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實驗幼稚園

棗莊市實驗幼稚園始建於1983年,隸屬於棗莊市教育局。占地40多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經歷24年的風雨歷程,幼稚園由最初的2個教學班、14名教職工、62名在園幼兒,發展成為今天的29個教學班、145名教職工、1200多名在園幼兒。

基本信息

介紹

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中學高級教師6人,國小高級教師23人。2001年,幼稚園榮獲山東省首批“十佳幼稚園”,2004年,再次以優異成績獲得山東省“十佳特色園”稱號。曾先後多次獲得“山東省托幼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優秀家長學校、棗莊市突出貢獻單位、棗莊市文明視窗先進單位、棗莊市花園式單位、棗莊市家長滿意學校”等榮譽稱號,贏得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春風化雨,幼苗茁壯。棗莊市實驗幼稚園走出了一條獨具鮮明特色的辦園之路。

環境創設——匠心獨運育幼芽

環境是幼兒生活成長的第一課堂,積極創設與教育教學相適應的環境,自然成為實驗幼稚園發展的一貫目標和園本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為了給幼兒創設一個優良的學習、生活、成長環境,幼稚園在外環境的布局上,注重美觀、合理和實用性,增設了十幾處園景觀、大型玩具和攀岩牆,並設定了玩具器械區、沙石區、植物區、動物區、休閒區、遊戲區、生活學習區和科學觀察區等八大區域。同時,種植了櫻花、玉蘭花、海棠花等十幾種名花貴樹,使園內綠草成蔭,環境優雅、童趣盎然、風景如畫。內環境布局上,則注重簡潔、明快與多彩。如新落成的教學大樓一樓大廳,圖案設計為一飛翔“太陽鳥”狀,圓形“o”即圓之意,又作太陽,象徵幼兒教師用雙手托著明天的太陽,天與地面兩圖案互映,兩側藍天飛鴿表示幼兒在這裡羽翼豐滿後將展翅飛向美好的未來------

幼稚園突出環境為課程服務的宗旨,根據各班教育目標及幼兒不同的年齡為其提供材料和布置環境,小班重點突出“情、趣、愛”,以滿足幼兒主動遊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中班側重體現“看、講、做”,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大班重點體現“思、做、操”,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他們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在環境創設中,幼兒教師更注重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確立幼兒是環境的主人,為他們創設寬鬆、和諧、溫馨的精神環境,營造關愛、平等、愉悅的精神家園,讓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孩子能幸福、快樂的成長。

理念提升

理念提升——兼收並蓄成一體

幼稚園自建園以來,一直恪守“真心奉獻幼兒、誠意服務家長”的服務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為人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園理念,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突出特色、示範領先”為發展目標,確立了“做一顆閃亮的啟明星,照亮孩子也光輝自己”的園訓,營造了“文明和諧、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園風,形成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實幼精神。

幼稚園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珍視幼兒的生活價值,尊重幼兒個體差異、以培養“完整兒童”為核心,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創設適宜環境,構建“整合課程”。幼稚園一班人認為:幼兒的心智是一個整體,在其學習過程中,語言、思想與行動為一體,認知、情感與個性共同參與,幼兒教育最適宜的方式是整合教育,整合課程包括資源的整合、目標的整合、內容的整合、方法的整合等,幼稚園將整合的課程理念定位在關注幼兒生活需要,尊重幼兒個體差異,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發現、體驗、探索,在溫馨和諧的生活中交流、學習、成長,讓幼兒在享受童年快樂的同時,得到情感、經驗、行為等多方面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健康和諧的心理品質,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科學管理——凝心聚力促創新

幼稚園有一支團結協作、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業務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工作勤懇、務實求真。在管理上,他們倡導以人為本、寬嚴相濟,將柔性管理與硬性管理相統一。注重培養全體教職員工的民主意識,建立了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並在管理中突出“愛、細、嚴”三個特點。 愛是關愛、尊重每位教職工,滿足他們生活、學習、發展的需要,給每位教師提供創造學習的空間,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支持和鼓勵教師弘揚個性,展示自我,讓她們在平凡的工作中獲得歸屬感、榮譽感和職業自豪感。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發揮每個人的知識、經驗及智慧特長。增進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他們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體會與經驗,探討共同追求的價值,共同合作與支持。

細就是細緻工作。“教育工作中沒有小事,最好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忽略細節與小事的。”幼稚園管理堅持做到一看、二聽、三談。一看教師工作狀態、教育行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聽教職工的心聲,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調整管理思路;三談就是與教職工交流談心,獲得他們的信任。

嚴就是嚴格制度,公開獎懲。幼稚園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並建立了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評估制度,實行“四制改革”,全園實行聘任制,雙向選擇,最佳化組合,競爭上崗,充分體現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則,以增強教職工的危機感和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與此同時,幼稚園全面落實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教職工的自主權,積極採納他們有益的意見和建議,使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達到自我管理、和諧管理的目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既尊重了教職工的民主權利、心理需要,又發揮了導向作用。不僅增進了乾群之間的溝通,而且激發了教職工的工作和創造熱情,增強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凝聚力,形成了極強的團隊精神。

隊伍建設——強根固本創一流

幼稚園注重打造一支師德修養好、業務素質高、創新意識強的教師隊伍。擁有一批年輕化、知識化、勇於開拓進取、超越自我的教師團體。

幼稚園定期組織教師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師德培訓,並在查擺、反思、交流中相互學習,樹立典型,使教師們從榜樣身上學經驗、找差距,激發奉獻精神。同時,幼稚園在教師中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充分利用不同資源,發揮個體優勢,進行園本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建立學習制度,促進教師發展。幼稚園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了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教師自覺將學習融入工作實踐,對每次教研活動做到有計畫、有總結、有反思、有收穫。同時又把把工作過程看成是學習的過程,從工作中學習新技能、新方法,並結合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有效的學習,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改善,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又極大地激發起教師更強的學習欲望。學習與教師的日常工作之間已形成了良性循環,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自主發展。

重視團隊學習,倡導資源共享。幼稚園建立了團隊學習組織,每年以年級組、學科組、備課組等不同的形式開展有實際意義的教師合作學習活動。教師資源的分享提高了教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民主、平等、溫暖的氣氛下,進行專業互動、交流、對話,共同分享教學計畫、教具教材和教學經驗。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學習活動,在參與式學習中,通過平等的交流,教師們對新的理念進行解讀。在觀摩式學習中,教師帶著問題去觀摩,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研討式學習中,採用案例分析等方法,讓教師以開放的心態參與研討,主動與他人分享看法與做法。在內化式學習中,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轉變觀念,並將觀念轉化為自己的教育實踐。通過系列的團隊學習,教師們不斷地改進了課程並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獲得專業成長。

加強園本培訓,提高反思能力。幼稚園充分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園本培訓,以師德師風教育、現代信息技術、分析教學案例,專業技能訓練、最佳化教育行為,促進教師反思等為主要培訓內容,以此增強教師職業的使命感和道德素養,明確教育方向,提高教學質量。針對幼稚園一些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如:觀摩研討、舉辦講座、基本功訓練、課題研究,請進來、走出去等。在開展園本培訓中,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努力挖掘園內教師自身資源,通過上課、講座、師徒結對等形式發揮她們的示範、指導作用。並以課題研究促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們參與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等多個科研課題,教師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到教育實踐活動之中,並對自己的教育實踐不斷的進行研究、反思,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教科研能力。除此以外,在培訓教師反思能力方面,根據骨幹教師、青年教師、老教師等不同的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不同的重點,青年教師重在教育行為、組織策略等基本教育能力方面進行反思,骨幹教師重在對課程統整安排、理論提升等方面進行反思。老教師重在創新能力上、總結經驗上進行反思。要求教師將每一次教研活動,每一個主題、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有計畫、有過程、有總結、有反思。使總結反思工作成為教師工研究的起點,並從身邊的問題研究起,逐步使研究走向深入。

通過有針對性的園本培訓和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教師們的教育觀念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明顯的飛躍。許多教師迅速地成長起來,有2人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1人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5人被評為“山東省教學能手”。另外,還有19人被分別成為“棗莊市中青年專家”、“棗莊市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學能手”,8名教師執教的課獲得省、市級優質課一、二等獎,教師撰寫的論文多次在全國、省級刊物發表或獲獎,逐步培養成為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

科技興園——與時俱進立潮頭

實施科技興園,堅持辦園軟硬體兩手抓,實現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統一,是棗莊市實驗幼稚園追求卓越、引領潮頭的一貫目標。幼稚園緊緊追隨信息化的步伐,擁有了自己的網站和內部區域網路。各班都配置了多媒體設備,基本實現了管理規範化、辦公自動化、家園信息化。

幼稚園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園本課程為基點,以科研課題為載體,立足棗莊市實驗幼稚園實際,開展了系列而有序的教學研究。在園本課程的研究中,幼稚園經歷了漫長了階段,從原有的被動接受式學習到現在的探索體驗式學習;從統一的學科教學計畫到現在的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從關注知識到關注情感,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中,逐步將資源、內容、目標、方式方法等內容有機的整合起來。並將整合的含義進行了具體的研究:資源整合注重將家長、社區、網路等充分利用起來,挖掘有意義的教育空間為教學服務。目標整合強調將《綱要》中的大目標與活動中小目標有機結合與調整,並將情感、認知、行為三個方面目標融在各個領域教學中。內容整合則要求在主題探索過程中,不但有教師的預設更要有幼兒的生成,而且每個主題間、領域間、活動間也是相輔相成、相互聯繫。形式與方法的整合是把主題教學、集體教學、活動區教學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融為一體。

幼稚園藉助整合課程的研究與實施,倡導教師進行以班級為基點的班本課程的研究,整合課程因環境不同,資源不同、家長不同、幼兒不同、班級不同,因而課程的選擇和實施不同,班本課程既融合整合課程的共性又凸顯了班本課程的個性,教師在課程的建構中,專業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和提高。

先進的教育理念,勇於創新的工作作風,使幼稚園在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同時,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幼稚園承擔的國家、省實驗課題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承擔的山東省“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課程資源開發與教師成長行動研究》實驗成果在山東省課題組及全國課題組交流。《幼兒科學教員研究》獲山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的山東省科學規劃滾動課題《幼稚園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及國家教育部“十一五”課題《幼兒英語》還在實驗中,天津市教育科學院《幼兒閱讀》、山東省“十五”滾動課題《音樂與美術通感在幼稚園教育中的套用》取得優秀成果,已圓滿結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