3×16根斜拉索;索最大截面為451φ7毫米鍍鋅平行鋼絲,最大索力約1250噸,索最大長度為271.9米,重41.2噸,斜拉索總重量為4550噸。

該大橋在當今世界同類型大橋中擁有“跨度、速度、荷載、寬度”四項第一:斜拉橋主跨504米為世界公鐵兩用橋樑跨度之首;可以同時承載2萬噸的荷載,是目前世界上荷載量最大的橋樑;可滿足列車250公里的運行時速,居世界第一;主桁寬度30米,為世界同類橋樑第一。主橋首次採用三片主桁、三索麵的新型結構型式;公路橋面採用正交異性板和混凝土板結合體系,鐵路橋面採用混凝土道渣槽板結合體系。大橋最難點公鐵合建部分由中國橋樑建設王牌軍——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規模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氣勢宏偉,建設規模宏大,其工程量相當於武漢長江大橋和蕪湖長江大橋的總和。

大橋於2004年9月28日正式動工,它集眾多橋樑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設備於一體,是繼武漢、南京、九江和蕪湖長江大橋後,中國公鐵兩用橋樑建設的第五座里程碑,代表當今國內外橋樑技術最高水平的標誌性橋樑工程,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次新的跨越。

四項第一

天興洲大橋在當今世界同類型大橋中擁有“跨度、荷載、速度、寬度”4項第一:主跨504米,比世界第二的丹麥厄勒海峽大橋長14米;可同時承載2萬噸的荷載,按天興洲大橋4條鐵路線加6車道公路推算,荷載能力至少是長江二橋的6倍;鐵路橋按高速鐵路設計,時速可達250公里/時;主桁寬30米,可同時並行4線火車。

天興洲主航道在南汊,主跨504米是為了滿足通航需要。天興洲大橋又是三環線的組成部分,鐵路、公路流量都很大,荷載2萬噸才能滿足需要。天興洲大橋是京廣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線路按350公里/時設計,市區內的天興洲大橋速度略降。天興洲大橋通行火車多,按4線設計,因此寬度在同類型橋樑中居首。

研究耗時

2004年9月28日,天興洲大橋開工。此前大橋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已經進行了12年。

最初,大橋僅根據當時需要設計2線鐵路,還不是高鐵。隨著經濟發展,鐵路網線規劃調整,2002年,鐵路變更為3線。由於京廣、滬蓉高速客運鐵路專線(武漢段)都由天興洲大橋過江,一年之後,大橋最終確定為4線鐵路,其中包括2線高速鐵路。

使用壽命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天興洲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00年,能抗烈度為7度地震、11級大風和300年一遇洪水,主通航孔橋墩能防止5000噸海輪撞擊,牢固又可靠。

大橋鋼結構外露部分按目前最高要求進行表面處理後刷三層漆:底漆、中間漆塗裝、面漆為氟碳塗料。

大橋結構

天興洲大橋“一橋兩制”的結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以天興洲洲頭為界,南段是公鐵兩用斜拉橋,上層公路,下層鐵路;橋北段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在洲頭一分為二,上游是公路橋,下游為鐵路橋。高宗余解釋,天興洲南汊水道深,一直作為通航的主航道,南部設計斜拉橋可滿足通航寬度和淨空要求。但從造價算,斜拉橋比普通橋樑投資高得多。天興洲北汊河道淺,主要用於行洪,故採用跨度為80米的梁橋方案,減少投資,又能滿足小船通航需要。

技術套用

長江上的鐵路橋全部採用明橋面,即在縱梁或主樑上直接鋪設橋枕。

因天興洲大橋設計速度高,為保證安全,並減小噪音,鐵路橋將首次採用由道碴槽板、道碴、軌枕、鋼軌組成的道碴橋面。

交通

大橋兩端共4座配套立交,分別為: 漢施公路、 和平大道、 友誼大道和青化路立交。

漢施立交為兩層半苜蓿葉式互通立交,和平大道立交為兩層環喇叭式互通立交,友誼大道立交為二層部分迂迴式互通立交,青化路立交主線全長2442.5米,橋寬27米,為全互通立交。

天興洲大橋公路引線建成後,不僅在青山區與漢口之間開闢了新的過江通道,還將對解放大道下沿線、和平大道、友誼大道、武漢火車站的交通疏解起到重要作用。

天興洲大橋公路拉通了中國鐵路南北第二條大動脈:京廣客運專線和東西重要通道——滬漢蓉鐵路,同時也是武漢三環線高速路的最後一段工程。

環保

天興洲大橋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南岸引線由沙湖方案改為走武東線後,需要經過東湖風景區邊緣。如何壓低“環境影響”成為這項工程能否實施的重要一關。

國家環保局審查通過了《天興洲大橋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鐵路引橋及相關環境影響報告書》。國家環保局重點強調了相關保護措施:

防治生態破壞。最佳化設計,做到路塹、橋涵和隧道建設開挖土地的挖填平衡,減少現有料場、渣場,不占或少占耕地。風景區內不得設定取棄土場。做好鐵路線路、橋樑和車站及公路引線的景觀設計,完成鐵路公路兩側綠化。強化吹笛景區的保護措施,保護好水面及岸線、水生植物及水禽的生態環境。

防治水污染。落實武漢站、動車基地等污水處理和排放措施。做好武鋼等取水口的防護。

防治噪聲振動。實施鐵路、公路兩側噪聲振動敏感點的拆遷,做好武漢市二輕工業學校、武漢外語外事學院、三街坊村等噪聲敏感點的聲音屏障措施。加強線路兩側用地控制,不得在臨近鐵路、公路範圍內新建噪聲敏感建築物。完成噪聲敏感點和穿越東湖風景區路段的鐵路換鋪無縫長鋼軌工作,並採取減振措施。

據悉,天興洲大橋的建設範圍為:鐵路部分從京廣線灄口站接軌,跨長江,設武漢站和動車檢修基地,線路向南經過東湖風景區東部邊緣,到 烏龍泉站接入現京廣線。公路北起 江岸區 諶家磯平安鋪,過長江後,經青山區止於武青四幹道,含兩岸引線和四處疏解立交等。

湖北境內的長江大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