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際郇

1905年公強會推舉楊庶堪、朱之洪首應盟約,改組公強會為同盟會重慶支部。 1909年,楊滄白返渝任重慶府中學堂監督。 1913年,四川省第一屆參議會選舉,楊庶堪和梅際郇當選為議員。

梅際郇(1873-1934)號念石,念石翁,室名念石齋、小梅庵、木蘭精舍。巴縣前清舉人。
1903年,楊庶堪、梅際郇聯合一批進步青年,在重慶秘密組織了四川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小團體“公強會”,宣傳新思想,倡言革命;為同盟會重慶支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1905年公強會推舉楊庶堪、朱之洪首應盟約,改組公強會為同盟會重慶支部。1908年,重慶士紳上書川督創辦重慶體育學堂,為陸軍學堂輸送生員和培養中、初級學堂體育師資,第一任監督為梅際郇。學制1年半,課程分學科、術科、隨意科。按學部規定,術科除佇列操外,還有啞鈴、瑞典體操、兵式體操等,隨意科則有旅遊英文拳勇、刺刀術等。學生入學年齡限定在26歲以下。1909年第一班畢業50餘人,多數升入陸軍學堂。
1909年,楊滄白返渝任重慶府中學堂監督。時成都起義告失敗,省城同盟會機關遭破壞黨人群集重慶成為革命中心。楊庶堪、張培爵力肩重任,與眾黨人籌謀舉事大計。當時重慶府中學堂有供學生軍訓用的九子快槍200支,同盟會支部將這一批槍械掌握利用。又由楊庶堪、張培爵往重慶幫會頭領況春發,說動參加革命,並得到楊庶堪的姻親、重慶富商李湛陽的大力資助,為起義創造了條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各省紛紛回響。重慶同盟支部見起義時機成熟,加緊與各州縣革命黨人聯絡,公推楊庶堪、張培爵為起義領導人。在重慶革命黨人的策動下,川東、川南的涪陵、合江等地先後舉事。11月21日,各界代表到重慶總商會議重慶獨立事宜。22日發動重慶起義,同盟會支部在朝天觀召開大會,宣布重慶獨立並通電全國。蜀軍政府成立,張培爵、夏之時為正、副都督,楊庶堪、朱洪之為高等顧問。梅際郇負責蜀軍政府行政部。
1913年,四川省第一屆參議會選舉,楊庶堪和梅際郇當選為議員。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8月,四川討袁世凱總司令部在渝成立,熊克武擔任司令,楊庶堪任民政總長。後討袁軍失敗,梅際郇仍在教育界堅持反帝制鬥爭。
1934年梅際郇去世,留下多首優美詩詞傳世。有1935年版《念石齋詩》五卷。他與向楚、文伯魯、陶闓士並稱巴縣文教界的四大金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