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論

構成論

構成論是指有人認為文章是由語言構成的,如是說者拿出的理由是:積詞成句,綴句成段,組段成章。

構成論構成論
有人認為文章是由語言構成的,如是說者拿出的理由是:積詞成句,綴句成段,組段成章。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也不無道理。構成文章,確定了觀點、選擇了材料之後,確實要為其穿上華麗語言外衣,才能呈現於讀者面前。但是如果我們穿透其語言外衣,鑽探它的深層底蘊,就不難發現,這種觀點只看到了文章構成的外化形式,而不是它的全部構成要素及其思維方式。或者說,只看到了桃子金黃外皮,而沒有看到它的果肉,以及它的果核。

介紹

構成論構成論
系統論認為,凡事物都是系統的,凡系統都是由要素構成的。文章是個系統,文章系統是由文章要素構成的,那么文章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

事實證明,構成文章的要素不單單是“文”,也不單單是“文”和“道”,還有個至關重要的要素,那就是“物”。因此,構成文章的要素應該是:“道”、“物”“文”。此所謂文章三要素。

文章三要素觀點,在我國古代文學家和學者們的著作中可求得佐證。

南北朝文學家顏之推在他的傳世代表作-《顏氏家訓·文章》中寫道:“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胸,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顏氏把文章構成分四個部分,其實他所講的“氣調”完全可以拼入“理致”之中。因此,他所揭示的實質上仍是三要素:理致,事義、華麗。清代學者戴震在《戴震集·與方希書》中說:“古今學問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於義理,或事於制數,或事於文章。”戴震從治學角度,披露出文章三要素是:義理、制數、文章。清代散文家姚鼐也闡述了大致同樣見解。他在《惜抱軒詩文集·述庵文抄序》中說:“余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焉。曰:義理也、考證也、文章也。”他指出的文章三要素是:義理、考證、文章。”

理論

構成論構成論
這些古文作者各自依據為文經驗,對文章構成要素都提出了較精闢見解。儘管他們闡述的角度不盡相同,但他們認為文章三要素的觀點則是一致的。儘管他們對文章三要素的表述各異,但是他們稱作的“理致”、“義理”,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心觀點”,他們稱作的“事義”、“制數”、“考證”,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材料內容”,他們稱作的“華麗”、“文章”,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表達形式”。

當代文章家也很重視文章要素的研究。1959年《紅旗》雜誌14期上就發表了施東向的《義理·考據和辭章》。該文作者借用前人的說法,但又不拘泥於前人的觀點,對文章三要素作了較明確較深刻的闡述,他說:“講究義理就是要求觀點正確,論證充分;講究考據就是要求材料準確。辭章是屬於文章形式方面的問題,在我們說來講究辭章就是要求合於內容的完美形式。”在這裡,施東向進一步發展了前人的觀點。雖然他對文章三要素的界定還不夠理想,但他明確指出了文章三要素為觀點、材料、形式,還是相當現實的。

實踐證明,任何人作文都是依據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認識而提煉出中心觀點,以確定文章的主腦;其次是依據表達中心觀點的需要,從生活素材中選取必要的典型的題材,以鑄造文章的血肉;最後是選擇相應的表達形式,形諸文字。由此可見,文章三要素的觀點是對寫作規律的科學概括和總結。

總之,文章是由觀點、材料和形式三個要素構成的。文章三要素缺一不可。沒有觀點,材料便失去了靈魂,沒有材料,不但觀點失去了成立的基礎,連形式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據,沒有形式,觀點和材料皆失去變為現實的載體;文章是文章三要素按著一定思維方式的組合結合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