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靚[周易學者]

楊靚[周易學者]

湖南新化雙胞胎姐妹楊靚、楊佳足部畸形矯正手術在耗費6個多小時的努力之後順利完成,主刀醫生之一的湖南兒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梅海波介紹,兩姐妹大概3個月以後就能正常行走了。

基本信息

簡介

2009年5月27號,12歲的雙胞胎姐妹楊靚、楊佳被兒童醫院骨科專家伍江雁診斷為:神經源性馬蹄內翻足”,手術治療後能跟正常人一樣走路,但是,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高達1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治理好拉和正常人差不多,而且有希望治療好。

病痛

新化雙胞胎姐妹患神經源性馬蹄內翻足,平常人5分鐘的上學路要走30多分鐘。

漂亮、陽光、活潑,12歲的新化縣雙胞胎姐妹楊靚、楊佳都擁有,而內翻的雙腳讓她們上學的路程顯得異常艱難:從

楊靚楊靚

家裡到學校平常人5分鐘能走完的路程,姐妹倆扶牆走過需要30多分鐘。“每次孩子放學回來,我會對她們說,‘你們跟紅軍一樣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姐妹倆的母親曹曉娥經常這樣鼓勵孩子,但看到孩子走路時顛簸的身影和被磨破的雙腳,這個貧困的母親哭也只能躲著哭。近日,省兒童醫院骨科專家伍江雁前往新化,診斷姐妹倆患的疾病是“神經源性馬蹄內翻足”,“只要手術,她們能和正常人一樣走路。”
“因為我比妹妹扶牆走路還要慢,每次我都最早起床上學,可我還是比妹妹要晚到學校。”楊靚齊肩的短頭髮下笑容燦爛,對於在路上的5次摔跤,她只是輕輕帶過。
在姐妹倆租住的房子前面,是一條彎曲狹窄的小巷,每次上學,巷子的牆壁就成了姐妹倆的“拐杖”。當姐妹倆要經過一個沒有任何扶撐物的路段時,妹妹楊佳病情略輕,勉強能自己走完,但是楊靚就困難多了。走過這一小段路,正常人只需要幾步,對楊靚來說卻是十分艱巨的任務。沒有支撐的楊靚,很快站立不穩,跌倒了。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一點點挪移,若沒有好心人幫忙,楊靚就只能這樣在地上“爬”完這段路。終於又可以扶牆了,終於到了校門口,平常人只要5分鐘的路程,姐妹倆花了30多分鐘。

樂觀上進

據楊靚的班主任鄒群華介紹,姐妹倆上學,得靠著有牆壁的地方一步步挪,學校特意將姐妹倆分在不同的班級上課,主要是班主任老師好照顧她們在學校的生活。
新化當地誌願者組織梅山助學社將扶牆行走的雙胞胎姐妹的圖片發布在網路上,立即引起眾多好心人的關注。梅山助

楊靚楊靚

學社聯繫到省兒童醫院,希望專家能前往診斷姐妹倆究竟患的是什麼病。近日,省兒童醫院骨科專家伍江雁來到楊靚、楊佳的家鄉。經診斷,她們患的疾病不是“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而是“神經源性馬蹄內翻足”,手術治療後能跟正常人一樣走路。但是,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高達1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它會阻斷姐妹倆奔跑的夢想嗎。

楊靚楊佳雙胞胎姐妹臉上總掛著燦爛的笑容,很難想像命運對她們如此殘酷;但看似柔弱得身軀卻蘊藏著偉大與無私的愛。兩姐妹今年12歲,家住距學校不到50米的陋室,因為雙足先天殘疾這短短50米她們卻需要扶牆一瘸一拐甚至爬行很久才能到學校。家境貧寒身體輕微殘疾的父母為了讓姐倆受到教育專門從農村搬到縣城,為方便孩子上學房子特意選擇了能通向學校並且有牆體的小路,只有這樣倆姐妹才能藉助牆體一步一挪去上學。殘酷現實讓父母明白憑藉自己的能力不可能一直照顧姐倆,希望孩子早日獨立的父母從未送過楊靚楊佳上學,從此這條不算複雜的小路深深印下了倆姐們爬挪跌摔不斷前行的身影。50米小路中間約7、8米路段沒有牆,這是最難的一段路程,姐倆只能藉助殘疾的雙腿勉強支撐,或者說是徹底爬過去……坐在課桌前的楊靚楊佳雙目炯炯,目光中透著堅強與樂觀,和同學最大的區別是額頭的汗水和濕透的頭髮……

北京衛視《真情耀中華》人物

北京衛視《真情耀中華》節目講述一個故事,展現那些小人物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性光芒,展現他們所帶給我們的愛與情、真誠與善良、溫暖與感動,然後匯聚明星、企業 、慈善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給他們以必要的幫助,展現社會大愛。本期任務讓我們走進真情故事中的人物,聽聽他們曲折而感人的真情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