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球

梁球

梁球是一個先天性失明人士,在1990年他和華納唱片公司合作,出過唯一一張唱片,當中所有歌曲全部由他自己作曲和填詞。裡面每首歌都有很高的製作水準。

基本信息

奧運演出

(圖)梁球教導學生古琴知識梁球教導學生古琴知識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在紙滾動條出現的那一剎那,一把從唐代流傳至今的古琴“太古遺音”流淌出清雅的旋律,那一指撥弦的厚重使人靈魂震顫,也喚醒人們對存世千年的古琴的記憶。

“聽到開幕式古琴演奏時我興奮極了,怎么這么巧合?”佛山日報社新聞研究室的梁海坤告訴記者,三年前他師從佛山古琴大師梁球,愛好唐代文化的他委託老師幫他仿造一把太古遺音琴。唐代的傳世名琴有很多種,比如梅花落琴春雷琴、九宵環佩琴、老龍吟琴……梁海坤說:“沒想到奧運會開幕式就用其中一種太古遺音琴。”

在梁海坤的指引下,佛山唯一的家族古琴傳人梁球。昨日,梁球如約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只見他年過半百,身材瘦削,穿著簡樸,言行斯文有禮,一如古時淡泊名利的彈琴人。

梁球出生佛山名門世家,在家人的薰陶下,自幼吟古詩習古琴,青年時期曾背著古琴遊歷全國覓知音。而今,他彈古琴、製作古琴,招收五十多名弟子,希望古琴藝術在佛山能得到有效的發掘和傳承。

人物工作室

(圖)梁球研究古代古琴文化梁球研究古代古琴文化

琴韻悠揚話往昔
梁球的工作室不大卻古韻飄香,牆壁上懸掛著幾幅字畫與幾把古琴,而桌面上擺放的茶具、木凳、木雕,營造出濃郁的古樸氛圍。在記者的要求下,梁球即興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琴聲妙韻淨人心。

琴聲繞樑中,梁球向記者娓娓道來佛山古琴的歷史。原來,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琴是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位居“琴棋書畫”4藝之首,佛山文化古城自明代開始已有琴韻傳響。據史料記載,早在清朝中期,佛山的文士騷人就在梁園舉行雅集活動,他們在吟詩品茗、揮毫做畫的同時欣賞古琴曲。明代鄺露、清代的陳子壯陳子升、梁佩蘭都是佛山著名琴家。然而,世事變遷,唯有梁球的家族把古琴世代流傳了下來。

成長經歷

(圖)梁球演奏中梁球演奏中

據清末冼寶乾的《佛山忠義鄉志》記載,佛山鎮安地區以前有一座塔,叫柵下海口文塔,而梁球的祖屋就在塔旁邊。“我爸爸告訴我,我們家以前是大戶人家,我們家族為了防止子孫後輩沾染惡習,就強制性規定不能抽菸、喝酒和賭博,只能玩一樣古琴,通過彈奏古琴來陶冶身心,遠離不良愛好,因此,我們家祖祖輩輩做琴、彈琴。”

從梁球記事開始,他的父親就給他講了許多關於祖父與古琴的傳奇故事。“我的祖父以前住在安南(現今越南)。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常年遊走于海外,籌集提供革命活動經費。而他的一位秘書李仙根,在安南與我祖父結識,兩人因古琴結緣,李仙根長年住在祖父家中,他們一起彈琴,聊國家興亡大事。祖父在李仙根的勸說下回佛山招兵買馬,準備配合孫中山的起義。不過由於各種原因,起義卻沒起成。”

梁球還記得,當年,佛山鎮安一帶的文人喜好雅集,他們吟詩做對彈古琴。日本侵華初期,他的祖父在一次雅集上邊彈古琴邊誦《出師表》,“那一刻,國難當頭,再加上個人命運難預,一曲完畢全場痛哭。雅集之後,文人雅士們就各自逃亡了,我的祖父也攜家帶口出逃,卻不忘帶上自己心愛的古琴。”梁球說。

高山流水覓知音

梁球1955年出生,父親遵族規,教梁球讀古詩,學古琴。那個時代條件有限,梁球使用的第一把古琴是父親親手製作的,“父親找到一塊古木,繫上七根弦就製作成一把簡易的古琴。”而記者翻開梁球置於桌面的《古琴曲集》,看見古琴的琴譜並非五線譜,而是用漢字減少筆畫後組合而成的複合字來記譜的減字譜,“彈古琴沒有統一的曲譜,是彈琴者心之表達,曲聲可根據當時的意境而定。”梁球解釋道。

而在梁球習琴的路上,有一個和尚,在他的記憶中有著謎一般的色彩。“在我十二歲的時候,村里來了一個老和尚,他帶來了一把古琴,刷上黑漆,琴身上雕刻滿古文。村中沒有人認識這是什麼,雖然和父親製作的不一樣,但是我一眼就看出這是古琴。於是,我就有意跟著這位老和尚一起放牛、學琴。”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年輕氣盛的梁球則帶著一把古琴週遊全國名山大川,“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尋找志同道合的琴友切磋琴藝。”在華東沿海城市,也就是古代的江南一帶,梁球遇到了許多著名的琴家。至今他仍難忘:在當年尚未開發成旅遊區的鳳凰古城中,他獨自一人坐在古老的城牆上,面對平靜流淌的沱江彈奏古琴,琴音裊裊。

梁球津津樂道地回憶著這段往事,可惜他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出門了,他感慨:“現在,老一輩琴家大部分去世了,新一代的琴家我也不認識。但現在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再次遊歷去尋更多的知音。”

盡心盡力傳古琴
佛山會製作古琴的只有梁球一人,其手藝是從他父親那兒傳來的。如今他的古琴製作工藝遠揚海內外,不少海外華僑慕名前來購買他的古琴。“其實,古琴製作工藝複雜而且製作周期比較長。”梁球說。他還記得,幾個月前有一位來自東歐的華僑向他定做了一把古琴,他花了三個月把琴做好後,發現古琴若用飛機運輸會碰傷古琴,於是他又花了兩個月製作琴殼。

與此同時,梁球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收弟子,現在已有弟子五十來人,其中年紀最小的20歲左右,最大的則和他相仿。談起自己的弟子,他不無得意地說:“我的弟子都是有文化人,他們很聰明。有十多個已經能登台演奏了。他們有的會拿自己創作的詩詞與我交流,有的家裡則收藏有明代、清代傳下來的古琴。”

其中,梁球的一位徒弟是來自佛科院的陳楠,因為愛好中國傳統文化,她由教授領來向梁球拜師學藝,說起這位徒弟,梁球很是興奮,他翻出陳楠創作的古詩詞給記者看,畢竟在他看來,在這多元化的社會裡,年輕人的成長受電腦影響很大,而像陳楠這樣年輕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徒弟實在太少了。

然而對古琴在佛山的傳承,梁球言語中無不透露出憂患意識,因為他還在尋覓合適的接班人,“現在的世界燈紅酒綠,娛樂很多,人心也很浮躁,能靜下心來的人並不多。”梁球感嘆,他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徒弟或兒子的身上,“我希望有一天,佛山彈古琴的人能像唱粵劇的人那么多,因為佛山古琴作為佛山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值得保護和挖掘。”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市政府和市文聯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佛山首個古琴研究會正式掛牌成立,他因此成了佛山古琴研究會的會長,而上個月底舉辦的“迎奧運古琴演奏會”,也是他帶著自己的弟子在佛山的首次公開亮相,“如今政府很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這為佛山古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梁球開心地說,而他也期望,多年來自己所尋覓的古琴接班人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梁球的弟子梁海坤肯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是古琴傳承發展的促進因素,他說:“古琴比較難學、音量較小不適合公眾表演,此外宣傳推廣不多,因此知道古琴的人很少,很多人甚至會把它和古箏混淆在一起。現在我相信有興趣學習古琴的人會越來越多。”

心得體會

(圖)梁球專輯梁球專輯

與梁球交談過程中我得知與琴磨合的最初半年並不平坦,梁海坤的手指皮膚因彈琴而破損並血流不止,為了在彈奏的時候保持小手指筆直,他硬生生將小竹竿綁小手指上……梁海坤告訴我:“我的父輩喜歡收藏古玩,這樣的氛圍在我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小的時候就希望能彈奏古琴。”

相似的是,梁球從小看著父輩彈古琴,耳濡目染。不可否認,小到一家,家庭氛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大到一國,一脈相承的文化衣缽不會鬆散。然而現實是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不高。

奧運會開幕式喚醒了人們對存世千年的古琴的記憶,也陳列出諸如擊缶等中國古老文明。雖然一次表演微不足道,但希望能給處在文化斷層中的這幾代人心中留下或淺或深的印象。

梁球

中文名稱:梁球

資源類型:MP3!

版本:320Kbps VBR

發行時間:1990年

專輯歌手:梁球

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

簡介:

專輯介紹

這張專輯已經差不多絕版的了。 盲人歌手梁球在1990年出了這張唱片之後便消聲匿跡了。多年來實在無數像梁球唱的這類老歌, 但是個人感覺梁球這張專輯印象最深了。他雖失明, 卻有著熱熾的音樂心。推薦大家聽聽“讓我展能”“風中賓士”“情深義斷”“思憶”“是否不應愛吧?!”。

專輯曲目:

1. Who Made It Wrong

2.讓我展能

3. 風中賓士

4. 愛像遊戲

5.陽光節拍

6. 情深義斷(Karaoke)

7. 情深義斷

8.思憶

9. 夢醒淚影

10. 是否不應愛吧?!

11. 思憶(Karaok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