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牛癟

一,牛癟的含義

牛癟,其實不是我們榕江獨有的,只要你來到我們黔東南,隨便到哪個縣都能吃上,但說句實話,我們榕江的牛癟絕對是最地道的,正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你只要嘗了我們榕江的牛癟,就不會再想吃其他縣的牛癟了。
牛癟,又被稱為“百草湯”,牛癟和羊癟,是我們黔東南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餚。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胃液取出並過濾乾淨,在烹製牛羊肉將熟時,放入適量。烹製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被我們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

二,製作方法

“牛癟”的製作工序複雜,將牛羊宰殺後取其胃及小腸里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擠出其中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花椒、生薑、陳皮、香草等,放入鍋內煮沸,文火慢熬,將液體表面的泡沫及雜質除掉,過濾回鍋加入食鹽、蔥蒜、辣椒即成。可以將牛肉放湯中一起煮食,也可以“牛癟”作鹽碟,用煮熟的牛肉蘸著吃。剛吃的時候會感覺很苦,但過一會兒之後你就會感覺味道很香了,因為剛開始的時候苦膽正苦嘛,吃著吃著苦膽的水蒸發掉了,菜自然變得好吃了。這其中的滋味,等你來到這裡就知道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