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煤礦

楊莊煤礦

楊莊煤礦(因1966年9月10日曾更名躍進七礦,故淮北人簡稱7礦)座落在風景旖旎的淮北南胡公園湖畔,北距淮北市中心6公里,南與烈山區政府所在地毗鄰。煤礦鐵路專用線在礦南5公里的青龍山火車站與符夾、濉阜線接軌;宿淮公路從礦門前通過,向東南4公里與合徐高速公路相接;青龍山碼頭則直通汴、淮河經洪澤湖入長江。企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方便、快捷。

基本信息

淮北楊莊煤礦

煤礦簡介

楊莊煤礦(因1966年9月10日曾更名躍進七礦,故淮北人簡稱7礦)座落在風景旖旎的淮北南胡公園湖畔,北距淮北市中心6公里,南與烈山區政府所在地毗鄰。
礦區大門礦區大門
煤礦鐵路專用線在礦南5公里的青龍山火車站與符夾、濉阜線接軌;宿淮公路從礦門前通過,向東南4公里與合徐高速公路相接;青龍山碼頭則直通汴、淮河經洪澤湖入長江。企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方便、快捷。

開採歷史

楊莊礦1966年投產,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1988年礦井二水平發生特大突水災害前,最高生產能力達224萬噸/年。災害發生後,年生產能力下降至百萬噸以下。面對嚴峻考驗和惡劣的井下條件,楊莊人頑強拼搏,開拓進取,使產量連續15年逐年回升。
楊莊礦井下資源豐富,礦井現有工業儲量8700萬噸,可采儲量5100萬噸。煤種主要是瘦煤、貧煤和焦煤等,煤炭質量優良,用途廣泛,既可作為煉焦和電廠用煤,也可作為動力燃料使用。38年來,共生產優質原煤5571萬噸,上繳利潤3億多元。全礦現有職工和家屬22300 多人,其中在崗職工5406人。

所獲榮譽

多年來,楊莊礦始終堅持“質量第一、誠實守信”之原則,靠良好的信譽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用戶的好評,產品暢銷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安徽等省的20多個用煤大戶。
為營造良好的文明形象,楊莊礦近年來注意加大文明創建工作力度,在工人村建起了高標準的文化、休閒和體育“三大廣場”,特別是體育廣場區域網路球場、籃球場、旱冰場和各種體育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礦內工業廣場也進行了改造,將封閉式園林建成了開放式的園林,漫步礦區隨處可見碧樹修竹和爭相戲水的珍禽異鳥。目前3個職工住宅小區被集團公司命名為“文明示範小區”。
楊莊礦先後多次榮獲國家和安徽省“特級質量標準化礦井”、“全國先進礦”、“最佳經濟效益企業”等光榮稱號。從1998年起,連續4年榮獲市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兗州楊莊煤礦

簡介

為兗州市屬企業,地處城郊鄉牛樓村,井田南部以楊村斷層與楊村煤礦為界,西以17層煤隱蔽露頭為界, 東以鋪子斷層為界,北與興隆莊煤礦為界,南北走向長3公里,東西傾向長1.8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井田內可採煤層三層,即15上、16上、17煤,屬石炭系太原群,煤層厚1米左右,煤質牌號為氣煤。

開採歷史

楊莊井田為興隆莊井田的一部分。原華東煤炭基本建設公司第二勘探隊負責勘探。1966年2月提出《興隆莊井田精查地質報告》 ,1975年12月又提出補勘資料,並經華東煤炭工業公司和山東省煤炭工業局批准礦井建設計畫。礦井設計由兗州煤礦設計研究院承擔,1978年1月19日,山東省煤炭工業局批准了設計方案,同年7月13日,山東省煤炭工業局批准了礦井初步設計。 礦井設計能力為21萬噸/年,全礦定員1102人,全員生產效率為0.7噸/工,計畫投資為1166.379萬元,實際投資2568萬元。礦井為立井開拓方式, -200米一個水平,上下山開採,上山三個採區,服務年限為14.2年,下山三個採區服務年限為33.2年,主井直徑5米,深262米,提升設備為一對一噸雙層腳踏車普通罐籠, 絞車為2JK3/11-5型,風井直徑5.0米,深247.9米,無提升設備,大
巷運輸採用架線式電機車2K-7-600/250。中央並列式通風,選用4-72-11NO16B型右90?離心式扇風機一台, 排水選用200D-43型7級離心式水泵三台,壓風機選用4L-20/8型空壓機三台,全礦工業建築面積8745平方米,民用建築19035平方米。礦井於1978年6月開工建設,以沉井鑿井法施工立井,1979年7月因國家縮短基本建設戰線而停建。1983年根據兗政發(83) 6號文《關於恢復楊莊煤礦建設的通知》,成立機構,開始籌建。1984年5月由兗州煤炭建設指揮部凍結六處打凍結孔,7月開始凍結,10月6日主井井筒自營正式開工,1985年4月26日井筒到底,全深266米,工期6個月, 月平均成井39.7米。風井於1984年12月10日開挖,1985年6月26日到底,全深254米,工期6.5個月(其中包括吊盤安裝一個月) ,實際施工時間為5.5個月,平均月成井46.18米,最高月成井82.6米,創全省地方煤礦建井月成井最高紀錄,礦井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供風、臨時翻煤等主要系統,於1987年7月全部形成投產。該礦為部質量標準化礦井,到1990年,產煤9萬噸,有職工1067人。

肥城楊莊煤礦

位於肥城縣老城西北部,井田位於肥城煤田東端,北鄰縣屬五里垢煤礦,西鄰曹莊煤礦,東、南到煤層露頭。井田為向斜構造(肥城縣老城座於中央軸部),走向由東而西,由南北向變為東西向,長2.55公里,傾向北與西北傾斜寬4公里,面積10.21平方公里。煤系賦存於石炭二迭系,含煤16層,可采6層(上組煤二、三層煤,下組煤七八、九、十層煤),總可采厚度13.2米,地層傾角6~7度,構造複雜,煤層屬薄煤層與中厚煤層;煤種牌號上煤為氣肥,下組煤為肥煤和氣煤。礦井瓦斯一級,煤塵有爆炸危險。1990年底井田工業儲量5765萬噸,可採煤層4023.2萬噸。煤系下伏徐灰與奧灰,含水豐富,對九、十層煤開採構成威脅。1985年5月27日9101工作面底板突水,湧水量最高達4409立方米/小時,20小時後淹沒礦井,停產172天,12月恢復礦井生產。

煤礦榮譽

楊莊礦在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較好成績。1987年被煤炭工業部命名為特級質量標準化礦井1989年1月被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命名為中國煤炭工業現代化礦井,9月被中國煤炭企業管理協會確認為全國煤炭工二級企業。自行研製的輕型焊接高壓水閘門和輕型高壓水槍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990年末該礦在冊職工4427人,其中原煤生產人員2210人。

煤礦歷史

楊莊煤礦按設計先後建成的有一、二、三號3對礦井。三號井1958年11月開工興建,1959年11月投產,是一對設計年產5萬噸的試驗小井,因井口設計不合理,1962年停產。二號井1958年11月興建,1961年12月投產,設計年產21萬噸。一號井1958年12月開始建井,1961年3月投產,設計年產60萬噸,1964年核定為年產30萬噸1968年6月,一、二號井井下運輸巷道貫通合併為一對年設計生產能力51萬噸的水採礦井,1965年達到設計能力1972年產煤104萬噸,比設計能力翻了1番,1977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國際頂板管理會議上介紹了經驗。1978年8月,轉入開採下組煤,改為旱采。1980年核定能力為年產55萬噸,年產量一直穩定在60萬噸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