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非

楊亞非

楊亞非男,1955年4月生,湖北麻城人,滿族。中共黨員。副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畢業。現任職於廣西社會科學院。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楊亞非,男,滿族。現任廣西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廣西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廣西農村發展與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鑑定專家,廣西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2011年為廣西首批特聘專家。

個人簡歷

1955年生於湖北省武漢市,1972年廣西南寧市第十六中高中畢業,此後在湖北省麻城縣塆店公社當知青,1974年12月入伍,197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內蒙古高原、甘肅河西走廊和河北太行山區等地服役。1984年-1990年,在廣西年鑑編輯部、廣西經濟社會技術發展研究所從事編輯和科研工作。1990年至今先後在廣西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所/台灣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所擔任和聘為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副所長/副主任/研究員、所長/研究員。

研究領域

發展經濟學、區域發展戰略、農村發展問題、世界經濟

學術成果

(至2011年):現已獨著、主編和合著出版著作23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負責主持和參與完成研究項目6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2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3項。

(一)主要論文

1.“開發中國家及地區設定出口加工區的若干經驗”,《外國經濟管理》(中國人民大學)1982年第6期;

2.“試論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出口加工區引進技術的限制”,《世界經濟》1983年第7期;

3.“台灣將設定自由貿易區”,《台灣研究集刊》1983年第1期;

4.“試論印度引進外資中值得借鑑的教訓”,《國際金融調研》1984年第1期;

5.“出口加工區的地理條件淺析”,《世界地理集刊》總第七集,商務印書館出版,1984年;

6.“汶萊經濟結構剖析”,《亞太經濟》1985年第2期;

7.“試論戰後國際貿易加速發展的原因”,《改革與戰略》1987年第5期;

8.“索羅門群島經濟特徵”,《國際經濟合作》1988年第1期;

9.“從歐洲共同體看世界區域經濟集團的發展”,《橫向經濟研究》1989年第4期;

10.“貿易保護主義與區域性經濟集團”,《國際經貿訊息》1991年1月6日;

11.“試析形成開發中國家債務危機的基本原因”,《教學參考》1991年第1期;

12.“開發中國家的債務負擔日趨沉重”,《金融經濟》1991年第3期;

13.“略論南韓引進外資中的政府作用”,《計畫與市場探索》1991年第8期;

14.“南韓利用外資經濟淺析”,《廣西外事》1991年第5期;

15.“廣西沿海開放地區經濟實力增強”,《中國對外貿易》1992年第10期;

16.“當代國際直接投資與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國際經貿訊息》1993年10月12日;

17.“論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的基本特徵”,《改革與戰略》1994年第2期;

18.“對外開放是當代社會主義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學術論壇》1995年第2期;

19.“論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的雙向流動”,《外經導報》1994年第5期;

20.“中國西部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構想”,《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

21.“中國西部的出口與產業結構最佳化”,《青海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22.“論中國西部對外經貿中的市場開放”,《廣西外事》1996年第4期;

23.“西部邊境地區建立區域經濟圈的構想”,《國際經濟合作》1996年第3期;

24.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廣西外事》1998年第9期;

25.“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認識與改革的長期的歷史過程”,《理論教學》1991年第4期;

26.“廣西教育發展與投入的決策分析”,《學術論壇》1992年增刊;

27.“廣西國民經濟成長中投資因素分析與預測”,《投資管理與研究》1995年第11期;

28.“廣西經濟成長中技術進步因素分析與預測”《桂海論叢》1996年第2期;

29.“中國貧困地區實施農業產業化的理論思考與決策分析”,《廣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30.“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偉大的創業精神—從立屯消除貧困的實踐看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學術論壇》1998年第1期;

31. “國有企業實施資本經營的理論思考”,《社科與經濟信息》1998年第6期;

32.“論21世紀前葉廣西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學術論壇》1999年第2期;

33.“論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條件”,《理論研究》1999年第4期;

34.“延長產業鏈是貧困地區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1999年第10期;

35.“發展小城鎮的戰略思考與對策選擇”,《宣傳與文明》1999年第4期;

36.“廣西農村居民收入的巨觀分析”,《宣傳與文明》,1999年第6期;

37.“關於廣西西部加快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學術論壇》2000年增刊;

38.“廣西農業面對WTO的機遇與挑戰”,《宣傳與文明》2000年第9期;

39.“廣西農戶的非農業生產收入大幅度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社科與經濟信息》2000年第1期;

40.“發展小城鎮,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時代論壇》2000年第1期;

41.“台灣對祖國大陸貿易與投資走向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42.“中國加入WTO與廣西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宣傳與文明》2000年第10期;

43.“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要素分析”,《學術論壇》2003年第5期;

44.“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與廣西農業”,《東南亞縱橫》2003年第12期;

45.“加快工業化是廣西參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基本途徑”,《東南亞縱橫》2007年第6期;

46.“論廣西能源開發利用對工業化的影響”,《學術論壇》2008年第3期;

47.“廣西能源開發利用與全國平均水平及外省區市比較研究”,《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2期;

48.“改革創新是破解廣西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難題的基本途徑”,《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6期;

49.“廣西農戶生產經營行為的實證分析與策略選擇”,《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年第2期;

50.“廣西農業主要產業結構調整的若干對策”,《廣西日報》2004年3月25日;

51.“論國家經濟安全與我國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年第11期;

52.“提高農民就業能力的理論思考與策略選擇--論破解我國“三農”問題的主要切入點”《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年第12期。

(二)主要著作

1.《中國西部地區農業問題研究》(獨著),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呼喚》(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3.《鄧小平經濟哲學研究》(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中越經濟改革比較研究》(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對外經濟實務手冊》(合著,副主編),廣西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6.《改革開放若干重大理論問題回顧》(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三)主要課題

1.《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與廣西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05年;

2.《廣西科技資源最佳化配置的總體構想》,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畫軟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05年;

3.《廣西農業優勢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研究》,廣西重大課題/重大項目前期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04

年;

4.《廣西與東協合作開發農業資源行動計畫》,廣西自治區政府立項研究項目,課題組長,2009年;

5.《廣西與東協農業合作問題研究》,廣西自治區政府立項研究項目,課題組長,2009年;

6.《新形勢下民政部門依法行政的體制機制研究》,課題組長,國家民政部招標課題,2009年;

7.《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加快廣西工業化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8.《廣西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廣西自治區林業廳重點研究項目,課題組長,2011年;

9.《廣西-東協農業產業合作發展研究》,廣西農業區劃委員會辦公室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10.《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廣西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課題,課題負責人,2009年;

11. 《廣西新農村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廣西自治區政府部署的重點課題,課題負責人,2009年;

12.《廣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研究》,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重大政策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13.《廣西城鎮化進程中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調研》,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重大政策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14.《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問題研究》,廣西自治區財政廳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15.《桂台經貿合作發展戰略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重點課題,課題負責人,2010年;

16.《柳州市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研究》,柳州市“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17.《崇左市“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研究》,廣西崇左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18.《崇左市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與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廣西崇左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0年;

19. 《南寧市建設特色農業基地研究》,南寧市“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專項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20.《柳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21.《農村社區建設中的農戶生產經營行為研究》,國家民政部農村社區建設理論研究課題,獨著,2009年;

22.《廣西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轉制後發展問題研究》,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畫軟科學研究課題,主要成員,2009年;

23.《完善廣西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制約因素分析與路徑選擇》,廣西統計局、廣西農業普查辦公室招標課題,獨著,2009年;

24.《南寧市青秀區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研究》,南寧市青秀區軟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25.《南寧市建設特色農業基地研究》,南寧市“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專項研究課題,課題組長,2011年;

26.《提升南寧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和作用對策研究》,南寧市人大委託項目,主要成員,2009年;

27.《廣西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面臨的風險及對策》,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8年;

28.《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與市場,積極探索農業對外合作》,廣西農業廳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8年;

29.《廣西農戶生產經營行為研究》,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8年;

30.《防城港市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防城港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課題組長,2010年;

31.《防城港市社會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防城港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課題組長,2010年;

32.《廣西能源開發利用對工業化的影響與策略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7年;

33.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廣西發展―從艱難爬坡到快速發展拐點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

題,課題組長,2006年;

34.《廣西統籌城鄉發展主要切入點研究》,廣西區黨委政府重大課題研究,主要成員,2006年;

35.《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移民安置行動計畫》,亞洲開發銀行項目,主要成員,2006年;

36.《廣西對外貿易的潛力及加快發展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5年;

37.《“早期收穫”對廣西農業的影響與對策》,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4年;

38.《加強黨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基礎》,中央統戰部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4年;

39.《廣西科技實力綜合評價與發展對策研究》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課題,主要成員,2004年;

40.《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廣西農業的影響和對策研究》,廣西自治區政府下達課題,主要成員,課題報告總撰稿人,2003年;

41.《廣西與台灣農業科技合作問題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課題,課題組長,2003年;

42.《西部地區民營科技企業人才問題研究》,中央統戰部重點課題,課題組長,2003年;

43.《廣西與東協產業合作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主要成員,2004年;

44.《防城港市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研究》,防城港市“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課題組長,2010年;

45.《廣西少數民族教育與貧困山區勞動就業問題研究—以廣西都安為例》,廣西社會科學院委託課題,主要成員,2002年;

46.《廣西與台灣農業合作研究》,廣西自治區“九五”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負責人,2001年;

47.《鄧小平經濟哲學思想研究》,廣西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主要成員,2001年;

48.《廣西吸引台商直接投資的對策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課題,課題組長,2001年;

49.《中國加入WTO與廣西政府職能定位研究》,廣西社會科學院院級課題,課題組長,2000年;

50.《廣西吸引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對策研究》,廣西政府領導部署課題,課題組長,1999年;

51.《桂西經濟區區域發展規劃報告》,廣西自治區政府項目,主要成員,1998年;

52.《陸川豬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報告》(2011-2020),陸川縣人民政府委託項目,主要成員,2011年;

53.《廣西“九五”國民經濟成長研究》,廣西國民經濟“九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自治區計畫委員會),課題組長,1994年;

54.《中國百家大中型企業調查—廣西貴糖》,國家“八五”社會科學重點課題,課題負責人,1994年。

學術獎勵

(一)省部級以上學術獎勵

1.2008年獲國家民政部“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個人獎) ;

2.2005年獲“第一屆廣西政府決策諮詢成果一等獎”(主要成員/總撰稿人);

3.199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共青團中央“第一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個人獎);

4.2000年獲“第六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獎);

5.2006年獲“第九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6.1994年獲“第五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主要成員);

7.1990年獲“第三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集體獎/主要成員); 8.2011年獲“第三屆廣西政府決策諮詢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9.2009年獲“第二屆廣西政府決策諮詢成果獎三等獎”2項(均排名第一);

10.2005年獲“第一屆廣西政府決策諮詢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11.2004年獲“第八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12.2003年獲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13.2004年獲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14.2009年獲國家民政部“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三等獎”(個人獎)

15.2010年獲國家民政部“農村社區建設理論研究”優秀獎,(個人獎);

16.2005年獲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排名第一);

17.1991年獲“第三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佳作獎”(個人獎);

18.1996年獲“第五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佳作獎”(個人獎);

19.1991年獲“第三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主要成員/副主編);

20.1999年獲“第六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集體獎)

21.1998年獲共青團中央“第三屆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集體獎)

22.1987年獲“第二次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特別獎”(集體獎)

(二)其他主要學術獎勵

1.2006年獲“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排名第一) 。

2.2010年獲首屆“廣西社會科學院科研特別貢獻獎”(個人獎)。

3.1994年以來獲“廣西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三等獎共19項(均獨著或排名第一) 。

學術活動

1.2006-2010年參與組織和策劃了先後在南寧和台北舉辦的第一、二、三、四、五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研討會)”及發表了學術演講,並擔任各屆《論壇文集》的執行主編。

2.2009年作為主要組織和策劃者參與承辦了首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農業產業發展高端論壇”國際研討會(第六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的重要論壇之一),並主持編纂了《論壇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