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

廬州

古廬子國,又巢伯國。春秋時舒國及群舒諸國,隋置廬州,改為廬江郡,唐復曰廬州,元立淮西總管府,改廬州路,明初立江淮行省於此,尋改廬州府,清屬安徽省,民國廢,治所為今合肥市。

基本信息

概述

廬州廬州

廬子國,又巢伯國。春秋舒國及群舒諸國,隋置廬州,改為廬江郡,唐復曰廬州,元立淮西總管府,改廬州路,明初立江淮行省於此,尋改廬州府,清屬安徽省,民國廢,治所為今合肥市。

隋置 

古廬子國,又巢伯國。春秋時舒國及群舒諸國。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合州為廬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廬州為廬江郡,均治合肥縣。

地理位置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廬江郡為廬州,仍治合肥縣,屬貞觀元年(627年)劃設的淮南道。

天寶元年(742年),復名廬江郡,仍治合肥,仍屬淮南道。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置淮南節度使於揚州(今揚州市),廬江郡仍屬之。至德二載十二月,復名廬州,仍屬淮南節鎮。

人文歷史

中和三年(883年),廬州人楊行密據本州,經營江淮、江南地區。天復二年(902年)三月,唐封楊行密為吳王,原本以廬州為根據地,後改都揚州,廬州仍屬吳。唐亡(907年),吳自立,仍據江淮間,廬州屬之。五代十國廬州及治所合肥縣先後屬吳(902年三月至937年十月)、南唐(937年十月至975年十一月)。吳武義二年(920年),升廬州為德勝軍,為節鎮,又稱廬州節度使,均治合肥。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三月壬寅,改德勝軍為保信軍節度,仍為廬州及合肥縣治。宋初,仍沿舊制,廬州仍治合肥縣,改屬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西路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廬州改屬淮南西路。

民俗文化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廬州,為南宋抗金重鎮和輸送抗金物資的集散地。紹興初,為避金兵,淮西路寄治巢縣(治今巢湖市區)。紹興七年(1137年),淮西將酈瓊以廬州叛降劉豫偽齊。十一年,為楊沂中收復。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復治廬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廬州設淮西路總管萬戶府,屬江淮行省(治揚州,今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廬州,今合肥市)廬州。十五年,升廬州為路,置總管府,仍屬江淮行省(治今揚州市)的淮西道(治廬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行省遷治汴梁路(今開封市),改名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廬州路仍治合肥縣,廬州路改屬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簡稱淮西道(治廬州)。

歷史背景

元末,紅巾軍起義政權大宋在廬州設江淮行省。龍十年(1364年)七月,改廬州路為廬州府,為江淮行省省會。不久,廢江淮行省,改屬朱元璋設於應天府(今南京市)的江南行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廬州府改屬中書省,仍治合肥縣。十三年(1380年)正月,廬州府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廬州府改隸南京,又稱南直隸、直隸南京(治今南京市)。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崇禎帝自縊,明亡。明亡後,南明弘光政權在抗清英雄史可法的領導下,置滁和鎮,為南明江北四鎮之一,廬州府屬之。

清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廬州府改屬江南省(省治江寧府,今南京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屬安徽省(省會治安慶府,今安慶市)。

變遷

鹹豐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安徽省會遷駐廬州府。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撫江忠源趕到廬州府上任,定廬州府為臨時省會。以後,廬州府成為清政府與太平軍反覆較量的重要戰場。鹹豐四年一月十四日,太平軍攻克廬州府。鹹豐五年十一月十日,清軍復陷合肥。鹹豐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軍再次收復廬州府。同治元年五月十三日,英王陳玉成被叛徒苗沛霖騙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清軍再度占領廬州府。當年,因懼捻軍及太平軍餘部,以廬州府無雄關天塹可恃,仍將安徽省會遷回安慶府。廬州府作為安徽臨時省會前後10年。

發展

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廬州府改屬安徽省安廬滁和道(道治安慶府)。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廬州府改屬皖北道,直至清亡。辛亥年農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光復,廢道。

民國元年1月,廢廬州府,存附郭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