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太陽曆公園

楚雄太陽曆公園

楚雄太陽曆公園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就是以這個古曆法為主要標誌,究、民族風情展演、民族藝術交流、民眾娛樂休閒、商業經營交流為一體,集中展示彝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彝族文化大觀園和動態博物館。

它薈萃彝族文化於一園,充分體現中國彝族文化之精髓;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全中國獨一無二的中國彝族文化園。

基本信息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楚雄太陽曆公園,坐落在楚雄市郊,是以以彝族十月太陽曆的古曆法為核心標誌,集中展示彝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彝族文化大觀園和動態博物館。

太陽曆是彝族人民所創造的天文曆法,在彝族的太陽曆中,一年分為五季十個月,每季度兩個月,每個月三十六天,合計360天,餘下的5-6天為過年日,太陽曆中精確地計算出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為365.25天,是古曆法中最為精確的一部曆法。

太陽曆公園是一個多功能的綜合型文化園,園內“一海一瀑四廣場,六寨八區一條龍”巧布於林壑崗巒之間,神秘幽深,是彝州“人類、自然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園內布置及展覽充分體現中國彝族文化之精髓,是人們領略古代彝族獨特風情,體味古城楚雄古樸濃郁的民俗民風的絕佳場所。

簡介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座落在滇中名城楚雄市郊,占地五百餘畝。古城楚雄自然風光神奇秀麗,文物資源得天獨厚,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俗風情古樸濃郁。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為古城又添新景,蔚為大觀。
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就是以彝族十月太陽曆的古曆法為主要標誌,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風情展演、民族藝術交流、民眾娛樂休閒、商業經營交流為一體,集中展示彝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彝族文化大觀園和動態博物館,它薈萃彝族文化於一園,充分體現中華彝族文化之精髓,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全中國獨一無二的中國彝族文化園。
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是一個多功能的綜合型文化園。園內“一海一瀑四廣場,六寨八區一條龍”巧布於林壑崗巒之間,神秘幽深,是彝州“人類、自然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九九”世博會重要景點分展項目之一。它給彝族同胞以重返祖居、回歸聖地的親切體驗,必將成為海內外學者研究彝族文化的綜合實驗場,也是各地遊覽者領略古代彝族獨特風情的自然旅遊區。

景區亮點

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以獨特的人文景觀,清新、自然、宜人休閒的生態環境,被列入雲南省五條精品旅遊線路的重要旅遊景點。園內獨具特色的彝族民居建築,山水園林景觀,奇異的彝族民俗風情展演、以及反映彝族文化博大精深內涵的展覽陳列,以彝族創始史詩、英雄神化為題標材創作的巨型浮雕群,形成這一主題旅遊景點的鮮明的彝族文化特色,並堪稱一絕,不失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彝族文化大觀園和動態博物館。
彝族虎圖騰的典型表現
彝族虎圖騰的典型表現是“老虎笙”,它是流行於楚雄雙柏小麥沖地區的一種原始的祭祀舞蹈,表現彝族的生產,生活和繁衍後代的場面。每年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這段日子,雙柏小麥沖地區的彝族都要由成年的男子裝扮成虎態,用紅,黑,黃,白等色將臉畫成虎面,手腳畫上虎紋,再穿上用羊皮黑毯製成的虎衣進行表演,很象漢族的“獅子舞”,表現彝族生活幸福,歡樂喜悅的心情。“老虎笙”的高潮是帶有濃厚神秘色彩的“虎神驅邪”,表現為一隻只老虎馱著神靈走村串寨為各家各戶驅鬼逐疫。整套舞蹈古樸而神秘,使你仿佛置身於彝族的遠古時代。“老虎笙”濃縮了彝族羅羅人生產生活的內容,是彝族虎圖騰的典型表現。

十月太陽曆廣場
廣場呈園形,分三台,每台五個出口,共占地5220.4平方米。下台直徑72米,台高8.4米,中台直徑54,台高5.7米,上台直徑36米,台高4.2米。三台面高度18.3米。在全部三台的立面上共有大小浮雕40幅,主要講述了三個彝族典型民間故事。全部浮雕中共有各種各樣的人物7275,動物1858隻,這么大數量的雕塑群,算得上是目前國內的一個“之最”。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太陽曆公園大門太陽曆文化園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迎賓主景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迎賓主景主要有葫蘆女神,避山虎,照壁主浮雕《彝山歡歌》。

避山虎:彝族地區,幾乎每家的房頂瓦檐都有,有石頭雕的,有泥土燒的,還有用木頭刻的。每當新房建好要遷入時,就要選一個良辰吉日,請畢摩跳神念經,這樣,避山虎日後才會保護屋檐下的人安康幸福。

葫蘆女神:它是帶有濃重的母性生殖崇拜色彩,而且反映了彝族圖騰觀念的產生的和葫蘆生殖崇拜的淵源。

《彝山歡歌》:
集中表現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支系中的彝族服飾,舞蹈,節日等歡樂的場面,有楚雄的“左腳舞”、“三跺腳”;紅河的“阿細跳月”、“煙盒舞”;現在以及“背新娘”、“鬥牛”、“摔交”、“插花節”、“三月會”、“賽裝節”等等。

十月太陽曆廣場
廣場呈園形,分三台,每台五個出口,共占地5220.4平方米。下台直徑72米,台高8.4米,中台直徑54,台高5.7米,上台直徑36米,台高4.2米。三台面高度18.3米。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祭天壇
是彝族先民觀測太陽轉動以定冬夏,查看星座斗柄指向以定寒暑、分四季、明節令的觀象台或天文台。它的結構多數是三圓台金字塔型,只不過這裡將它放大了許多倍。它反映了十月太陽曆精確的記年記月記日的方法,還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來定節令。當北斗星的斗柄指下時是大寒日,指上時是大暑日,這時我們的彝族同胞要過火把節了。

通過測量太陽運動的時間來定年月,觀察星斗的方向來定節令。當北灰星的斗柄指下時是大寒日,指上時是大暑日。北斗星斗柄上指時,我們彝族同胞就要過火把節了。通過測量太陽運動的時間來定年月,觀察星斗的方位來定節令的方法。使彝族十月太陽曆法具有結構科學、形式簡明、使用方便的優點,這樣一種優秀的曆法產生於我們華夏大地,不僅是彝族人民的驕傲,也是整箇中華民族的光榮,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彝族十生肖
與十月太陽曆相對應,彝族古代是以十生肖來記日的,這與漢族的十二生肖在數目上有所不同,在生肖物及排位上也有區別。漢族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裡面有許多是家-,可彝族十生肖卻要威猛一些。它不以鼠為首,而以虎開頭,分別是一月黑虎、二月水獺、三月鱷魚、四月蟒蛇、五月穿山甲、六月麂子、七月岩羊、八月猿猴、九月黑和十月四腳蛇。
這十個生肖從虎年虎月虎日起算,以虎為大,沿正東方開始逆時針方向順園壇排列。彝族十月太陽曆中每兩個月為一季,一年分五季;廣場用樓梯將園壇為成五個部分,每個部分由兩個生肖占據。因此,民間又將十月太陽曆叫做十獸歷。

彝族十月太陽曆的來歷

楚雄太陽曆公園楚雄太陽曆公園
世界歷史發展到今天,大致可分為太陽曆,太陰曆和陰陽曆三大類。太陽曆依月圓月缺來定年月季節,月亮每圓缺一次定為一個月。太陽曆根據太陽運動的周期來定年歲季節。彝族十月太陽曆的使用年代在秦末漢初,源於夏代以前的西羌文明,它將一年分成十個月,每月分為36天整,不分大月小月,過完十個月後的五到六天,稱為“過年日”。“過年日”放在歲尾,過完這幾天后新的一年就開始了。通常的“過年日”是五天,每到第四年時的“過年日”閏作六天,用這樣的曆法,每月的天數穩定為36天,通常年是365日,逢閏年是366天,四年平均,每年的天數是365.25天,既方便記憶,又與回歸數值有相當高的重合度,這在古代完全算得上科學,實用了,這就是彝族十月太陽曆的來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