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是指用機器人替代生產線上從事簡單、重複、高強度勞動的工人的潮流。2011年以來,機器換人在中國正在成為現實,如東莞“機器換人”,富士康機器人上崗等新聞不斷曝出,2015年,珠三角工人與機器的算術結果正在逆轉,勞動密集型行業迎來機器換人的高潮。因此,也有人擔心中國會全面迎來機器換人潮。對此,專家認為大規模的替代短期不會發生。

現象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在人口紅利漸失,製造業成本飆升的壓力下,採用機器人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作為先進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

在中國,像廣東這樣的沿海省份,如佛山、東莞等珠三角製造業大市,面對嚴峻的用工形勢,均已制定了機器換人計畫。特別在東莞,由政府造勢、企業扮演主角的機器換人,已漸漸形成一股潮流。隨著這股浪潮在廣大製造業企業中的掀起,智慧型機器人、無人工廠已開始大量出現。

富士康,著名的手機貼牌生產工作,吸引了大量年輕打工者從事組裝工作,數年前也因加班強度大引發的十餘起跳樓事件而受到關注。2011年,富士康啟動機器換人計畫,當年,機器人達到1萬台。到2014年,大約部署了5萬台機器人。24小時不停工的機器人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2015年,有訊息傳出,富士康將與谷歌攜手製造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套用面呈擴大趨勢,已由汽車、電子兩大傳統領域,向橡膠塑膠、軍工、航空製造、食品工業、醫藥設備、金屬製品等領域快速擴展。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ArturoBaroncelli表示,中國是套用機器人最高的國家,全球23萬個機器人中有56%在中國使用,其次是日本、美國、韓國。

2015年3月,廣東發布工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畫,被認為是全面推進“機器換人”戰略。東莞海發布機器人支持政策,連續三年財政每年投入2億元人民幣專項資金,企業最高可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的貼息額度。

成因

市場驅動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長徐曉蘭表示,從目前(2015年)來看,中國的“機器換人”主要是市場驅動的:

第一類使用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是生產環境惡劣的企業,替代粉塵、有毒氣體、危險、狹小空間等崗位,這樣的企業很難招到員工;

第二類是勞動強度高,精密度高,大批量生產,利潤率低的企業,如富士康就是這樣的企業。

由於機器人可以全天候生產,而且生產精度高,壞品率大幅降低,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適應了工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某種程度上,是否套用機器人生產線,已成為企業實力的無形名片。做機器人生意就是這樣,一旦有人嘗到了甜頭,就會有其他企業跟進。2015年東莞市的政府一號檔案中,將東莞市寫入加速開啟機器換人的時代,提出了要深化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希望促進機器換人工、自動換機械、成套換單台、智慧型換數字,把東莞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工業機器人智慧型裝備套用示範城市。

成本價值

關於機器換人成功的原因,每一個賣機器、買機器的人都表示:因為人工太貴了。

以熱銷的電腦橫織機為例,這種自2004年左右才開始國產化的機器最大的特點便是節省人工——此前,大朗的許多毛紡織作坊,採用的是手搖機和自動皮帶機,前者每台需要配備一個工人,後者每兩台需要一個人。而現在的電腦橫織機,一個工人可以同時看6-8台。

紡織行業工人的工資一般在1500—1800元(熟練工更高),加上一伙食住宿,每個工人每月至少要花費2000多元,每添加一台電腦橫織機,人工成本就可以縮減到原來的1/6—1/8。一台機子8萬-15萬,一兩年就可以回本。而直接代替人工外掛程式的外掛程式機,性價比則更高。在月產能相同的前提下,一套機器流水線需3名工人,而一條傳統的手插生產線則需14個熟手,按每人每月工資1500元計算,用機器一年可省下用工成本近20萬。

多家機器人廠商表示,售價為三十餘萬元人民幣的機器人投入使用後,通常幾年的時間就可收回成本。

前景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

機器換人潮從長期看,機器人的成本一定是低於人工,不過機器人現在替代的多是簡單、重複的勞動,對人的替代有限,目前(2015年)階段並不能廣泛替代人工。在人機協同、智慧型控制等方面,機器人技術還沒有獲得突破,也制約了其套用範圍。

機器人現在(2015年)只能在結構工作環境下做程式化、規定性動作,真正需要靈巧性、或者在需要變通的環境,機器人無能為力。此外,從安全性考慮,機器人和人類現在不能協同工作,機器人工作必須在一個籠子裡圍著,由於安全性限制又把很大一類工作排除在外。而造成這些無能為力的原因,主要是技術問題。

儘管技術尚有待突破,機器換人將對中國製造業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說,機器換人會減少對簡單勞動的需求,但同時,機器人操作、維護、設計、生產等崗位則擴大了勞動力需求,整個勞動力正在發生結構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