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遺音琴

太古遺音琴

太古遺音琴,晚唐,長122cm 額寬22cm ,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

基本信息

太古遺音琴太古遺音琴
名稱:太古遺音琴
製造年代:唐
規格: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
收藏地:中央音樂學院

簡介

太古遺音琴,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澂秋珍藏。

特點

琴為仲尼式,桐木胎,黑漆朱髹,雖存世千年,仍品相完好。通體斷紋,因歷史的蘊積而斑爛陸離,龍鱗,龜坼、流水、蛇、錯雜相間,美不勝收,世間罕有與其相匹者。琴名雙鉤篆書《太古遺音》四字由於年代久遠,偶為濕琴薦所浸而有所脫落,粘補後略有漫漶,然尚遺“音”字下半部之“日”字清晰可見。龍池兩側鐫有行草:“佩劍沖金聊暫據,匣琴流水自須彈。”字型似王羲之聖教序,頗具唐人筆意,且詞義豪拓,亦有唐人氣概。

龍池下鐫有宋代理學大儒朱熹手書:“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乾坤無言物有則,我獨與子鉤其深”紫陽琴銘一則,落款為:“淳熙丁未新安朱熹書”,為傳世古琴所僅見者。雁足上方有陰文“玉振”印一方,當為元代大收藏家鮮于樞之印,以象其金聲玉振之意。著名古琴鑑賞家管平湖先生據此推斷:“此琴唐制,年代當不晚於北宋。”琴首為樂器,而樂器以音質為最重要。簫聲琴韻室主人吳景略先生藏琴首重音色。五十年代初期,吳景略在滬得此琴訊息,當晚即動身趕往蘇州以重金購得攜歸。此琴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音質高古松透、清越而多靈韻,輕輕觸按即得正聲,被譽為琴音中之佳“老生”,亟受珍重並為寶藏。我們今天聽到的《吳景略古琴藝術》全套傳世唱片亦多繇此琴錄製。

琴乃文人音樂之重器,其形制尤為重要。漢代典籍亟言琴面上圓象天,琴底下平如地,琴身直立如人,為士子文人之象,合天地人三才,實天地心。劉勰《文心雕龍》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故貴仲尼式者,視其為儒者象言之表征。此琴又有朱子題記,再經吳景略先生長期寶藏實用,實為千載名器,多年來為海內外人士激賞,聲名彰著,殊鴻寶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