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醬菜

武定府醬菜

明代天啟年間,惠民城內(當時為武定州治)就出現了一些醬園商號。後有“仙泉居”、“無香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號延續下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醬園的產品多次進貢朝廷。因惠民城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醬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間,武定府醬菜作為慰問品批量運往朝鮮,受到中朝官兵稱讚。傳統武定府醬菜品種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醬桃仁、杏仁、水晶萵苣、醬黃瓜、醬花生仁、合錦菜、醬地環、虎皮菜、百工皮等30餘種。武定府醬菜之所以久負盛名,是因為它在同類產品中具有鮮、甜、脆、嫩的特點和色、香、味、體的突出風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建立了惠民縣醬菜廠。

基本介紹

武定府醬菜武定府醬菜
山東濱州惠民縣城,清朝武定府治。這裡生產的醬菜以色澤鮮艷、鹹中帶甜、甜中微鹹、醬香味濃、清香可口而馳名全國,人“武定府醬菜”,是山東地方傳統名產之一。

主要發展

武定府醬菜的生產,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明代,這裡的醬菜作坊就很興盛。至清朝。“仙泉居”、“福元居”、“元香齋”、“大同”、“天順棧”等醬園成為遠近馳名的店堂商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