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溝石橋

櫻桃溝石橋

櫻桃溝石橋位於臥佛寺西櫻桃溝深處水源頭附近,橫跨山谷小澗間,連線兩山之道。此橋建於清代中晚期,原是城內端王府中的舊物,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幼稚園等單位使用端王府院落,將端王府石橋完整地移到櫻桃溝,石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基本信息

櫻桃溝石橋櫻桃溝石橋

地理位置

臥佛寺西櫻桃溝,原有一處水源頭,又名暖谷,谷內有一果園,園中以櫻桃樹為最多。今果園無存,櫻桃樹也只殘存數株,然而,櫻桃溝這個名字卻流傳至今。
櫻桃溝深處水源頭附近有座石橋,橫跨山谷小澗間,連線兩山之道。此橋建於清代中晚期,原是城內端王府中的舊物,端王府在西城白塔寺北今育幼胡同,是清道光皇帝的弟弟端親王綿忻的王府。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幼稚園等單位使用端王府院落,將端王府石橋完整地移到櫻桃溝,石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橋體結構

石橋長12,米,寬4米,單孔右拱券,每側四根豎條紋連珠束腰望柱和三塊鐫空寶瓶護欄板,橋頭兩側各有一堆雲抱鼓石,橋上刻“紅星橋”三個字,為郭沫若先生題寫。為什麼將古橋移至櫻桃溝,又起名“紅星橋”,詳情不知,可能與當時歷史背景有關。櫻桃溝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必游之地,明末清初文人孫承澤在此有別墅。石橋旁一石題“退谷”二字,為梁啓超所書。目前,櫻桃溝已成為避暑遊覽的休閒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