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土

橡皮土

橡皮土是指含水量很大,形成軟塑狀的踩上去會有顫動感覺的土壤。通常在建築施工中把這樣的土壤稱為橡皮土。橡皮土很難進行夯實,常會出現夯實A地塊的時候,達到夯實量,但去臨近的B地塊夯實時,A地塊受擠壓再次鼓起,恢復原樣,使之前夯實失效。地基回填壓實時,由於原狀土被擾動,顆粒之間的毛細孔遭到破壞,水分不易滲透和散發,當氣溫較高時夯擊或碾壓,表面會形成硬殼,更阻止了水分的滲透和散發,埋藏深的土水分散發慢,往往長時間不易消失,形成軟塑狀的橡皮土,踩上去會有顫動感覺。橡皮土的存在除了土壤的含水量大外,一次回填厚度過大,夯實不到位等都會產生影響。

基本信息

成因

橡皮土橡皮土
在含水量很大的粘土、粉質粘土、淤質土、腐質土等原狀土上直接進行施工或者作為回填土碾壓,由於原狀土的土質結構遭到擾動,顆粒之間的毛細孔結構遭到破壞,水分不易透出和散發。當氣溫較高時對其進行碾壓或者夯打(尤其是光面碾壓),使其表面形成硬殼,進一步阻止了水分的滲透,這樣土壤中的水分就超過了最佳含水量,形成了軟塑或者流塑狀態的橡皮土質。受夯處下陷,周邊鼓起,波峰和波谷受夯實力的大小而變化。如果給橡皮土下個定義的話,這種土是指含水量高於達到規定的壓實所需的含水量,土壤呈現塑性,液限指數處於0.25~0.75之間,碾壓時基底呈波浪不穩定狀態而無法壓實的粘性土體。

特徵

(1)土體中含水量高於壓實所需含水量,但低於液限,比最佳含水量大6%~8%;

(2)土體已受到外力擾動,在外力作用下,土體中所含水分被揉進土顆粒中,封閉在密閉的固體空隙中,很難排出;

(3)土體表面固結,甚至半硬化形成堅硬的土殼體;

(4)可承受一定荷載,當作用荷載低於表層殼體的承載力時,土體幾乎無明顯變化。在施工初期,不會出現橡皮土現象。隨著施工的進行,壓力不斷變化及施工過程中水的注入,漸呈“橡皮土”特徵甚至伴有液化現象;

(5)在施工中要對“橡皮土”進行處理,首先要判斷是“橡皮土”還是軟土

處理方法

地基中存在橡皮土,將會對地基處理造成很大困難。橡皮土很難進行夯實,常會出現夯實A地塊的時候,達到夯實量,但去臨近的B地塊夯實時,A地塊受擠壓再次鼓起,恢復原樣,使之前夯實失效。

橡皮土的存在除了土壤的含水量大外,一次回填厚度過大,夯實不到位等都會產生影響。

遇有這種土層,要避免直接在土層上用夯打。處理方法應先晾槽,也可以摻入石灰末來降低含水量。或用碎石或卵石壓入土中,將土層擠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