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鎮

桑園鎮

桑園鎮位於邛崍市北面7公里處,是成溫邛高速公路終端第一鎮。全鎮幅員面積37.6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耕地面積23944畝,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9個村民小組,設有黨支部21個(其中農村8個、社區1個、單位7個、企業4個、企業黨總支1個);黨員972人(其中農村黨員728人);在職職工46人(其中公務員37人、行政工勤4人、事業人員5人)2002年被國務院體改委列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基本信息

地理概況

桑園鎮桑園鎮
桑園鎮(2004年區劃調整時由原桑園鎮和南君平鄉合併而成)位於邛崍市北面7公里處,是成溫邛高速公路終端第一鎮。全鎮幅員面積37.6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耕地面積23944畝,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9個村民小組。2002年被國務院體改委列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內有聞名全國的桑園機場、有紅旗水庫的自然資源、有萬石壩的千畝沃野,自然歷史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成都天台山製藥、勇升鞋業、啟元肉業等企業,經濟基礎較為雄厚。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市委“1333”工作戰略和黨委“125”工作思路。即:1條主線—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為主線;2大戰略—突出項目為抓手、產業為支撐,繼續推進“工業強鎮、三產業富鎮”戰略;5大措施—建設“四區一帶”(以成都天台山製藥為依託的醫藥及藥用包裝產業發展區、以勇升鞋業為依託的出阝江河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區、以萬石壩無公害蔬菜基地為依託的萬石壩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成溫邛高速公路桑園出口處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區、紅旗水庫生態旅遊開發帶),全面統籌推進桑園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設和諧桑園新農村,努力把桑園鎮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強鎮。

鎮內有聞名全國的桑園機場、有紅旗水庫的自然資源、有萬擔壩的千畝沃野,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經濟基礎較為雄厚,有天台山製藥、宏達膠囊、一宇鋼結構、勇升鞋業,啟元肉食品等一批骨幹企業,涉及醫藥及藥用包裝、製鞋、加工等行業。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生豬養殖水稻制種無公害蔬菜大棚西瓜等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

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面對新桑園發展的新形勢、新機遇,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自加壓力,負重自強,團結務實,開拓創新,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為主線,按照“六句話”、“三大重點工程”、“七個統籌”、“四個特色”、“三大建設”的要求,圍繞“六大產業鏈”建設,認真落實貫徹桑園鎮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一二”發展思路,瞄準“工業強鎮,三產業富鎮”的產業定位目標,以規劃為龍頭,以項目為載體,以產業為支撐,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農村發展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奮力推進城鄉一缽化進程,努力把桑園鎮建設成為北大門環境優美、產業優勢突出、經濟迅猛發展的區域中心鎮。

抗震救災

桑園鎮桑園鎮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桑園鎮8名“一村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積極回響黨委政府號召,承擔了桑園機場應急物資轉運相關工作。
按照工作要求,大學生志願者分成招募志願者小分隊(由崔艷秋、程勇負責)、物資轉運服務小分隊(由侯菲、高朝林、馮陳負責)、後勤服務小分隊(由王莉、杜建桃負責)、信息報送小分隊(由彭燕負責),積極配合抗震救災指揮部搞好各項工作。
崔艷秋、程勇負責志願者招募,兩人白天到各單位、企業、學校進行宣傳動員,晚上到各村(社區)進行招募,每天早出晚歸,顧不上吃飯,更沒有時間休息,鞋走爛了也來不及換,在48小時內共招募組建了17個抗震救災服務小分隊,其中教師隊2個,學生隊2個,基幹民兵隊2個,鎮幹部隊2個,村民眾隊9個。截至5月20日,共組織2000多名志願者進行應急物資轉運。同時,通過他們的宣傳,平均每天至少還有100多名志願者在機場門口等候通知,甚至連相鄰大邑縣王泗新場鎮的民眾都已知曉,每天自發組織了百餘名民眾集結機場。通過他們的全面宣傳,救災物資搬運工作的人力後備力量不斷壯大,確保了物資的及時裝遠。
物資轉運工作是此次任務的重中之重,侯菲、馮陳、高朝林等在這近一周的時間裡,早出晚歸,有時甚至通宵工作,在炎炎烈日下,每個人都顧不上皮膚曬黑,甚至曬脫皮,同來自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災志願者協同合作,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堅守自己的崗位。截至20日20時,志願者們完成了物資裝卸達1000多噸,裝運物資達114多架次,裝卸卡車次數達100多次,確保了救災物資能夠及時運送到災民手中。此外,志願者還承擔並圓滿完成了後勤保障、秸稈禁燒、信息報送、資金募集等任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

黨政建設

桑園鎮桑園鎮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擴大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2008年來,成都市的一些鄉(鎮)相繼開展了對鄉(鎮)人大代表的述職評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對此作了專門調查,感到開展代表述職評議工作,落實選民和選舉單位對人大代表的有效監督,是促使代表更好地執行代表職務和履行代表義務,發揮代表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政治穩定中的作用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擴大基層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有益嘗試。

鄉鎮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的情況
從總體情況看,成都市開展鄉(鎮)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的時間比較早,但發展較慢。從1992年開始,成都市部分鄉鎮從本地實際和工作需要出發,認真貫徹實施《代表法》、《選舉法》,陸續開展了鄉(鎮)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接受選民監督的評議工作,至今做得比較好的有雙流縣文星鎮、中和鎮,邛崍市桑園鎮、火井鎮,溫江區萬春鎮等。他們的做法比較接近,一般於年內的某一段時期集中完成,有比較規範的操作程式,基本上經歷了以下階段。

1組織領導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是開展人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做好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的成功經驗。首先由鄉(鎮)人大主席團向鄉(鎮)黨委提出評議鄉(鎮)人大代表的報告,明確評議的目的、意義、內容、步驟等,取得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支持。其次是組建鄉(鎮)黨委書記或鄉(鎮)人大主席牽頭的評議領導小組,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具體領導。

2會前準備一是利用多種形式召開村、組選民會議,組織學習《代表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使選民明確評議的法律依據、意義和方式方法,發動選民積極配合,主動參與。二是組織述職代表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代表的權利與義務,特別是代表應接受選民監督的規定。要求述職代表圍繞如何當好代表這個主題寫出述職報告或提綱,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積極宣傳、模範遵守憲法、法律的情況;帶頭髮展農村經濟的情況;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依法行使代表職權和參加代表小組活動的情況;執行代表職務,發揮代表作用,推進鄉(鎮)政府工作的情況;聯繫選區選民,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為選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情況。三是以選區選民自願報名和民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參加述職評議會的代表,或直接組織選民代表參加述職評議會。四是引導選民代表對述職代表執行職務、發展農村經濟、聯繫民眾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為評議發言作好準備。

3召開述職評議大會大會一般安排半天時間,由述職代表作述職報告,選民作評議發言,選民對述職代表進行民主測評。選民到會都比較踴躍,通常為三、五十人,也有多達上百人的。述職代表在述職時都很認真,述職時間一般10分鐘左右,有的也長達半小時以上。選民評議發言積極,場面熱烈。民主測評一般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兩個等次;有的鄉鎮還按具體欄目作出評定,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檔次。

4跟蹤整改一是由述職代表根據選民的意見和要求制訂出書面整改措施,並由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適當時候向選民通報整改情況。二是以選區為單位,將選民代表向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匯總由鄉(鎮)人大主席團反饋於該代表,要求進行整改,並再由主席團聽取選民代表對人大代表整改的意見。

此外,有的鄉鎮進行人大代表述職評議的做法較為靈活簡便。如溫江區萬春鎮人大主席團規定,每位人大代表每年至少要向選民或選民代表匯報一次工作。大部分人大代表選擇在年初進行此項工作,但也有部分人大代表選擇在一年兩次有關村務公開的會議上進行。述職評議內容靈活多樣,僅僅圍繞一件具體事情也可以進行。全鎮56名代表均參加了述職評議活動,參加的選民則較為廣泛,無身份及人員數量限制。

鄉鎮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的成效

1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在廣大農村中,不少選民對選出的代表是乾什麼的很不了解。由於缺乏選民了解自己選出來的代表開展工作情況的有效途徑,人大代表做了些什麼,打算做什麼,選民不清楚。通過述職評議,一方面讓選民了解了代表的履職情況,另一方面也使代表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特別是聽取和反映民眾的意見和要求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責任。通過代表述職評議中許多活生生的事實,糾正了“代表代表,開完會就了”的錯誤認識,把當代表不光是榮譽,更重要是責任的意識植根於代表和選民心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代表述職評議活動極大地調動了選民的政治熱情,增強了選民的主人翁責任感。他們感到自己的意見有地方去說了,他們選出的代表能給他們辦事。廣大選民通過自己選出的代表使參與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權利落到了實處。開展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既有利於幫助和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又有利於選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這對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雙流縣文星鎮的一些幹部民眾說,“原以為代表是監督別人的,他們自己不受監督。現在知道了代表也要受選民的監督”。“代表要向選民負責,只有執行好代表職務,才好向選民交帳”。

2完善鄉鎮人大監督機制,促進人大及政府工作的開展。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活動,充實了代表活動內容,豐富了人大工作形式,對人大和政府的工作起到了較好地促進作用,這也是擴大基層民主的重要成果。雙流縣中和鎮過去審議鎮政府工作報告,人大代表沒有多少話可說,提不出意見。自從開展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活動後,代表履職行權自覺性明顯增強。代表們說,在述職評議中,選民給他們反映了不少情況,對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他們有責任把這些情況和意見帶到人代會上來。因此,這以後的人代會,發言踴躍多了,一般都會對政府工作提出幾十條意見,會議審議質量也有明顯提高,這不僅促進了人大和政府的工作,也使代表進一步取得了選民的信任。

3密切人大代表與民眾的聯繫,保障社會穩定。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是由最基層的選民直接參加的,這就極大地密切了人大代表與基層民眾的聯繫。同時由於相當部分鄉鎮人大代表本身即是村、組幹部或鄉(鎮)幹部,通過這種面對面的述職評議,有話當面說,有意見當面提,幹部與民眾之間實際找到了一條比較好的溝通渠道,對一些問題取得了共識與諒解,既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有效地化解了農村中存在的一些具體矛盾,促進了農村的社會穩定。如雙流縣文星鎮在開展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活動中,鎮人大代表、光明村村支部書記王小林將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徵用該村土地一事與選民代表作了溝通,消除了民眾中存在的一些誤解,推動了征地拆遷工作的進行,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當地村民同企業發生的扯皮事件。這有力地促進了該村經濟的發展,也確保了社會穩定。

鄉鎮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的思考

1述職評議工作應當簡易可行,注重實效。鄉鎮這一基層的人大代表人數眾多,開展述職評議的工作量大,且代表都是普通基層幹部以及農民,議政能力不可能很高,如要求他們寫述職報告就很難實現;同時,參與評議的選民,文化水平一般較低,且住地分散,如要求他們過多地學習法律、法規,精心準備發言材料是不現實的。因此,應採取多樣化的較為簡便的述職評議形式,以切實可行、收到實效為原則。

2述職評議工作應當逐步程式化、規範化。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應當通過試點,不斷積累經驗,再逐步予以規範並推廣落實。為提高這一工作的質量,可先行制定有關代表述職評議的規範性檔案,將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納入程式化的軌道。對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來說,待條件成熟時可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明確開展代表述職評議的方式、內容、程式等,將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3關於民主測評問題。民主測評是反映選民對代表履行職務的認可程度,進而促進代表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2008年對需不需要搞民主測評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要搞,其理由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選民的意願,增強述職評議的實效性;另一種是不搞,其理由是搞民主測評可能產生消極影響。因為,進行民主測評,就會產生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種結果,特別是對不滿意的怎么辦?找其談話或啟動罷免程式?這些都是比較敏感、難於操作的問題。另外,由於2008年農村矛盾較多,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對擔任鄉鎮或村負責人的這部分人大代表進行民主測評,就有可能誘發一些矛盾,從而影響基層的穩定。因此,對搞民主測評應慎重,視其具體條件確定。

懷來縣桑園鎮

桑園鎮桑園鎮
桑園鎮地處懷來縣西南部,永定河南岸,總面積121平方公里,全鎮轄31個行政村,耕地63餘畝,26000餘人。境內有豐沙鐵路、沙康、官礬兩條公路通過,交通便利。
這裡氣候適宜,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地熱資源豐富,粉沙土壤遍布,為葡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自然條件,種植葡萄已有800多年歷史。1994年在懷來縣召開的全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成立大會上,與會葡萄專家一致認為,桑園鎮是中國內地最理想的葡萄種植地區之一。1997年8月國家農業部授予桑園鎮“中國葡萄之鄉”榮譽稱號。

桑園鎮以葡萄種植和深加工為支柱產業,同時也是全縣重要的蘋果和糧食產區。全鎮種植葡萄3萬畝,年葡萄產量22500噸,品種多達30餘種,已建成4家葡萄加工企業,總投資1.1億元,年產葡萄原酒1600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實現產值9600萬元。
2008年來,桑園鎮積極探索葡萄早晚熟技術,向錯季採摘銷要效益,建起早熟葡萄大棚25畝,晚熟葡萄大棚20畝。大棚設定了專用供水設施,在肥、水、工等環節採用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使用無毒害無副作用的綠色農藥,保證了葡萄的新鮮、味美、營養、安全。全鎮的葡萄產業已經步入了“鮮食外銷打品牌、釀就加工創產值”的良性發展軌道。

河北吳橋縣桑園鎮

鄉鎮概況
桑園鎮地處河北省吳橋縣西部,是縣城所在地,南鄰魯北重地德州市,西與景縣隔河相望,行政區域45.5平方公里,總人口21457人,耕地面積34347畝。這裡交通便捷,位置優越,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津滬鐵路縱貫鎮域。桑園鎮是聞名中外的雜技之鄉吳橋縣的縣政府駐地鎮,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中國吳橋雜技大世界”就座落在這裡,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饒,隨著雜技旅遊文化內涵的進一步豐富,隨著雜技旅遊業的日益興旺……這裡的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是中外客商的投資熱土,是一片充滿無限希望和商機的土地。
農業生產
桑園鎮農業產業化經營呈現勃勃生機。本著“壓糧、穩棉、擴菜、拓菌”的發展思路,積極延長農業產業鏈,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重點抓了農業園區建設和食用菌栽培。共建春秋大棚403個,溫室356個,年產各種蔬菜80萬公斤。
鄉鎮企業
三年來,共新增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8個,化工、建材、服裝、減速機、鑄造、食品加工等六大行業已初具規模;水泥、膠合板、五金工具、橡膠製品、導熱油爐、增白劑等產品暢銷省內外為抓住“入世”機遇和奧運商機,桑園鎮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經濟發展已步入快車道,目前投資2000萬元的工業園區,投資4000萬元的綜合產品市場正在建設中,投資600萬美元的台資麵粉項目不日將開工建設。
桑園鎮高樓林立,綠樹成蔭,道路寬廣,環境優美,通訊事業相當發達。這裡的人們崇尚文明,治安狀況良好,已實現小康鎮。桑園鎮黨委多次被市、縣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鄉鎮、安全鄉鎮”。1997年以來,連續五年被市政府評為“明星鄉鎮”。

河北省蠡縣桑園鎮

桑園鎮位於縣城北15公里處,共轄12個村,總面積36.3平方公里,孝義河自西向東流經中部,耕地4.2萬畝,土質為沙壤,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豆類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工業主要以毛紡、化纖、針織毛毯等為主,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為88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60元。其中針織毛毯為該鎮的特色經濟產業,主要產品有拉舍爾毛毯。

陝西省西鄉縣桑園鎮

桑園鎮是西鄉縣轄鎮。1950年設桑園鄉,1959年為管理區,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97.3平方公里,人口1.4萬。柳(林)桑(園)公路北抵 v 洋縣。轄桑園、北溝、八一、明星、互助、團結、勝利、火地溝、四坪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林特產有五陪子、木耳、天麻、木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