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防城武裝起義

指的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孫中山從日本抵越南河內,派同盟會員王和順(化名張德馨)以“中華國民軍南軍都督”銜,在廣東欽州(今屬廣西)、廉州發動武裝起義。

基本簡介

四月,欽州那黎、那彭、那思地區發生以劉思裕為骨幹的大規模民眾反抗苛征糖糧稅和災荒抬高糧價的鬥爭。粵督周馥令北海鎮總兵何長清派兵鎮壓,何藉口民事糾紛,不願動武。另派已革道員郭人漳、新軍標統趙聲帶步兵2營加強炮兵往欽廉鎮壓。趙聲是同盟會員,郭人漳與黃興相識。孫中山一面派人與劉思裕聯絡,一面派黃興、胡毅生策動郭人漳新軍反正。郭人漳口頭答應支持。王和順於七月二十四日(9月3日)發動民軍千人在王光山起義,防城清軍反正,殺死縣令宋鼎元,二十八日,起義軍占領防城。

因當地民眾尚未發動,又未得到郭人漳反正回響,王和順孤軍奮戰,進攻靈山縣城時,郭反而出兵夾擊起義軍,義軍受挫,傷亡慘重。八月十日,王和順解散隊伍,骨幹轉入十萬大山,自己進入越南,起義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