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美[2000年第14號超強颱風]

桑美[2000年第14號超強颱風]
桑美[2000年第14號超強颱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桑美,颱風名,是2000年第14號超強颱風。“桑美”(Saomai)是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名稱,共使用過2次,分別為2000年和2006年。這個名稱來自越南,意為“金星”。因2006年的超強颱風“桑美”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次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基本信息

“桑美”介紹

以下內容為2000年第14號颱風“桑美”的介紹:

日本氣象廳國際編號:0014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 22W

持續日期:9.2—9.16(以日本氣象廳的數據為準)

最大強度:五級颱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超強颱風(依據我國現行颱風等級) 颱風【非常に強い】(日本氣象廳) 超級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登入強度:一級颱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颱風(依據我國現行颱風等級) 颱風【颱風】(日本氣象廳) 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登入地點:韓國

最大十分鐘平均風速(日本氣象廳):175km/h (95kts)

最大兩分鐘平均風速(中國氣象局):60m/s

最大一分鐘平均風速(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60km/h (140kts)

中心底層最低氣壓:920hPa(中國氣象局最終修訂的數據)925hPa(日本氣象廳的數據)

移動發展

2000年第14號颱風“桑美”於2000年9月3日14時在關島以東大約10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桑美”生成後,開始緩慢的向西北方向移動,移動過程中強度不斷加強,9月9日加強為強颱風,9月10日成為超強颱風,9月12日夜間穿過琉球群島進入東海區域。台灣北部和東部沿海、浙江沿海、上海市、長江口、江蘇沿海、山東南部和東部沿海等地出現大風天氣,開始對我國近海海域的航運造成影響 。

從9月13日14時至14日20時,“桑美”颱風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此時颱風中心離上海大約450多公里,颱風中心氣壓955hPa,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45m/s),給我國上海、浙江、江蘇沿海地區帶來了局地暴雨的天氣。9月14日夜間“桑美”突然轉向,移動方向由西北方向轉為東北方向,且移動速度明顯加快,隨後強度逐漸減弱,後登入韓國。

重要事件

“桑美”移動路徑圖 “桑美”移動路徑圖

在“桑美”活動的同時,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還有當年第15號熱帶氣旋“寶霞”。由於兩風暴距離較近,兩颱風發生了雙颱風效應。結果“桑美”使“寶霞”在台灣東北部海面發生大轉向並於隨後登入菲律賓。最終,“寶霞”的雲系被“桑美”的環流吸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