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龜

麗龜

太平洋麗龜屬於龜鱉目海龜科,拉丁學名Lepidochelys olivacea,英文名Oliv e Ridley Sea Turtle。是海龜中最小的一種,體長60~70厘米,體重約12千克,背甲近似方形,末端微尖。盛產於墨西哥灣。在中國分布於江蘇省以南海域。數量已十分稀少,在海灘上大批登入產卵的壯觀景象已成為歷史。亟待加強保護。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麗龜 麗龜

麗龜是海洋性動物。體型小而較圓。一般甲長600毫米左右,不超過800毫米。體背橄欖綠色。前額鱗兩對。肋盾6-9對,第一對與頸盾相接。下緣盾4對,每枚盾片後緣有1小孔。  

體型小,背甲長500-640毫米,寬450-610毫米,體高165-230毫米。近圓形,中間寬,末端微尖,並微呈鋸齒狀。前額鱗2對,小,有時中間有附加小鱗。額鱗長,額頂鱗不規則,多邊形;頂鱗不規則,2-5枚;眶後鱗3枚。兩顎相向鉤曲,上顎突出於下顎。下顎腹側各有1枚大頦片。頸盾1枚,椎盾5-7枚,以末枚最大,末枚向兩側擴張,呈扇形。緣盾13對,最後一對之間有凹缺。體側緣盾寬,微向上翹。肋盾6-8對,第一對與頸盾相接,甲橋處有四對下緣盾,每枚盾片後緣有1小孔。(依據東海海域9號標本描述)  

四肢扁平,覆大鱗。前肢前緣長375-435毫米,末端尖長如剪;後肢前緣長180-335毫米,末端如鏟形。均各具1爪。尾短,雄性露出甲外40一80毫米,雌龜則外露不顯。  

體及四肢背面暗橄欖綠色,腹甲淡桔黃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淺海海域,以熱帶海域為主,偶而也會在溫帶海域中看到它們。在沿海灘涂繁殖。生活在水深80-110米的水域。  

生活習性

麗龜習於在白天集體上岸產卵,一次可能多達百隻以上規模,場面相當壯觀,世界各地以印度和墨西哥兩地海岸,可以看到麗龜產卵的生態畫面,印度的奧利薩省就曾出現超過上萬隻麗龜產卵的景觀。墨西哥海灘上也曾出現。  

雜食性,捕食底棲及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水母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偶爾也食魚卵,亦吃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孟加拉國、貝寧、巴西、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喀麥隆、維德角、智利、哥倫比亞、剛果、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奧科)、厄利垂亞、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加納、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宏都拉斯、印度(安達曼島、尼科巴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牙買加、日本、肯亞、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多黎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普)、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中國(台灣島)、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夏威夷島)、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大陸),委內瑞拉安的列斯群島)、越南、葉門。  

麗龜分布圖 麗龜分布圖

繁殖方法

每年9月至次年1月產卵,繁殖時有集群上岸產卵現象,最多達150,000隻雌龜。產卵後,在巢區附近海域或分散在覓食地活動。雌龜每次產卵110-120枚左右,一般在夜間生產,有時雌龜也會出現產卵季多次產卵的現象,最多可以產3窩。雌龜可以將精液儲存在輸卵管內數年,即使在沒有與雄龜交配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生產出受精卵。卵的孵化期大約50-60天。幼龜剛出生時,長約43毫米,體重約24克左右,出生後即會亂衝進海,此時可看到海灘上鋪天蓋地的小麗龜本能的爬向大海。至少要12到30年才會成熟。麗龜要間隔幾年後才會又回到繁殖地進行下一輪的繁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麗龜在中國的產量不多,並未作為經濟捕撈對象而大量捕捉。但在捕魚捕蝦中,常有所獲。所獲麗龜,往往供食用,作魚粉或供觀賞等。據J. Frazier 及鄭輯等(1985)測量的24件麗龜標本中,22件來自福建,海南及浙江各1件,麗龜占所測量的福建各種海龜標本的31%;標本大多來自5-10月,以6月為多。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來自東海的麗龜標本9件,捕獲於6-12月,以8月為多,其數量與棱皮龜相近,大大低於從東海捕獲的 龜數。中國未發現有麗龜的繁殖地。  

隨著對海龜保護措施的完善,人工收集並孵化海龜卵再放回大海的工作,已在海龜產卵地的有關國家和地區開始進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新聞

麗龜上岸產卵 麗龜上岸產卵

新華網哥斯大黎加奧斯蒂奧納爾(Ostional)2015年11月9日電:名為“麗龜”的數十萬隻海龜6日至9日蜂擁至哥斯大黎加西北部奧斯蒂奧納爾海灘產卵。其中7日為近年來單日上岸海龜數量最多的一天,達10.7萬隻。  

這次麗龜集體產卵於6日開始至9日結束。這是今年太平洋麗龜第13次在這一海灘集體產卵,也是今年規模最大的一次。  

哥斯大黎加海洋生物學家德爾芬·門德斯告訴新華社記者,6日至8日這三天,大約25萬隻麗龜上岸產卵,其中6日約6.8萬隻,7日10.7萬隻,8日大概有8萬隻。9日上岸的海龜數量不多,集體產卵結束。  

哥斯大黎加奧斯蒂奧納爾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處太平洋麗龜產卵地之一。在每年產卵季,大量的太平洋麗龜前來產卵。其中9月至11月的集體產卵規模最大,每次持續3至5天。  

奧斯蒂奧納爾是全世界唯一一處收集和售賣海龜蛋合法的地方。部分原因在於來這裡產卵的麗龜數量太多,海灘上沒有足夠的地方供所有海龜產卵,後一批上岸的海龜挖掘龜卵巢穴時,會破壞前一批海龜埋好的龜蛋。據介紹,40%的龜卵巢穴都被海龜自己破壞掉,再加上禿鷲等以龜卵為食的動物,以及自然天氣因素,93%的海龜蛋無法留存。  

基於奧斯蒂奧納爾海灘的客觀情況,自1987年開始,奧斯蒂奧納爾保護區允許當地居民收集和買賣海龜集體產卵頭3天內下的蛋。這些本來也難以留存的海龜蛋,只占海灘產蛋總數的1%。通過售賣這些龜蛋,當地人可獲得收入,也有資金來保護這處重要的海龜產卵地。  

龜鱉目百科(二)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爬行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