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億(974~1020)

楊億(974~1020)

正文

北宋文學家,“西崑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諡文,人稱楊文公。
楊億博覽強記,尤長於典章制度。曾參預修《太宗實錄》,主修《冊府元龜》。他在史館修書時,曾與錢惟演、劉筠等人唱和。他將唱和詩編為《西崑酬唱集》。集內詩歌重雕琢用典,鋪陳詞藻,講究聲律,被稱為“西崑體”,在宋初詩壇上影響頗大。在西崑詩人中,楊億是比較突出的一個,朱熹評之為“巧中猶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來不覺”(《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如《因人話建溪舊居》:“聽話吾廬憶翠微,石層懸瀑濺岩扉。風和林籟披襟久,月射溪光擊浪歸。露畹荒涼迷草帶,雨牆陰濕長苔衣。終年已結南枝戀,更羨高鴻避弋飛。”就與朱熹的評價符合。他又以駢文名世。
著作多佚,今存《武夷新集》20卷,有《浦城遺書》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本。又有《楊文公談苑》15卷,記述平生見聞,原書已佚。《宋朝事實類苑》及《說郛》等書中尚存100多條;《類說》也引60多條,但有刪節。《談苑》涉及文人軼事、民情風俗、里巷瑣事,有文學史料價值。

配圖

楊億(974~1020)楊億(974~1020)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