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皇陵

檀皇陵

“檀皇陵”又稱“檀君陵”。94年10月重建了檀皇陵。還有更加無語的事情,韓國部分學者就此事一再要求中國修改歷史,把“三皇”改為“四皇”。檀君朝鮮個人覺得與其說是朝鮮的歷史,不如說是朝鮮的神話更為恰當。關於“檀皇陵”有很多傳說,但是目前“檀皇陵”仍舊是一個迷。

檀皇陵檀皇陵
檀君朝鮮個人覺得與其說是朝鮮的歷史,不如說是朝鮮的神話更為恰當。這個故事據韓國古代史書【三國遺事】 (注1)的記載,大概是這樣子的。

神話

古時天神桓因的庶子桓雄(也是個神)下凡到了太伯山(今朝鮮妙香山),建立了都城【神市】,自立為王,號稱“桓雄大王”。這時附近山洞的一頭虎和一頭,求桓雄大王把他們變成為人,桓雄大王給了他們一炷靈艾和二十枚,並告訴它們吃完之後躲起來,百日之內不能見陽光,就可以變成人。虎沒能照辦,因此沒有變成人。熊在第21日時變成了女人的身姿。可是找不到丈夫,於是桓雄變成人的身姿,天神和熊女生下了孩子,就是檀君王儉(或檀君)。公元前2333年(中國唐堯50年),檀君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為古朝鮮的開國帝王。傳說中他統治了朝鮮1500年,到了箕子分封到朝鮮的時候,檀君退位時已經活了1980歲,最終回到了山里成為山神。 (注2,注3)
 

歷史

更加讓人驚訝的事情是,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資料。1993年9月7日,朝鮮歷史學家姜仁淑在朝鮮政府機關報《民主朝鮮》發表了文章,認為檀君存在,在平壤還有墓。10月2日,朝鮮報紙報導說墓找到了,真是不禁讓人感嘆朝鮮考古學者的神速。10月4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宣布“檀君陵在平壤發現,說明平壤是朝鮮民族發祥地,是朝鮮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中心”,並且在94年10月重建了檀皇陵。還有更加無語的事情,韓國部分學者就此事一再要求中國修改歷史,把“三皇”改為“四皇”。

注釋

注1:【三國遺事】高麗僧人一然於13世紀80年代著,此三國並非中國歷史上的魏蜀吳三國,而是指朝鮮半島的三國割據時代,三國分別是新羅、百濟、高句麗,後文還會提到。

注2:【三國遺事·卷一】乃往二千載有壇君王儉。立都阿斯達(經雲無葉山。亦云白岳。在白州地。或雲在開城東。今白岳宮是)開國號朝鮮。與高同時。古記雲。昔有桓因(謂帝釋也)庶子桓雄。數意天下。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視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間。乃授天符印三個。遣往理之。雄率徒三千。降於太伯山頂(即太伯今妙香山)神壇樹下。謂之神市。是謂桓雄天王也。將風伯雨師雲師。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惡。凡主人間三百六十餘事。在世理化。時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於神雄。願化為人。時神遺靈艾一炷。蒜二十枚曰。爾輩食之。不見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無與為婚。故每於壇樹下咒願有孕。雄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號曰壇君王儉。

注3:【三國遺事·卷一】(檀君)御國一千五百年。周武王即位己卯封箕子於朝鮮。壇君乃移於藏唐京。後還隱於阿斯達為山神。壽一千九百八歲。

注4:【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記載: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桮;為桮,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注5:【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記載:(比干)直言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遂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

相關詞條

史記三國遺事神話朝鮮圖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