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銹癭蟎

棗樹銹癭蟎

棗樹銹癭蟎俗稱棗樹銹壁虱。危害棗及酸棗。以成、若蟎刺吸取食葉片、花蕾、花、幼棗、脫落性枝等綠色部位;受害部位或呈現銀灰色銹斑,或乾枯脫落,受害嚴重的樹株或地片可絕產。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棗樹銹癭蟎棗樹銹癭蟎
成蟎體長約0.15mm,寬約0.06mm,楔形。初為白色,後為淡褐色,半透明。足2對,位於前體段。胸板盾狀,其前瓣蓋住口器。口器尖細,向下彎曲。後體段背、腹面為異環結構,背面約40環,前、中、後各具1對粗狀剛毛,末端有1對等長的尾毛。卵圓球形,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澤。若蟎體白色,初孵時半透明。體形與成蟎相似。

發生消長規律

棗樹銹癭蟎以成蟎在棗股老芽鱗內越冬。在魯北棗區,4月中旬棗樹萌芽期越冬成蟎出蟄活動,危害嫩芽及展葉後的葉片。6月上旬(棗樹花期)進入危害盛期,危害狀開始顯現。6月中旬蟲口密度最大。整個6月份此蟎繁殖最快,為全年發生最盛期。7月中旬至8月的高溫夭氣時,有的轉入棗股老芽鱗內越夏,葉片蟲口數量顯著減入9月份此蟎繁殖速率下降,蟲口密度最小,9月底全部入蟄越冬。全年危害期達5個半月。棗樹銹梁蟎危害棗樹的嫩芽、葉、花蕾、花及果實等綠色部位。受害葉,初時葉片基部及沿葉脈部位首先呈現出輕度灰白色,隨著蟲口密度增加,症狀逐漸擴展遍及全葉,整個葉表細胞壞死,葉色極度灰白,葉面尤為明顯,葉衰老,葉片質感厚而脆,沿中脈微向葉面合攏;嚴重時,後期葉綠枯焦,常導致提早落葉。花蕾及花受害後,逐漸變為褐色,乾枯脫落。果實受害,一般多在梗窪及果肩部位呈現銀灰色銹斑,嚴重時銹斑逐漸擴展,後期果實凋萎脫落。6月是此蟎危害猖撅時期,蟲口密度最大,平均每葉可達130多頭,多的500-600頭。蟲口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後,被害狀開始顯現。此時正值棗樹花期,對座果影響很大,、隨著受害程度的加重,座果率明顯降低,危害猖撅年份可造成絕產。葉片受害變灰白色後,光合速率明顯降低,光合產物一般減少1/2左右,可造成樹勢衰弱,長期影響樹體的生長和果實的產量。棗樹銹梁蟎在樹冠上危害分布比較均勻,在整個樹冠上、下層間幾乎沒有差異;在樹冠的外圍及內膛差異也不是十分顯著。卵多沿葉脈兩側散生,並以葉面居多;成、若蟎則多在葉背。因此,噴藥防治時,要注意樹冠上下、內外及葉片的反正面均要噴布。

國內分布

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

危害特點

危害酸棗。以成、若蟎刺吸取食葉片、花蕾、花、幼棗、脫落性枝等綠色部位;受害部位或呈現銀灰色銹斑,或乾枯脫落,受害嚴重的樹株或地片可絕產。

防治方法

可掌握在5月末或6月初棗樹始花期,噴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20%三氯殺蟎醇乳劑1000倍液。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藥劑,最好要交叉使用,可以延緩該害蟎抗藥性的產生,還可噴波美0.3~0.5度石灰硫磺合劑。噴藥時,應注意樹冠內膛和葉片背面的噴藥。只要噴藥及時、嚴密細緻,便可控制該蟎的發生危害,保證棗實產量和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