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寨鎮

梁寨鎮

梁寨鎮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是豐縣東南重鎮。梁寨鎮幅員92平方公里,以沙土為主,土地平坦肥沃,土層深厚,通透性強,年平均氣溫13.8度,無霜期210天,年日照時數2462.3小時,年平均氣溫降雨量782.3mm。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莖類作物的生長,是中國最大的蘆筍、牛蒡、山藥、苔蒜等特種蔬菜生產基地。梁寨鎮現有行政村20個,人口60320人,生活著漢族、滿族、蒙族等9個民族,土地面積7.5萬畝。

基本信息

區劃沿革

豐縣轄鎮。1944年建梁寨區,1957年改梁寨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2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人口3.7萬。徐豐公路從境內通過。轄梁寨村光莊村紅暗樓村、腰裡王村、西高頭村滕家堤村前口村周樓村、滕樓村、劉馬樓村、魏陳莊村、蓋莊村、包樓村、石橋村、楊新莊村、趙樓村、陳老家村、舉人莊村、包王莊村、李單樓村、大張口村、小張口村、後四樓村、前四樓村、孫劉王村、閻樓村、半樓村27個村委會。

經濟綜述

梁寨鎮領導視查工作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十五”以來,梁寨鎮黨委政府,採取多種措施發展鎮域經濟,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來梁寨鎮投資辦廠,創業興業。招商引資的效果不斷顯現,工業經濟的快速擴張帶動了鎮域經濟各產業的穩定發展。梁寨鎮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高,經濟總量不斷擴大。2007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930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97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159%和20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69萬元,比2000年增加18063萬元,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65萬元,增長0.6%,基本處於穩定發展階段;第二產業增加15429萬元,增長3.2倍;第三產業增加2571萬元,增長58%。人均GDP也由2000年的3413元增長到6377元,增長了86.8%。隨著梁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得到不斷最佳化。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54.7:23.6:21.7,發展到2007年的29.2:52.6:18.2。從“十五”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看:第二、第三產業在經濟成長中的拉動作用明顯,非農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助推器。“十五”開局最初第一產業所占GDP比重遠大於第二、三產業,之後第一產業比重逐漸縮小,第二、三產業逐年增加。隨著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實施,2005年第二產業占GDP比重超過第一產業,成為引領梁寨鎮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

農業發展

梁寨鎮梁寨鎮蒜苔
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十五以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穩定發展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惠農政策,農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業內部產業結構趨於合理。首先是穩定發展種植業,在取消農業稅和實施糧食補貼和農機購機補貼的背景下,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以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得以穩定。2007年糧食播種面積為4955公頃,糧食產量為23705噸,比2000年增長23.4%;其次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利用農業開發資金髮展優質高效農業,建成高效農業示範方4萬畝,到2007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發展到3323公頃,果品、山藥韭黃苔蒜、種子棉等經濟作物成為梁寨鎮農業的發展亮點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打產業;另外是大力發展養殖業,梁寨鎮政府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特種養殖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波爾山羊肉鴨養殖漸成規模,效益良好,梁寨鎮規模養羊戶達到62戶,肉鴨養殖專業戶287戶,特種養殖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工業經濟

梁寨鎮梁寨鎮幹部大會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十五”以來,梁寨鎮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興鎮”的發展思路,制定有利於工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金大力創辦民營企業,吸引外資前來興辦企業,以冶煉、板材、鑄造、泡沫加工等為主體的工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07年完成招商引資2.68億元,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徐州豐糧物貿有限公司徐州天禾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康保製冷有限公司徐州蓋莊泡沫廠、黃樓木材加工廠、無錫益多集團、徐州邦裕鑄造有限公司等先後落戶梁寨,200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6704萬元,2000-2007年年均增長7.8%,利稅實現穩步增長,工業從業人員逐年增長,社會效益明顯,工業增速在保持較高平台的前提下,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第三產業

梁寨鎮梁寨鎮
第三產業較快發展。“十五”以來,梁寨鎮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先後投資興建了梁寨大蒜交易市場、梁寨邊貿市場、河濱路商業街等商貿服務項目,加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鎮區環境得到的美化和改善。2007年又投資2400萬元用於城鎮建設和市場改造,進一步確立了梁寨邊貿市場的區位優勢。梁寨鎮以文化、餐飲、購物、娛樂、商貿等服務行業為基礎,大力推進農家樂梁寨淵子、狀元碑園等特色旅遊項目,為梁寨鎮服務業的較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7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7001萬元,比2000年增加了2571萬元,增長了58%。

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隨著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興起,農民一改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模式,開闢了多種收入渠道,非農收入已經成為農民增收主要組成部分。利用農閒時間外出務工,投身第三產業或者自主創業等,促進了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358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254元,比2000年增長70.1%,年均增長7.8%。與此同時,居民儲蓄餘額大幅增長,2007年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9211萬元,比2000年增加了6611萬元,增長2.5倍,年均增長19.8%。進入2008年,梁寨鎮黨委、政府通過新一輪思想解放活動,思想觀念進一步更新,目標思路進一步明確,幹事創業的激情進一步高漲,一是抓服務,促大項目開工,二是抓技術改造,促企業升級,三是抓文化生態旅遊,促三產發展,四是抓產業調整,促布局合理,五是抓黨建,促新農村建設,通過“五抓五促”將進一步加快建設特色強鎮、邊界重鎮的步伐。

特色產業

梁寨鎮梁寨鎮農業
梁寨鎮素有“苔蒜之鄉”美譽,苔蒜產業使農民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富裕路。為更快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標,豐縣梁寨鎮黨委、政府又把眼光轉移到發展設施農業上來,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穩步推進設施農業建設,為農民開闢了增收新渠道。豐縣梁寨鎮足梁寨鎮實際情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學規劃,按照點上有精品、面上有規模,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擴展基地的工作思路,著力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高效農業,新建了以新集趙樓兩個一千畝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區,輻射帶動梁寨鎮三千畝高效設施農業的發展,實現了高效設施農業的全面推進。

為做大做強設施農業,打造設施農業強鎮,梁寨鎮先期規劃建設了設施大棚3000個,在大棚建設上,堅持統一設計標準、統一貸款扶持、統一育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打井配套的“五統一”優惠政策,對按標準按期完成設施大棚建設的農戶,除享受縣級補助資金外,梁寨鎮還出台了每棚獎勵500元的扶助優惠政策,大大的調動了農民建設設施大棚的積極性。梁寨鎮實行農技人員與大棚戶責任對接,通過知識講座和實地操作示範等形式對設施農業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民眾種植技術水平。調整最佳化設施菜種植結構,合理安排種植期,在高產、優質、高效的優良設施菜品種上下功夫,力求均衡上市。鼓勵產銷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跑市場、找訂單,一部分農村經紀人已經在創品牌、占市場上搶占了先機,形成了經營輻射帶動效應鏈,使得生產銷售穩定增長,效益明顯提高,設施大棚菜一項可創產值超過800萬元。梁寨鎮設施農業逐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格局。

自然資源

梁寨鎮梁寨淵子

梁寨鎮擁有3.5公里的黃河故道,經過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萬畝的果園,每逢夏秋季節花果飄香,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景點。

梁寨淵子是清朝年間黃河決口而形成,古人曾對此淵子美稱為“鐵幫銅底玉石欄桿金小蟲”,使人們不遠千里慕名來此一游。該淵子占地1500餘畝,盛產各類魚蝦,其中尤以白蓮藕著稱,曾是進奉朝廷的貢品。梁寨鎮的狀元碑園是徐州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李蟠的墓園,2004年被江蘇省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園建築古典,設計新穎,內容豐富,是文人雅士觀賞的好去處。

梁寨鎮交通便捷,距徐州市繞城高速僅20公里,距隴海鐵路黃口站僅15公里。鎮內公路四通八達,高等級徐豐公路、梁滿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鎮區水資源豐富,豐縣長江南水北調工程--南支河穿境而過,地下水潔淨,達國家飲用水標準。鎮區擁有11萬千伏變電所一座,擁有程控電話5000門,可寬頻上網,迅速便捷,有線電視網遍布梁寨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