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戰役

桂南戰役

桂南會戰是1939年11月~1940年11月,中國軍隊在廣西南部地區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

桂南戰役

抗日著名戰役19: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940年11月,中國軍隊在廣西南部地區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

1939年11月,日軍為截斷桂越(中國南寧-越南諒山)交通線,由第21集團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第5師、台灣混成旅在海軍第2派遣支艦隊、第3聯合航空隊支援下,企圖自欽州灣登入,攻占桂南地區。中國第四戰區第16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將所部部署於廣東防城(今屬廣西)、陽江及廣西貴縣、南寧間廣大地區,企圖利用鬱江以南地區既設陣地逐次抵抗消耗日軍;爾後,相機轉入反攻。

過程

11月15日,日軍在欽州灣龍門港登入,突破守軍第一線防禦陣地,24日攻占南寧。日軍主力鏇北上,先後攻占高峰隘、崑崙關;一部兵力西進,12月21日陷龍州,截斷桂越國際交通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決心收復南寧,先後調集14個師、100架飛機,由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指揮,分兵三路反攻南寧。12月18日,中國軍隊發起攻擊。北路軍主力第5軍由杜聿明指揮,在炮火掩護下以戰車引導步兵向崑崙關正面發起攻擊,另以一部兵力迂迴崑崙關側後,先後奪取崑崙關日軍前沿陣地及五塘、六塘等地。中國空軍出動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東、西路軍亦先後分別向欽縣、龍州、高峰隘等地發起攻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龍州日軍被迫放棄該地,回援南寧。駐南寧日軍第5師第21旅馳援崑崙關。24日,第5軍榮譽第1師於九塘東北枯桃嶺向該旅攻擊,予敵重創,擊斃旅長中村正雄少將。29日,第5軍在友鄰協同下發起總攻,戰至31日收復崑崙關,獲崑崙關大捷。殲滅日軍4000餘人,擊落、擊毀日機20餘架。日軍第21集團軍鑒於在崑崙關失敗,急調駐廣東的第18師、近衛混成旅增援桂南地區,再攻崑崙關。蔣介石亦從內地調兵增援桂南。但中國軍隊尚未集中完畢,日軍即於1940年1月28日開始進攻,第5師、台灣混成旅對高峰隘亘崑崙關之線實施正面攻擊;第18師、近衛混成旅分由良慶、七塘經甘棠、那河迂迴賓陽。2月1日,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接替白崇禧指揮桂南作戰。2月2日日軍攻占賓陽,3日再奪崑崙關,8日陷武鳴,9日開始回撤。第18師調回廣東;第5師、近衛混成旅、台灣混成旅編組為第22集團軍,駐防南寧、欽縣、防城及其外圍據點。中國軍隊乘勢追擊,先後收復賓陽、武鳴、崑崙關等地。此後,雙方對峙。7月,日軍攻陷龍州。9月,日軍第21集團軍主力陸續進入越南。10月,第四戰區第16、第35集團軍(共6個師)乘勢發起反攻,先後收復龍州、南寧、欽縣。

結果

11月30日收復鎮南關(今友誼關),將日軍全部逐出廣西,會戰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