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廉防城起義

欽廉防城起義

欽廉防城起義又稱“丁未欽州防城之役”,是1907年9月1日至17日資產階級革命派同盟會在華南發動的一次武裝起義。

簡介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一次武裝起義。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年)4月,廣東欽州三那墟(那黎、那彭、那思)人民因官府無理關押要求減免糧捐的請願代表,組織“萬人會”,推劉恩裕為首領,舉行抗捐鬥爭。兩廣總督周馥即派統領郭人漳、標統趙聲率兵前往鎮壓。孫中山決定聯合抗捐民眾,大舉起義,並爭取郭、趙率新軍倒戈,劉恩裕等也表示同意接受同盟會領導,共同起義。然郭部卻偷襲劉恩裕抗捐民團,劉死難。後孫中山派黃興、王和順潛入欽州,黃興親赴郭營中遊說。9月2日,王和順率起義軍攻擊防城,5日占領防城,擒殺知縣宋漸元,發布《千粵省同胞文》、《告海外同胞書》和《招降滿洲將士布告》,宣傳同盟會綱領。同日,王和順率軍500人攻打欽州,因郭人漳變卦,黃興也未能在城內回響,王和順只得改攻靈山。後因槍械缺乏,清軍反撲,起義軍被迫解散,退往越南。起義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