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寨

明月寨

明月寨,位於四川省渠縣涌興區金竹鄉大溪村(現已併入渠縣報恩鄉大溪村),始建於清朝嘉慶己未年(公元1799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明月寨是一處溶有歷史、自然景物、建築藝術於一體的人文景觀。

簡介

明月寨自西向東修建在一座山脈最東端,臨近巴河岸邊,與巴河相比,落差高度約有300多米,整個山脈連綿陡峭,從遠處看氣勢磅礴極為險要。從巴河岸邊向明月寨走去,先要穿過幾個老式四合院式的村落,在竹木叢中穿越到達古寨腳下。向上望去,幾百級石梯像一個傾斜放著的鋼琴,踩著這些琴鍵緩緩而上,每一級石梯都是當地人祖祖輩輩用青石板一步一步嵌上去的。登完石梯,到達山脈頂部,再走過一條石板鋪成的小路就到了明月寨正門前方了。
寨門正前方略右,石板路盡頭有一棵數百年之久的黃桷樹,黃桷樹生長在古寨前的石壩邊上,它的根系卻延伸到石壩邊的懸崖下面去了。這個石壩卻是一塊天然巨石形成,而且僅僅只有這么一塊!在巨大的石壩的左邊盡頭也就是懸崖邊上開如修建起了高約4米的寨牆,寨牆中靠左地方修建了古寨的正門。石門,就像西安城牆門一樣,巨大而靜默!是啊,古寨現在還在沉默中,長久地地沉默意味著什麼呢?在石門的最上方有三塊大石頭徹成的廡頂,廡頂正面從右至左雕刻有三個巨大的蒼勁有力的宋體字——“明月寨”。在明月寨字型下方有一塊石匾,石匾正中從右至左雕刻有四個行草大字——“眾志成城”,左邊題示為“嘉慶已未年仲春”,右邊的落款則為“眾姓仝立”。石匾兩邊各有一含珠龍頭,怒目圓睜,神態威嚴。在左邊的龍頭的左邊有一塊扇形石匾,上書“天時”,與此對應的右邊龍頭的右邊上書“地利”。中間的“眾志成城”不正是“人和”嗎?主建者的思想及文化底蘊不得不令後來者所深深敬仰啊。石匾的下面是雙龍爭珠,鳳鳴祥雲的浮雕,工藝精道,歷經兩百年而栩栩如生。
兩塊長約40CM、寬約60CM、高約200CM的矩形巨石做成了古寨的門聯,也許只有這巨大的石方才能承載這厚重的文化。從2米深的寨門洞中穿過,就完全進入了寨中,不知始建於何時的青瓦木房還保留著四合院的一些特色,只是有些已被近20年來新建的青磚瓦房所取代顯得參差不齊。
走過四合院旁的桔子林,就來到古寨的後門,當地人稱“小寨門”,只是現在的小寨門已不見蹤影了,據說在集體生產年代就被當時的生產隊長拆除了,實為一大遺憾。但這裡還可看到一些少量的殘牆體,站在殘牆體上可以遙望對面的另一座古寨——桫欏寨(一說梭落寨或梭羅寨)。
明月寨視野極為開闊,環顧四周,遠處群山連綿如黛,巴河自西北滔滔而下,再從古寨東南方飛奔而去。想當初主建者應為歸隱農人吧,才會在這個既可觀日出也可觀日落的地方卻命名為“明月寨”,是其每當日落歸來於寨中與家人在一起時賞明月故吧。
古寨下面,遠遠近近,竹樹蔥蘢,農房錯落,炊煙裊裊,雞鳴犬吠,牛哞鶴飛,巴河清清,心曠神怡也. 。河北邢台明月寨

明月寨(又名西寨,賈鄉寨),海拔361米,位於河北省邢台縣南石門鎮尹賈鄉村西,距邢台市區20公里,市區乘7路公車“賈鄉口”站下車,南行過七里河1500米左右及至。

明月寨通常視為歸山下尹賈鄉村所有,因此村民稱之為“西寨”,即村西之寨。又因為明月寨下有三個村莊:尹賈鄉村、南賈鄉村和大賈鄉村,人口7000人左右,明永樂年間,尹、王、張、文等幾戶人家遷至此地定居,便是現今三個村莊的老祖宗。因此,明月寨也被稱為賈鄉寨。
明月寨所處之地為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區的分界線,自此以東,便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自此往西,即為連綿百里的太行山脈。 明月寨氣勢磅礴,三道山樑匯集山頂,山體如一尊端坐的大佛面東而坐。 山頂有一石寨,始建年代無從考證,大約建於明朝中期,於乾隆四十二年重修。
當地有一個關於此山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傳說都得這么說),明月寨由一頭老牛馱著,山頂石寨里住著關帝和一個土地,老牛住在山間的壺洞中。當時世道不太平,一旦有土匪下山,附近村民們就上到山頂的石寨里,念聲“老牛老牛漲漲”,老牛就會馱著山一點點長高,土匪無奈索然離去。村民見土匪離去後,便念聲“土匪土匪落落”,老牛臥下,山又恢復了尋常的高度,村民下山繼續耕作,生活。怎奈一日,突然來了一個南蠻子,恰逢這日關帝爺外出,南蠻子便和土地爺私下交易,將老牛買了下來。南蠻子牽著牛下山時,山搖地動,老牛極不情願地隨著南蠻子順著山前的寨溝一路向南走去。關帝爺歸來後,得知事情原委,一腳將土地爺踢出了石寨,所以現在關帝廟還在石寨里,土地廟就在寨門口了。
明月寨為石頭山,山上無樹,處處可攀登,登山過程大約一到兩個小時。山上到處都是路,南、北、後側較為陡峭,正面相對高度最高,道路也比較曲折。攀登過程中,可體會到“登高望遠”、“神清氣爽”的感覺。山頂石寨由於年久失修,也只剩下城牆的輪廓。當地空氣品質好,能見度高的時候,東可眺望華北平原,西可欣賞太行山脈,北可遙望張果老山,南可俯視座座小山。
山頂石寨:山頂是用平板石砌成的一座山寨,古時候用於村民躲避土匪、戰亂之用,平時儲存糧草,戰事作為臨時避難所。20世紀90年代時,寨門仍可以看出是古城門的形狀,寨牆也是仿造城牆的模式建造的,由寨門進入寨內的通道長約5米,高約3米,旁邊的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著“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樣,因是風口,夏天坐在裡面極為涼爽。整個山寨面積大約400平米左右,依稀可以看出以前寨內建築的模樣。寨內有清代石碑一塊,碑文明顯可見,記載了清乾隆四十二年重修明月寨的歷史,重修人員名單赫然列於碑上,樹碑之處應為以前關帝廟所在地,碑身附近可看到明顯的地基。寨牆只是用石頭堆砌而成,沒有任何沙灰等粘合物,卻整齊美觀,歷數百年而不倒。1995年左右,某炮兵部隊以此山為靶進行實彈射擊,也只是炸毀了寨牆的一個角落。
老母奶奶洞:山北側有一老母奶奶洞,相傳是一位名為“老母奶奶”的神仙居住的。此洞較為隱蔽,山下看不到,生人到此難以尋找,洞口地勢險要,需手腳並用才可到達。洞內有天然形成的石頭桌子、石頭凳子,洞壁有一人形大小的小洞,據傳是老母奶奶睡覺的地方。
壺洞:相傳此洞正是老牛的居所,位於山半腰北側。洞口闊敞,洞內四個小洞象徵著老牛的四條腿。洞內有無數小洞眼,洞的最深處逐漸萎縮為一個小洞,被亂世堆砌,深不見底,象徵著老牛的尾巴。遠古時候,此洞正是一個大的出水口,無數泉眼從此噴涌而出,自狐洞流出,經狐洞溝、小西溝、畈溝、後溝、前溝、東溝、過會溝、大麥溝等溝壑匯入七里河。至今,溝壑的土壁上仍可明顯看到沙層和土層交疊分布的模樣,至於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此水乾涸,卻無從考證了。
天然牛蹄印、南蠻子腳印:明月寨前有條溝,名曰寨溝。寨溝中一塊大石板上,有一個五十公分見方的天然坑窪,神似一牛蹄印,旁邊有一小坑,二十公分長,七八公分寬,神似一人腳印,相傳正是南蠻子牽走老牛時留下的。
南井、北井:明月寨南北各有一口常年不息的泉水,南曰南井,北曰北井。自來水產生之前,此地村民便引此二泉的水飲用,目前已被地下水取代。
鴛鴦樓:尹賈鄉村中有二層古樓一棟,建築風格精良美觀,年代不祥,保護完好,現為村委會所在地。
興龍橋:尹賈鄉村一面依山,三面環溝,興龍橋為古時候修建的一座石橋,為出村的大道。橋底為一橋洞,用於過水,橋面為石砌路,現已修成柏油路,橋兩旁為石板護欄,每個兩米有一個石跺兒,建造年代無從考證。1963年、1996發大水時部分損毀,現已重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