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載雄

楊載雄(1881-1952),中華民國陸軍少將。又名楊懷斌,字璘軒。湖南常德市澧縣澧陽鎮人,1927年受國民政府派遣赴瀋陽勸張學良易幟。1927年底,因不滿蔣介石叛變革命,又重歸故里,在家鄉從事教育事業。著有《陸軍上將蔣翊武事略》。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蔣翊武從小是同窗好友。少時,好馳馬試劍,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天津,19歲的楊載雄加入湘軍勁字營北上抗敵。後改投湖北新軍,與蔣翊武同隊。1911年1月文學社在武昌成立,蔣翊武任社長,楊任本部參謀,共謀革命。當年9月,文學社與另一革命組織共進會建立同盟,組成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蔣翊武任總指揮,孫武任參謀長,劉復基、楊載雄作到軍事籌備員。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爆發,楊載雄參加會攻清督署、藩署戰鬥。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授予楊陸軍少將軍銜,並授“陸軍三等龍虎章少將”橫扁牌一塊,編入北伐第一軍,任黃陂、孝感鎮守使。1913年解甲歸里。1915年至1924年在澧州中學任國術、語文教師。1925年,時任川軍師長的賀龍任命楊載雄為建國聯軍川軍補充團團長,參加北伐。1927年受國民政府派遣赴瀋陽勸張學良易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