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杏芬

楊杏芬

楊杏芬,博士,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授、主任醫師,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套用毒理學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近年致力於風險評估關鍵技術、動物實驗體外替代方法與毒理學安全性評價體系研究及公共衛生實驗室管理。獲評1996年“南粵教壇新秀”、2008年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

基本信息

簡介

楊杏芬楊杏

楊杏芬,中山醫學院衛生系本科畢業留校任教,先後獲醫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新加坡國立大學進修學習(EOH高級獎學金項目、訪問學者),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考察。曾任中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現任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衛生檢驗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衛生毒理學、勞動衛生學教學科研工作和公共衛生教育培訓及實驗室管理工作。

社會兼職

廣東省第十屆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技術委員會(醫學分委會)委員;衛生部健康相關產品審評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審評審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毒理學會食品毒理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預防醫學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防疫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委員;廣東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環境誘變劑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衛生檢驗學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衛生毒理學會副主任委員等。

主要承擔與參加的課題

1.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規範(食品毒理學)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畫-食品安全重大專項(分課題)2003--2006(負責人)
2.食品安全毒理學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規範國家標準制修訂計畫(20051117-T-469)2005-2006(負責人)
3.食品安全毒理學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規範研究廣東省名醫工程研究項目2005-2007(負責人)
4.離體細胞眼刺激性試驗研究衛生部化妝品衛生標委會2003-2006(負責人)
5.3T3細胞中性紅攝取光毒性體外替代試驗衛生部化妝品衛生標委會2003-2006(負責人)
6.PTK-Ras-MAP激酶信號轉導途徑介導鎘干擾HPAA的機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6(負責人)
7.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中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新技術平台構建與套用廣東省重點醫學科技攻關專項2003—2006(負責人)
8.環境污染物代謝酶多態性與人群肺癌和心血管疾病關係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2002--2006(核心成員)
9.保健食品延緩衰老功能的作用機制和評價體系研究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2002--2004(負責人)
10.應激活化蛋白激酶與鎘誘導的腎上腺皮質毒性的關係衛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1998--2000(負責人)
11.鈣離子信號在重金屬致內分泌細胞損害中的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6-1998(負責人)
12.糖皮質激素及代謝產物對有機溶劑接觸工人的生物監測價值中華醫學基金項目1994-96(負責人)
13.職業和環境因素暴露人群中神經行為健康影響的研究CMB1998-2000
14.車間空氣中丙酮氰醇最高容許濃度標準的制訂衛生部標準研製項目1994-1996(主要參加者)
15.化學性肝損害的機理與診斷國家”七五”攻關項目1990-1994(主要參加者)
16.化學性腎上腺皮質損害的毒作用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1-1994(主要參加者)
17.化學性肝損害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關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88-1990(主要參加者)
18.車間空氣中PCl3最高容許濃度衛生標準制訂衛生部標準研製項目1984-1986(主要參加者)

發表的論文

1楊杏芬,朱偉,魏青,等.鎘誘導大鼠腺垂體細胞調亡及與p38MAPK&ERK1/2途徑介導機制關係的初步研究.衛生研究,2005,34(6):681-684.
2周建嫦,楊明傑,楊杏芬,等.PCR法檢測食品和動物飼料中的轉基因成分.衛生研究,2005,34(6):732-735.
3楊杏芬,黃瓊,黃俊明,等.流式細胞術在保健食品功能評價中的套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5,39(5):335-341.
4趙敏,楊杏芬,黃俊明,等.小鼠酒精性肝損傷模型的動態研究.中國公共衛生,2005,21(9):1101-1102.
5李文立,譚劍斌,楊杏芬,等.刺五加、葡萄籽提取物方劑對衰老模型小鼠肝臟細胞凋亡及氧化應激的影響.華南預防醫學,2005,31(4):5-8.
6李文立,楊杏芬,張波,等.蜂王漿與蜂花粉複合劑對老齡大鼠肝氧化應激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誌,2005,25:675-676.
7周建嫦,楊明傑,楊杏芬,等.植物源食品DNA製備方法的比較研究.食品科學,2005,26(2):29-32.
8朱偉,楊杏芬,魏青,等.鎘誘導腺垂體細胞凋亡與半胱天冬酶信號變化初探.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5,39(2):115-118.
9楊杏芬,楊明傑,李志,等.鎘染毒小鼠網織紅細胞微核流式細胞術研究.中國公共衛生,2005,21(3):279-281.
10趙敏,楊杏芬,黃俊明,等.小鼠酒精性肝損傷模型的研究.衛生研究,2005,34(1):121.
11杜柳濤,徐雷,楊杏芬,等.人DNA聚合酶β高表達細胞HLFβ的細胞學分析.衛生毒理學雜誌,2004,18(4):210-212.
12周建嫦,黃俊明,楊杏芬,等.PCR法篩選檢測轉基因食品.中國公共衛生,2004,20(10):1183-1185.
13陳壁峰,黃俊明,楊杏芬,等.鉛對果蠅性活力及壽命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國職業醫學,2004,31(3):15-17.
14周建嫦,楊明傑,楊杏芬,等.眼刺激試驗離體替代方法研究進展.衛生研究,2004,33(4):515-517.
15趙敏,黃雯,楊杏芬,等.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作用檢驗方法的改良.中國公共衛生,2004,20(5):610.
16楊淋清,楊杏芬,林忠寧,等.廣東部分地區健康人群GSTP1基因多態性研究.衛生毒理學雜誌,2004,18(1):12-14.
17黃瓊,楊杏芬,黃俊明.流式細胞技術在毒理學研究中的套用.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04,5(1):71-74.
18黃瓊,楊杏芬,黃俊明,等.CD+69CD+3比值和左旋咪唑對照在評價保健食品免疫調節作用中的套用研究.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04,14(1):42-44.
19張波,楊杏芬.MAPK信號轉導通路及鎘的干擾作用.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4,31(1):22-27.
20楊杏芬.衛生檢驗: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技術支撐.華南預防醫學,2003,29(5):1-4.
21林忠寧,林育純,楊杏芬,等.倍半萜烯內酯通過非caspase途徑誘導人鼻咽癌CNE1細胞凋亡.癌變·畸變·突變,2003,15(4):195-198.
22周建嫦,楊杏芬,凌文華.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02,12(4):508-510.
23朱偉,楊杏芬.某些環境化學物干擾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的效應及與信號傳遞關係的研究進展.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02,3(1):78-81.
24趙敏,楊杏芬,池莉平,等.小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損傷模型的建立及在保健食品篩選中的套用.華南預防醫學,2002,28(5):5-8.
25楊杏芬.環境雌激素污染與毒效應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廣東衛生防疫,2001,27(1):20-24.
26楊杏芬,莊志雄,魏青,等.鉛對腎上腺皮質細胞線粒體的氧化損傷.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1,22(1):14-18.
27楊杏芬,莊志雄,魏青,等.鉛鎘影響腎上腺皮質細胞分泌功能的機制與途徑.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1,35(3):155-158.
28李芳紅,楊杏芬.氫醌/Cu2+對小鼠骨髓細胞線粒體氧化損傷的研究.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1,19(1):53-55.
29趙敏,楊杏芬,魏青,等.SAPK/JNK活性的非放射性測定方法與初步套用.中國公共衛生,2001,17(2):107-108.
30趙敏,楊杏芬,魏青,等.應激活化蛋白激酶介導氯化鎘致腎上腺皮質細胞凋亡作用探討.中國職業醫學,2001,28(2):9-11.
31楊杏芬,莊志雄,魏青,等.靶器官毒理學和生物學標誌:鉛對腎上腺皮質細胞線粒體的氧化損傷.衛生毒理學雜誌,2001,15(2):111.
32趙敏,楊杏芬,魏青,等.氯化鎘誘發腎上腺皮質細胞凋亡與應激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研究.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0,34(6):342-344.
33何雲,楊杏芬,許發茂,等.Conners量表在兒童鉛暴露與行為效應研究中的套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0,34(5):290-293.
34王守林,楊杏芬,魏青,等.鎘對腎上腺皮質細胞線粒體功能的影響.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0,18(6):342-346.
35許發茂,楊杏芬,何雲,等.鉛對作業女工子代健康的影響.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0,18(2):75-77.
36.朱偉,楊杏芬,魏青,等.鎘致腺垂體細胞增殖效應的初步研究毒理學雜誌2006,20(2):101-103

參編教材與論著

參編全國衛生部統編教材《衛生毒理學》第三版、《預防醫學》和《衛生毒理學》(自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主審專著《公共衛生檢驗采抽樣技術》(34萬字)和《公共衛生實驗室質量技術與安全》(120萬字)。

獲獎情況

科技成果:
“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規範研究”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公示中)(主要完成人)
“二硫化碳暴露生物標記物系列研究”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1999.1
“化學性腎上腺皮質損害機理的研究”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1996.7
“細胞與分子生物標誌物在衛生毒理學中的套用”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1999.8
“工業毒物與肝臟混合功能氧化酶的相互關係”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1997
“幾種常見肝臟毒物肝損害機理及早期檢測指標研究”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完成人)1991
"車間空氣中三氯化磷衛生標準”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完成人)1992

榮譽獎勵:
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省高教廳、高校工委等)、“衛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廣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家”提名獎(團省委、省青年聯合會、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全國職業衛生先進工作者”(衛生部)、“丁穎科技獎”(省科協)、“廣東省首屆巾幗科技創新帶頭人”“省三八紅旗手”(省科技廳、省婦聯)、廣東省第四屆“五四青年獎章”(團省委)。

成就

楊杏芬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標準研製、“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分題、衛生部公益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質檢公益行業專項、國家標準研製計畫、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計畫項目、省部級課題等項目主持人,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著論文160多篇,承擔國家標準制修訂3項,獲發明專利2項,參編4部全國統編教材,主編1部和主審3部專著;先後獲1996年衛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8年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獎、1999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科技一等獎以及2007年廣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等科技成果獎8項;迄今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22名,博士後3名,在讀研究生9名。

先後獲評1996年“南粵教壇新秀”、1998年“衛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999年“廣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家”提名獎、2000年“全國職業衛生先進工作者”、2002年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省首屆“巾幗科技創新帶頭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和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2008年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

人物評價

楊杏芬同志現任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兼任碩士生導師。一直以來,無論是作為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學工作者,還是疾病預防控制的專家與領導,她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的時候,她自覺地把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的指南,以人民的衛生科研和疾病控制事業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努力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楊杏芬同志從求學時代開始,就立志在衛生事業上有所作為。無論是作為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她的學習風格都是一貫的,那就是認真、認真、再認真。在攻讀博士期間,她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各門功課,還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畢業的時候被推薦為"優秀博士生"。努力的學習,為後來她在科研和其他工作上獲得突出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即使在參加工作後,楊杏芬同志一刻
也沒有忘記學習,她不斷從各種渠道獲取有關的新知識、新信息,她還曾經兩次作為訪問學者,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交流與學習。正是由於不斷的學習,使楊杏芬同志成為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並且不斷作出新貢獻的年青的衛生與疾病控制的專業工作者。
二、教書育人,成為教壇新秀在擔任中山醫科大學教師期間,楊杏芬同志勇於創新,大膽嘗試教學改革,除承擔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的"勞動衛生學"、"衛生毒理學"課程教學和預防醫學本科生專題實習教學外,還開展教學改革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加強對學生"三基"能力的培養,發表了相關教學論文並獲1997年度中山醫科大學教學成果獎。近年參加編寫了二本研究生、本科生用參考教材《分子與細胞生物標記及其在毒
理學中的套用》、《系統毒理學》,目前擔任衛生部第四輪預防醫學專業統編教材《衛生毒理學基礎》編委。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楊杏芬同志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貢獻。教學過程中,她不僅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注意培養學生的敬業、樂業精神,因為,她自己就是一個敬業樂業的典型。由於她在教學工作上的出色表現,1996年,她被省高校工委、高教廳、省教育基金會和教育工會評為"南粵教壇新秀"。對於她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
三、刻苦鑽研,取得突出成果作為科研工作者,楊杏芬同志熱愛本職工作,努力創新,為所從事的專業工作作出了努力,並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熱愛本職工作,在科研工作第一線上勤勤懇懇、刻苦鑽研,超負荷地運轉,是楊杏芬同志的特點。從事勞動衛生學和衛生毒理學科研工作15年來,她虛心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不畏條件艱苦和工作繁重,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先後參加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及省級等9項科研課題的工作,部分課題獲省部級和廳局級科技進步獎。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生化與分子毒理學、內分泌毒理學,重點開展環境重金屬、有機溶劑等化學物質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尤其是腎上腺皮質的損害機制及生物標誌物研究。近五年來,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衛生部課題二項及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資助課題二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部分論文獲1998年中國科協青年學術年會衛星會議中華預防醫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和1997年省學會優秀論文獎。科研成果"化學性腎上腺皮質損害機制研究"獲1996
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二硫化碳接觸者生物標誌物系列研究"獲199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字威人)."細胞與分子生物標誌物在毒理學的套用"獲1999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衛生部三等獎(第四完成人)。
四、身先士卒,勇於迎接挑戰楊杏芬同志熱愛醫療衛生事業,積極投身於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中,對工作滿腔熱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2001年6月起,由於工作的需要,她擔任了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副主任,並擔任中心的質量負責人。對於楊杏芬同志來說,這是全新的工作,面臨的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但是,在新的挑戰面前,她不但沒有絲毫的退縮,還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勇敢
地挑起新的工作重擔。作為中心的領導人之一,這其中,凝聚著楊杏芬同志多少的心血、多少的努力啊!工作中,楊杏芬同志面對壓力和挑戰,總是身先士卒、勇於奉獻,以實際行動,為我省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不懈努力著。在她看來,壓力就是動力,而且,在她把巨大的壓力轉變為動力之後,使工作獲得成功。楊杏芬同志就是這樣,把做好實際工作,作為實踐"三個代表"的最好方式。
五、可喜的成績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喜人的成績。近年來,楊杏芬同志獲得的獎勵和榮譽主要有:"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巾帽科技創新帶頭人"(省婦聯、省科技廳等,2001.10);"丁穎科技獎"(省科協,2001.5);"全國職業衛生先進工作者"(衛生部,2000.2);"廣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家"提名獎(團省委等,1999.7);"衛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衛生部,1998.12);"南粵教壇新秀"(省高教廳,1996.9);"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海珠區成功路上十市帽"(廣州市婦聯、海珠區婦聯,2002.3)等。
目前,除了本職工作外,楊杏芬同志還擔任中國毒理學會工業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衛生毒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和省勞動衛生學會、省衛生檢驗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審稿人、《中國職業醫學》等雜誌編委。成績面前,楊杏芬同志沒有驕傲。在她看來,榮譽只能說明過去,並不代表今天,所以她依然象以前一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我們相信,在前行的路上,她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績,為衛生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是我國醫藥衛生工作者的優秀代表。大力宣傳“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突出業績,弘揚他們勇於攀登、不斷創新的科學精神, 樹立廣大中青年醫藥衛生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