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圩滅匪記

匪徒倒的倒,逃的逃,向四方狂奔。 結果紅軍在劉大人的援助下,消滅了這批匪徒,除了地方一股大害。 自此,地方土匪瓦解了,百姓得到很長一段時期的安寧。

背景

廬州(今安徽合肥市)與劉老圩一村之隔、東面的楊家圩,駐了一幫散匪,惡意結集一千多條槍(人),盤踞圩堡,侵害百姓,意在伺機“吞食”劉老圩。但同時,土匪也假惺惺地喊著“寧做槍下鬼,不當亡國奴”的口號。

準備

當時,駐紮在六安蘇家埠的紅28軍政委高敬亭,獲悉這個情報,有意把這批匪幫“招安”,改邪歸正,發展為革命勢力,團結一致抗日救國。故命令一個先遣排前去聯繫匪方。
一天,陽光明媚的午後,紅軍到達楊家圩外,通過有關人士接洽,不料這些社會渣滓不識時務。紅軍高喊“舉國家大義團結救亡”,匪方不但拒絕對話,還發火(開槍)打死我紅軍戰士,激怒我紅軍排長,火速奔回蘇家埠搬兵……
第二天傍晚,紅軍開來一個團的兵力。將楊家圩緊緊包圍起來。但匪徒在圩內不理睬,一面派部分匪員對紅軍開槍,武力對抗;一面虛張己方聲勢,說紅軍是“土夭子”(作者註:夭子是土匪的行話,土匪指軍隊是夭子,土夭子更是對紅軍輕視),沒有大炮。

經過

紅軍圍了一天一夜,無濟於事。匪徒洋洋得意。無奈,紅軍領導向當地劉老圩開明圩主劉肅曾借炮使用。劉大人欣然答應,借給三門銅炮。由於紅軍戰士對銅炮使用不力,打不上圩內要害。土匪更是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此時,據說陳毅元帥跟隨增援部隊趕到。紅軍再次向劉大人求援炮師……三門銅炮坐落在劉旱莊東邊小分祠的門口,熟練的炮師準確地將三顆炮彈射出,像烏鴉老鴰一樣“哇、哇”地——送上目標地——炮彈開了花,圩內火著了。匪徒似熱鍋里的螞蟻,驚慌失措,急想突圍。楊家圩四方圍緊三方半,只有馬山口的那半方里埋上伏兵,鴉雀無聲,等其突圍。
夜幕來臨了,土匪像一群受驚的野兔,向“空方”逃跑;那時,紅軍的機關槍一齊叫喚起來!匪徒倒的倒,逃的逃,向四方狂奔。除了郭人皆、郭人傑、曹常青三個亡命匪首帶了18個匪徒、使用36支盒子,衝出一條血路,跑出部分匪員外,十三個部分的土匪全部被消滅。

結果

紅軍在劉大人的援助下,消滅了這批匪徒,除了地方一股大害。自此,地方土匪瓦解了,百姓得到很長一段時期的安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