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台觀

樓台觀

陝西周至樓觀台是中國道教的祖庭聖地,在中國宗教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理位置

它位於陝西周至縣,毗鄰西安,交通便捷,地理區位優越。盛唐時為國內著名的道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

文化底蘊

當年函谷關總兵伊喜見到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而至,便拜老子為師,辭官隨老子沿秦嶺終南山神仙路西行,晝行夜宿,不幾日來到將軍山下,只見此處祥雲繚繞,四季如春,溪流縱橫,魚翔淺底,百鳥爭鳴,龍飛鳳舞,牡丹競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頭望時,只見一巨石十分奇異,如有人形,豹頭環眼,鐵面虬鬢,一手執劍,一手執扇,五蝠飛舞,正氣浩然,不盡嘆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鍾馗鍾馗賜福鎮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洋洋灑灑五千言,由伊喜記錄,世謂之《道德經》是也。
後老子與伊喜結草阿福泉,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講道,發現終南捷徑後清涼山講經,樓觀台煉丹,鑄南山鐵案,享南山之壽,是謂道教之祖庭,鍾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借龍隱之神器,起不易之樓台。觀復天地,推步萬物。損益盈虛,執象乾坤。

道教派別

早期道教兩大派別為東漢時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是張陵於東漢順帝時在西蜀鶴鳴山所創,其孫張魯在漢中統治近30年。太平道是事奉黃老道的張角於東漢靈帝時所創,於中平元年曾發動黃巾起義。
道教前期分為符籙派和丹鼎派。符籙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災為主要宗教活動內容。丹鼎派側重清修煉養,有內丹與外丹之別。金元時道教進入鼎盛時期,全國形成南北兩大教派,南方符籙各派為正一派所統一,由張天師後世子孫掌教,祖庭在江西鷹潭龍虎山,活動以符籙為主。北方有王重陽在金代創立的全真派,煉養性命兼融儒釋,祖庭在陝西戶縣祖庵重陽宮。王重陽弟子丘處機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重用,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派盛極一時。西安的道觀中,八仙宮為全真派,都城隍廟為正一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