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欏寨

桫欏寨

桫欏寨 suoluozhai (一說梭落寨或梭羅寨) 位於四川省渠縣金竹鄉(現為報恩鄉)大溪村巴河岸邊,與豐樂鄉、文崇鎮接壤,傳說桫欏寨上曾有過極為稀有的桫欏樹,因而得名;又因此寨位於巴河岸邊,巴河在這一段水流湍急,過往行船從上游下來像紡車上的梭子那么迅速,所以這裡又名梭落河,由此衍生出又名梭落寨。與此相聯的還有桫欏河祠堂(又名梭落河祠堂即王家祠堂,為援建早期金竹中學時被拆掉了大部分)。

桫欏寨(地域名 )

suoluozhai (一說梭落寨或梭羅寨) 位於四川省渠縣金竹鄉(現為報恩鄉)大溪村巴河岸邊,與豐樂鄉、文崇鎮接壤,傳說桫欏寨上曾有過極為稀有的桫欏樹,因而得名;又因此寨位於巴河岸邊,巴河在這一段水流湍急,過往行船從上游下來像紡車上的梭子那么迅速,所以這裡又名梭落河,由此衍生出又名梭落寨。與此相聯的還有桫欏河祠堂(又名梭落河祠堂即王家祠堂,為援建早期金竹中學時被拆掉了大部分)。
現在的桫欏寨已經只能說得上是一遺址了,僅管如此,其風景卻有獨特之處!
桫欏寨高聳在巴河岸邊,與河面垂直高度約300多米,整個寨頂呈平頂狀,如同一頂禮帽。從巴河上岸,也就是從桫欏寨的西北面開始登寨,沿著長長的陡坡開始上行,穿過王家祠堂舊址(王家祠堂為渠縣達縣巴中通江大部分王姓家族的發源地,其先祖元王鶚曾任益州(今成都刺史麻城(今湖北麻城市)縣令,為避戰亂隱居於此),來到古寨腳下。開始了漫長的石板梯爬行,來到古寨的寨門口。桫欏寨的寨門口不像其它的古寨門一樣完全由人工修建,而是根據三塊巨石天然形成一個至上而下的洞,再在洞中開鑿出石級蜿蜒而上,非常險要!這在冷兵器時代,那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穿過古寨門,來到古寨上,這裡地勢平但,到處都種上莊稼,也栽上了柏樹,傳說中的桫欏樹已不見蹤影,昔日的樓宇早已灰飛煙滅,如今只能在土裡找到一些殘磚碎瓦之類的東西了。古寨上,東面,大巴山和華鎣山各自的余脈在這裡為古寨展示著最後的情懷;南面,無盡的村落,層層的梯田,以及更遠處的那個豐樂小鎮仿佛在細數著自己與古寨離現代文明究竟有多遠;西面,又一古寨明月寨相依相儇卻又遙遙相對,在落日的餘暉中訴說著永遠的衷腸,在明月星空下互聽一聲嘆息;北面,浩浩蕩蕩的巴河從大巴山深處帶著對古寨的無盡仰慕飛奔而來,又捎著對古寨的眷戀飛奔而去。古寨的天空一片澄藍,空氣一片清新,澄清的巴河送來的習習涼風輕輕撫摸古寨那滄桑的臉,把它那古老的故事帶給遠方期盼聆聽的人們。
桫欏寨的故事中有一位不得不說的人,她就是——“阿吉姆”(當地有些人因為相信她有神仙似的法術,也稱她為“阿吉姆”),王音是她的本名,仙姑是後人因她參加了白蓮教給她尊稱。一個從桫欏寨中走出的漂亮的王家女子,在清朝年間參加了民間反抗組織白蓮教,在這一帶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後人們傳說她在白蓮教里學到了很多本領,能夠攜一片竹葉渡過巴河,能夠先知先覺,說的話十分靈驗,以至現在有些人還經常到她墓前焚香祈求庇佑。其實,王音就是一個反抗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為自己也為像她自己這樣有著相同的境遇而奮起向命運抗爭的青年女子。王音後來為封建家庭所不容而遇害,她的故事從一定程度也反映出了清王朝及其附屬的封建思想在這一帶統治的專制。 
物換星移,世事多變,桫欏寨上,人去樓毀,青山依舊,江河滔滔,百年滄桑,紅顏如昨,往事已矣,來者何言!

《桫欏寨》雲南地方戲曲目

《桫欏寨》獲得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南方片)一等獎,
女主角阿吉姆
國家五個一工程大獎。
劇情簡介
《梭欏寨》的故事來源於雲南邊遠山村的生活原型。彝族姑娘阿吉姆是個孤兒,在梭欏寨鄉親們的關愛下成長。改革開放之初,她敢為人先,辦起了採石場,勤勞致富。為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阿吉姆提出“三不要錢”。即鄉親們點燈不要錢,碾米磨麵不要錢,種子不要錢。她把誓言刻在石碑上,如果反悔,寧願殺牲洗寨,跪碑三日。
可這樁好事漸漸有些變了味兒,有些鄉親家的電燈瓦數從15瓦
《梭欏寨》劇照
換成100瓦,甚至牛羊圈裡都點起了長明燈;有的人不但自己家碾米磨麵,還把外村親朋家的穀子偷偷拿來碾米磨麵;還有的人竟拿種子去換酒喝。
是維持“三不要錢”的救濟行為,還是帶領鄉親一起生產致富?經過痛苦的煎熬,阿吉姆選擇了後者。阿吉姆用上級獎勵的10萬元錢買來良種核桃苗,帶領鄉親們大面積種植耕耘,闖出一條致富的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