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川鄉

樊家川鄉

樊家川鎮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環縣,位於環縣東南部,以樊姓居住此川得名,屬旱原、旱台地耕作區,距縣城38公里,鄉幅員面積53.19萬畝,轄8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樊家川鄉 樊家川鄉

樊家川鄉境內山川塬兼有,地勢北高南低,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0公里。總耕地面積4.8萬畝,平均海拔1450米,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年平均氣溫11.8℃,無霜期172天。樊家川鄉共轄2243戶,11439人。這裡民風淳樸,資源豐富,有川台平地3000多畝,可灌溉面積達2000多畝,土壤肥沃,氣候溫和,交通便利,是一個具有開發潛力的希望之地。

樊家川鄉立足鄉情,順應天時,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把黃豆、草畜、玉米作為富民強鄉的三大主導產業來抓,年種植黃豆1.5萬畝,人均1畝,玉米1萬畝,人均1畝,多年生牧草累計達到2萬畝,人均1畝以上,羊畜飼養量達到1.5萬頭只。苗木繁育、中藥材等區域優勢產業也初具規模,年繁育苗木500多畝,種植中藥材400畝,境內有較豐富的石油資源,為長慶油田採油二廠樊家川作業區承擔開採。

氣候特徵

樊家川鄉位於環縣中東部,總土地面積53.19萬畝,耕地面積4.8萬畝,平均海拔1240米,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年平均氣溫8.5℃,全年無霜期130天。

行政區劃

樊家川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2233戶,鄉鎮總人口11567人,鄉鎮從業人員2912人。(2002年統計數據)

鄉設機構

樊家川鄉設黨委機構、人大機構、政府機構,不設立政協機構。政協的有關工作明確一名黨委成員兼管。鄉鎮與村之間不設立中間層次的管理機構。鄉鎮工作機構設定:黨政綜合辦公室(加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計畫生育辦公室牌子)。鄉鎮設立人民武裝部。鄉鎮共青團、婦聯、工會組織的設定按有關章程執行。市、區法院,公安、司法機構延伸、派駐到鄉鎮,設定人民法庭、司法所。工商、地方稅務機構延伸、派駐到鄉鎮。

樊家川鄉事業機構除中國小校、衛生院外,設財政所一個,農村經營管理站一個,農技服務中心一個,均為鄉鎮下屬全額預算事業單位。主要承擔財政、農稅徵收、零戶統管、預算外收支管理和農村經營管理、農民負擔監管、農技推廣等工作。

基礎設施

六通情況:樊家川鄉通電的村7個,通郵的村8個,通電話的村3個,通公路的村61個,通有線電視的村5個。

文教衛生:樊家川鄉有各類學校20所,教師98人,在校學生2025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5人,病床8張。

經濟狀況

2002年,樊家川鄉糧食總產量4670.52噸,農業總產值1621.1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8元,財政收入82.6萬元。樊家川鄉名優特產有:黃花菜、甘草等。

教育事業

樊家川鄉 樊家川鄉

2008年6月20日上午,環縣樊家川鄉李崾峴村的習仲勛紅軍希望國小落成。習仲勛紅軍希望國小是在原環縣樊家川鄉關溝國小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由於原校舍土木結構,年久失修,校舍多處出現塌陷,無法開展正常教學工作,本村許多適齡兒童上學只得捨近求遠。環縣團委了解情況後,通過多方努力,積極爭取,在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和甘肅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所的援建下,2007年7月新校建設破土動工。新學校命名為習仲勛紅軍希望國小,建築面積504平方米,工程總造價人民幣31.79萬元,其中上海奇特園林景觀營造有限公司捐資25萬元,環縣政府配套資金6.79萬元於2008年6月學校竣工,該校現有教師8名,學生220人,設有1至6年級各1個班。該國小的建成,解決了李崾峴村226戶家庭適齡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大大改善了該村的辦學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