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正誼書院

道光三年(1823)知縣陳雲章為避諱,改名正誼書院,額大堂曰“明道”,將敬業堂原匾榜諸“掌教廳”。 正課每人每月補膏火、薪米費1200文,附課不補。 凡此共捐田190.69畝,錢2690千文。

簡介

正誼書院 位於江西武寧。原名豫寧書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縣鄒應元建於古艾鎮東門朝元宮。有房39間:中為大堂3間,稱敬業堂,後有掌教廳3間,東齋9間,客房4間,西齋9間,廚房21間,頭門3間,東西門房各3間。道光三年(1823)知縣陳雲章為避諱,改名正誼書院,額大堂曰“明道”,將敬業堂原匾榜諸“掌教廳”。次年訂條規計40條。道光四年(1824)公舉科甲出身者任山長,並稟具縣府聘用。每年農曆二月初一開館,十二月初一散館。通過考試取錄監生正課12名,童生正課24名,附課無定額,自帶床桌家具。正課每人每月補膏火、薪米費1200文,附課不補。經費不敷者,提倡樂捐。知縣陳雲章又勸諭城鄉紳民捐助,士民捐銀10-80兩者,由縣給匾;80-200兩者,請府州給匾;200-300兩者,請道給匾;300-400兩者,請司給匾;500兩以上者,請憲台給匾。是以士民捐資踴躍,如李之山兄弟捐租160石,監生李之春獨捐資修院宇,詳奉省城大吏給予“助興文教”匾額。凡此共捐田190.69畝,錢2690千文。鹹豐、同治間均續捐田畝和錢幣。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為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