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東擴:區域差距與經濟凝聚

歐盟東擴:區域差距與經濟凝聚

第4章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 4.1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中區域差距的變遷 第5章歐洲異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

圖書信息

作 者: 張曉靜

叢 書 名:出 版 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5873759出版時間:2008-08-01版 次:1頁 數:206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歐盟東擴:區域差距與經濟凝聚”為題,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全書採用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區域差距的特徵、規律及其背後的形成機制,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全書共由6章組成:
第1章,導論。本章簡要分析了研究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區域差距問題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並介紹了國內外研究現狀。歐洲經濟一體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從某種程度上看,是因為正確處理了一體化過程中各成員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問題,實現了歐盟內部相對協調的發展模式。然而,歐盟東擴加劇了歐盟的區域差距問題,因此,選擇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區域差距作為研究視角,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第2章,區域差距與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基本問題。本章主要界定與研究主題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並理清歐盟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脈絡。區域差距是指各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主要用人均GDP來衡量,本書選取了泰爾指數作為差距的主要測量工具。根據各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制度的差異,歐洲經濟一體化可劃分為同質性經濟一體化和異質性經濟一體化兩種類型。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逆轉,但是其自身運行機制上仍存在一些問題與矛盾,影響了歐盟區域的均衡發展以及區域差距的收斂。因此,只有不斷完善歐盟運行機制,才能促進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區域差距的收斂。
第3章,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區域差距理論。本章借鑑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轉軌經濟學等相關理論,構建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研究區域差距問題的理論框架,為全書奠定理論基礎。
第4章,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是指東擴前的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先後共有15個成員國參與,而且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制度較相似。本章對同質性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歐盟的總體差距、成員國之間以及成員國內部的區域差距進行測度與分解,並分析同質性經濟一體化的整合機制及其地區政策對區域差距的影響。
第5章,歐洲異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歐洲異質性經

作者簡介

張曉靜,女,1978年4月生,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火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合作和歐洲經濟。在《巨觀經濟研究》、《財經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問題》、《貶太經濟》等經濟類核心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近年來,主持教育部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與結構
第2章 區域差距與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基本問題
2.1 區域差距與經濟一體化的含義
2.2 區域差距的測量
2.3 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深化與擴大
本章小結
第3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區域差距理論
3.1 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區域差距的成因機理
3.2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區域差距的作用機制
3.3 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與政策干預
本章小結
第4章 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
4.1 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中區域差距的變遷
4.2 歐洲同質性經濟一體化對區域差距的影響
4.3 歐盟地區政策對區域差距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5章 歐洲異質性經濟一體化中的區域差距
5.1 歐盟東擴概況
5.2 歐洲異質性經濟一體化中區域差距的趨勢分析
5.3 歐盟東擴對區域差距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6章 歐盟東擴後縮小區域差距的政策取向
6.1 歐盟東擴後地區政策凝聚重點和預算安排的變化
6.2 歐盟東擴後地區政策干預領域和制度的變化
6.3 歐盟地區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章小結
結語:歐盟未來擴員的構想及其區域差距的未來走勢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