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

喬治亞

喬治亞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獨立,首任總統茲維亞德·加姆薩胡爾季阿。獨立後國名為“喬治亞共和國”,1995年8月24日該國通過新憲法,國名定為“喬治亞”,曾為獨立國家國協的一份子,首都提比里西。位於亞洲西南部高加地區的黑海沿岸,北鄰俄羅斯,南部與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接壤。喬治亞是史達林的故鄉。在2008年8月與俄羅斯發生了為期5天的戰爭後,喬治亞根據議會2008年8月14日通過決議退出獨立國協,並於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續,正式退出。2015年10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改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喬治亞成功獲選,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2018年7月12日,北約秘書長確認喬治亞將加入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

基本信息

歷史

喬治亞喬治亞

喬治亞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可追溯到4萬年前。青銅時代出現了先進的農業文明。
喬治亞是一個有特殊文化的古國,位於歐亞兩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區,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臘稱之為哥哲斯及伊比利亞兩王國之地,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尋得金羊毛之地,古時該地多產黃金。

公元前6世紀,在現喬治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科爾希達王國,公元4至6世紀建立封建國家。

公元前4世紀,喬治亞東部建立了封建王朝卡爾特利王國。兩個王朝分別為亞歷山大大帝和羅馬帝國征服。羅馬帝國勢力伸展入小亞細亞時,統一為一國,與羅馬聯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公元330年接受基督教(東部支派)為國教,遂定國名為喬治亞(喬治亞)。長期與拜占庭帝國聯盟抵抗伊斯蘭教勢力的軍事擴張。公元4~6世紀出現封建制國家。

喬治亞喬治亞

公元6至10世紀處於伊朗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哈里發國統治之下。公元6至10世紀基本形成喬治亞民族,並於公元8至9世紀初形成了卡赫季亞、愛列京、陶-克拉爾哲季等封建公國以及阿布哈茲王國。

12至13世紀,喬治亞進入強盛時期,經濟繁榮,產生偉大的藝術與哲學文化,成為歐亞文化共創的奇葩。

13至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帖木兒先後入侵。蒙古的入侵和統治給喬治亞帶來了嚴重後果:人民流離失所,城市被毀,農業、種植業和商業貿易大受打擊。

15至17世紀初,喬治亞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公國和王國。16至18世紀喬治亞為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的爭奪對象。

1801年至1864年,喬治亞各公國先後被沙皇俄國兼併,改為梯弗里斯和庫塔伊西省

1917年俄國革命,格國即宣布獨立。1918年德國、奧斯曼帝國和英國軍隊侵入喬治亞。

1921年2月25日成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喬治亞。

1922年3月12日,喬治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並於同年12月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

1936年12月5日,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1989年人民示威要求獨立,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親自帶兵鎮壓下去。1991年蘇聯解體後,喬治亞正式獨立,第一任總統街頭政治家加姆薩胡爾季阿很快被政變推翻,進入內戰,後來請出隱居的前蘇聯外長“銀狐”謝瓦爾德納澤出山才得實現全國和解。

1993年10月22日正式加入獨立國協

1995年8月,喬治亞通過新憲法,將國名由原來的喬治亞共和國更名為喬治亞。

2003年,美國與歐洲推動“玫瑰革命”,在喬治亞支持民眾示威,將謝瓦爾德納澤推翻,建立親西方政府。然後部署加入北約組織,構成對俄國的半包圍。俄國對此甚不滿,於是幕後支持格國的少數族裔分裂,如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喬治亞也在美國撐腰下,處處與俄為敵。

2008年8月7日,喬治亞軍隊進攻與俄羅斯接鄰的南奧塞梯自治區,試圖將該地重納入其政府軍管轄之下。南奧塞梯戰爭由此爆發。2008年8月8日起,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了戰爭。據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表示,在非衝突區亦有平民目標遭受空襲,並一度表示考慮退出奧運,俄羅斯官方則否認發動空襲。歐洲聯盟聞訊鏇提出和平方案,俄羅斯方面當即表明“不贊成歐美國家介入”。2008年8月28日,俄羅斯宣布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作為回應,喬治亞於次日決定與俄羅斯斷交。喬治亞當局在2010年6月25日凌晨採取行動,拆除了樹立在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故鄉哥里市中心廣場的史達林像,並將以“對俄戰爭犧牲英雄紀念碑”取而代之。

2015年3月28日,喬治亞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15年10月28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自然環境

位置

喬治亞位於連線歐亞大陸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個黑海沿岸、庫拉河中游和庫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臨黑海,西南與土耳其接壤,北與俄羅斯接壤,東南和亞塞拜然及亞美尼亞共和國毗鄰。國土面積6.97萬平方公里。西部黑海海岸線長達308公里。

地貌

喬治亞喬治亞農業

喬治亞是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歐亞交通走廊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重要。多山國家,全國80%為山地、山麓或山前丘陵地帶。50%在海拔1000 米以上。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區。北部為大高加索山脈,有海拔4000 米以上高峰。南部為小高加索山脈,最高峰海拔3300米, 兩者間為山間低地、平原和高原。河流主要有庫拉河、利阿赫維河、阿拉扎尼河、里奧尼河和阿拉格維河等。主河道大多沿著山谷東西走向,支流大多由南或北流向中間,因而水流落差較大,水利資源豐富。較為知名的湖泊有帕拉瓦尼湖、里察湖和查爾長湖等。蘊藏有煤、石油、錳、銅等礦物資源。森林覆蓋面積占40%。

氣候

喬治亞衛星地形圖喬治亞衛星地形圖

喬治亞氣侯大部分地區呈高山地帶特徵。西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侯,溫暖、濕潤、多雨,年降水量達1000—2500mm。東部略顯乾燥,卻較為涼爽宜人,年降水量400-1500mm。由於格地處北緯40°-45°之間,且在大高加索山脈南麓,日照充足,平均達2500小時/年。年平均氣溫15.8°C左右,夏季氣溫最高達36—37℃,冬季氣溫最低可達10°C(提比里西市)。全年四季分明,5月春暖花開,9-10月水果飄香,氣候宜人。夏季可到山區森林中避暑,海邊沐浴。格氣侯不僅適合農作物生長,而目曾是前蘇聯著名旅遊勝地。

土壤

喬治亞土壤類型眾多,主要是山林土、山草土、山地黑土、腐殖質碳酸鹽土、紅土、黑栗色土和黃土等。

水文

主要河流有庫拉河和里奧尼河。有帕臘瓦納湖和里察湖等。

資源

2002年,喬治亞的農業用地占全國的43.4%,森林面積占40.8%,水域占2.6%,其他為13.2%。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1550萬千瓦,有季瓦里水庫等大型水庫。20世紀80年代末,喬治亞每年水力發電量為150億千瓦/時,獨立後,由於經濟陷入危機,年水力發電量僅為65-70億千瓦/時。礦泉在喬治亞自然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共有1400多處,其中大約一半是溫泉或熱泉。它們具有醫療作用,不需加溫便可入浴。勃爾熱米和茨哈爾土勃的溫泉聞名於世。
喬治亞的礦產資源比較貧乏。主要礦產有錳礦石、煤、銅礦石、多金屬礦石和重晶石,其中錳礦石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品位較高,喬治亞西部地區臨近庫塔伊西市的恰圖拉是錳礦的主要產地,估計儲量為2.2億噸,可開採量為1.6~1.7億噸。由於喬治亞地處外高加索中西部,北部為大高加索山脈,南部為小高加索山脈,兩者間為山間低地、平原和高原,此種地形特徵極具石油儲藏的可能。據專家測定,在喬治亞西部、東部和黑海地區發現了儲量可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石油資源儲量為5.8億噸,其中3.8億噸在陸上,2億噸在黑海,天然氣1520億立方米。但開採難度較大。其他礦藏還有石油、漂白土、玉髓、硅藻土、瑪瑙、耐火材料和製作混凝土所用的粘土、水泥原料、鉛、鋅、建築石材。

人文

人民

喬治亞族占70.1%、亞美尼亞族占8.1%、俄羅斯族占6.3%、亞塞拜然族占5.7%、奧塞梯族占3%、阿布哈茲族占1.8%、希臘族占1.9%。官方語言為喬治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多數信奉東正教,少數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喬治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喬治亞語屬於高加索語系伊比利亞-高加索語族,它有多種方言形式,通常分為東喬治亞和西喬治亞兩個分支。喬治亞語作為官方語言,喬治亞文作為官方文字。俄語和俄文使用也比較廣泛。現官方檔案、資料、期刊、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以及商業廣告、招牌等均採用格語與格文。英文被越來越多地採用。

喬治亞喬治亞警察在提比里西電視台外警戒

根據喬治亞統計局資料,截至2006年1月1日,喬治亞政府控制領土區(即不含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居民人口為440.13萬,比上年同期增長7.98萬或1.8%。其中約占52.5%(231萬)人口居住在城鎮,47.5%(209.1萬)人口居住在農村。統計顯示,近年喬治亞入出境移民呈正增長趨勢,如2004年喬治亞入境移民比出境移民多5500人,2005年則多達76300人。這是格人口增長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格民政登記機構在2004年登記出生49572人,登記死亡48793人;2005年登記出生46512人,登記死亡42984人。雖然出生率有所下降,但卻意味著人口自然增長了3528人——為自1999年以來最高。

據格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5年喬治亞最低生活工資——一個強健男士150.5拉里(約合83.6美元),一個普通消費者132拉里(約73.3美元),一個四口之家為261.6拉里(約145.3美元)。與2004年相比,對強健男士最低生活工資提高了13.4拉里(9.8%),對普通消費者提高了11.7拉里(9.7%),對四口之家提高了23.3拉里(9.7%)。2005年12月最低工資標準為62.1拉里(約34.5美元)。

2009年,喬治亞居民最低生活標準是109拉里(約合65.2美元)。成年男子的最低工資是123.1拉里;家庭平均最低收入為206.4拉里(約合123.5美元)。2010年人均月工資約375美元,格為有勞動能力的男子制定的最低貧困線標準為103.2拉里(約62美元),四口之家為173.1拉里(約104美元),最低退休金為每月80拉里。二分之一的人口處於貧困線以下。2011年喬治亞居民最低工資為142.2拉里(約合86.7美元)。成年男子的最低工資是160.6拉里;家庭平均最低收入為269.4拉里(約合164.3美元),2011年9月1日起,退休金最低標準提高至100拉里,2012年9月1日起,67歲以上退休人員退休金為140拉里。

節日

1月1日:新年(註:1月1日和2日放假)
1月7日:東正教聖誕節
1月19日:洗禮節
3月3日:母親節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復活節:日期不確定,大致在每年的4月底或5月初的星期日,復活節前耶穌
5月9日:勝利日(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日)
5月12日:聖·安德魯紀念日(聖?安德魯為喬治亞東正教堂創始人)
5月26日:獨立日(國慶節)
8月28日:聖母節
10月14日:姆茨赫“托巴”節(喬治亞古都“姆茨赫塔”奠基紀念日)
11月23日:聖·喬治節(聖?喬治被認為是喬治亞的保護神)

文字

喬治亞字母在5世紀公元前284年伊比利亞國王改革Parnawaz的發明,但現代研究已經形成第五屆建議世紀的廣告,從中發現最古老的例子。
喬治亞中世紀文化是從4世紀的強烈影響,希臘正教和喬治亞正教會的使徒,並可能因此影響拜占庭。這許多宗教作品的創作,鼓勵和支持。其中包括教堂,寺廟,藝術作品,如圖示和喬治亞聖人聖徒傳。此外,許多世俗的作品,如國家的歷史或神話。
即使在第7的阿拉伯征服和8世紀穆斯林文化有沒有對喬治亞的影響。但是,從那個時候喬治亞文化發展與拜占庭的競爭越來越多。在9日和10全國各地的世紀,特別是文學和繪畫支持喬治亞和喬治亞語的區域實力的團結統一和解放的廣泛傳播,也用於與陌生人的交流,在許多周邊國家。

禮儀

喬治亞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以握手示禮,親朋好友相見時常施擁抱禮和親吻禮。伊斯蘭教徒在為親友或賓客送行時,常把兩手交叉於胸前,施90度鞠躬禮以示尊重。他們對吃飯菜時發出太大的聲音會表示不悅,對在人面前剔牙、吐痰等看不慣,覺得這有失文雅。他們對入座也有講究。坐下時,應從椅子的左邊入座,從椅子的左邊站起,坐在椅子上隨意轉動或移動位置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在傾聽長輩或客人談話時,不能一手撐頭,一手玩弄東西,否則會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或故意使人難堪。喬治亞人民有敬老愛幼的良好風尚。在公共運輸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習以為常,在旅館裡對老人的照顧特別周到。[24]

習俗

喬治亞人以麵食為主,主食有小麥、玉米、馬鈴薯和姆恰迪(一種麵食)等,副食有牛羊肉、奶製品、禽蛋、各種蔬菜和水果等。牛奶和麵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喬治亞人喜歡用菠菜、水果、禽類及各種香料烹製菜餚,口味偏重,愛甜、酸味。喬治亞的傳統菜餚有以火雞為主料的“薩齊維”、“水煮包子”、木柴燒成炭後烤制而成的烤肉、加乳酪餡烘烤的大餅——哈恰布里。喬治亞人愛吃烤制和熏制的肉類、辣椒、醃製和醋浸食物,以及油炸點心、水果與蔬菜。喬治亞人酷愛乳酪,當地人自製的乳酪醇香,口感很好,種類繁多,其中鹹乳酪“蘇烏古尼”屬乳酪家族中的佳品。[24]
喬治亞人善飲,喜歡喝喬治亞紅葡萄酒。喬治亞是葡萄酒釀製工藝的發祥地之一。“葡萄酒”這一名詞就是從喬治亞文音譯為拉丁、英、德、法、俄文的。喬治亞人至今仍用埋在地下的高達3米的大罐儲酒,用陶土製作的各種形狀的酒盞敬酒。這些陶製酒具線條簡潔,造型完美,呈深棕或灰黑色,它們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喬治亞人的祖先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葡萄種植是這一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主要源泉。秋收時,篩選用作釀酒的葡萄是他們生活中最有意義、最重要的一天。喬治亞人非常鍾愛葡萄酒,沒有葡萄酒不成宴席,喬治亞的餐桌文化也以葡萄酒為主,在餐桌上沒有祝酒辭就被視為是對客人的不敬和冷淡。因此,每個餐桌都有一個由年長者擔任的酒司令。喬治亞人的祝酒辭包羅萬象,無所不說,其中還不乏哲理,大多表達了對客人、親人、朋友的祝福,也有的表示了對逝去者的思念。法國作家大仲馬曾遊歷過喬治亞,喬治亞豐富的餐桌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書中寫道:“喬治亞人可以幾天坐在餐桌前喝酒、談天、寫詩、娛樂,而且祝酒辭是一定不能少的。”
除了葡萄酒,喬治亞也愛喝咖啡、可可和紅茶等。茶葉深得喬治亞人的喜愛。19世紀晚期,一位姓劉的中國人來到黑海邊種植茶葉,從此茶葉在喬治亞落地生根。在喬治亞的西部,當地人對中國茶的稱呼仍是“劉茶”的諧音。[24]

禁忌

許多喬治亞人認為“13”這個數字很不吉利。這裡的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驢肉,也忌食一切自然死亡的動物及動物血液。他們厭惡黑色,尤其對黑貓更為討厭。如果送花,一般不送菊花和白色、紫色的花。在結婚儀式上,不要穿白色衣服,更不能戴白色帽子。

教育

喬治亞獨立後,教育和科技發展受到政治經濟局勢的嚴重干擾,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但改革的進程仍比較快。俄羅斯在喬治亞科教領域影響不斷縮小,而西方的作用日益擴大。
概述
1991年4月9日宣布獨立。喬治亞西臨黑海,東接亞塞拜然,北鄰俄羅斯,南與亞美尼亞、土耳其為鄰,處於亞歐兩洲的交界地帶,自古以來,SC是東西方文化文匯的地方。但一直以歐洲文化占優勢。1783年格承認俄宗主權,內務保持自治,1801年正式併入俄版圖。此後俄羅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統治地位,以俄語為主要載體的俄羅斯文化迅速擴大影響。表l就從一十側面反映了這種情況。儘管如此。喬治亞人民仍為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進行了長期的努力,並取得了成功。
截止2010年,喬治亞全國共有118家博物館,年參觀量73.01萬人次,其中歷史博物館20家,紀念館45家,藝術博物館22家,共組織展出617場;劇院44座,年觀眾量35.99萬人次;公共圖書館824所,共藏書1730萬冊。
高等教育
喬治亞現有公立高校19所,其中11所在提比里西市。喬治亞高等教育在蘇聯時期即建立了完整的學科體系並達到很高的水平。近幾年又對一些院校和學科進行了改建以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如新建丁巴統海洋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經濟學院,在喬治亞技術大學裡新設丁人文技術學院,在多所學校中設立了商業經濟、管理等專業。高等學校的財政來源有三類:教育部、主管部委、地方(主要是州)。19所高校中,約10所高校經費由國家預算支付,其餘來自地方財政。1996年國家預算總額為4億拉里,(合12億美元)。教育經費8100萬拉里(1680萬美元)。約占國家預算的5。255%。此外,得到世界報行400萬美元專項貸款,另100萬美元基建貸款用於新建教育部辦公樓(原辦公樓部分毀於火災)。教育經費的一半以上,用於高等教育。
喬治亞近幾年來大學人數減少較多,教師人數也逐年減少。現有全日制大學生4萬餘人(1992年為8萬餘人)。若以1680萬美元的一半做高教經費計,每人平均210美元,僅相當於1800元人民幣,經費緊張之程度可見一斑。為改善財政狀況,多數高校杯招收自費生或部分自費生(即收部分學費)。各校自費生所占比例及收費標準差別很大,前者大致為15--50%,後者則為300美元/人。年一600美元/人。年。收費標準主要取決於學校知名度和專業性質。對外國留學生的收費標準。是上述標準的1--5倍,有的含、有的不含食宿費,收費較高的是提比里西音樂學院,本科生8000美元/年,副博士4500美元/年。在各高校總經費中學生交費所占比例一最不超過20%。

媒體

2010年,喬治亞出版225種報紙及多種雜誌期刊,共220萬期。報紙單期發行量為80萬份,雜誌期刊全年發行量為2590萬冊。主要報紙有:《喬治亞共和國報》,喬治亞文,獨立報紙,反映官方立場;《喬治亞時報》,格、英文;《24小時報》,格、英文,獨立報紙;《信使報》,英文,獨立報紙;《提比里西晚報》俄文,獨立報紙;《今日喬治亞》英文,獨立報紙;《喬治亞雜誌》英文周報;《金融》英文報;《共鳴》格文報;《光譜》格文周報。
主要通訊社:
國際新聞通訊社(Interpressnews),私營通訊社,成立於2001年。
高加索通訊社(Caucasus-press),獨立通訊社,成立於1995年。
主流媒體通訊社(PrimeNews),獨立通訊社,成立於1997年。
喬治亞國家廣播電台用格、俄語廣播,並向歐洲國家廣播。喬治亞公共電視一台、二台信號覆蓋格全境,以格語節目為主。魯斯塔維-2台為格最大私營電視台,電視信號覆蓋格大部分地區和歐洲各國。伊梅基電視台為格新興私營電視台之一,信號覆蓋格主要城市和地區。阿扎爾電視台為主要地方電視台之一,電視信號覆蓋格全境和歐洲、中東、北非、北美地區。

體育

喬治亞1996年首次參加奧運會即獲得2枚銅牌,2000年則獲得6枚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喬治亞終於取得奧運金牌,共獲2金2銀。北京奧運會喬治亞取得了3金3銅的歷史最好成績,倫敦奧運會他們在舉重、摔跤和柔道等項目上有爭奪獎牌的實力,最終獲得1金3銀3銅。

國家象徵

國名

喬治亞(Georgia),代碼GE。國名源於民族名,在希臘語中,其意為“田園”或“農業”。

國旗

喬治亞喬治亞國旗

喬治亞國旗啟用於2004年1月14日,當時格議會通過法案,決定停止使用1990年確定的原國旗,取而代之以“白色旗底,5個紅色十字架”的新國旗。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白色旗面,紅色十字將旗面分為4部分,每部分上各有一個馬爾他紅十字。

國徽

喬治亞國徽喬治亞國徽

喬治亞國徽啟用於2004年10月1日,仿照巴格拉特王朝徽號設計。為盾形,紅地,中繪有聖喬治屠龍之像,上有王冠,下有飾以耶路撒冷十字的飾帶以喬治亞語書寫“團結就是力量”,外由兩隻獅子扶持。

政治

政體

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體制。2004年2月6日,格議會三讀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格實行總理領導的內閣制,總理由總統與議會協商後任命;議會有權以五分之三的多數票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政府辭職;總統有權解散議會和政府。議會是最高權力代表機構和最高立法機構,實行單院制,每屆議會任期4年,共有235個席位。其中150個席位由得票率超過7%的政黨按得票率分攤,75個議席由全國75個地方選區各選出一名代表產生。此外,1992年在阿布哈茲當選的格議會10名議員將保留他們在議會中的席位。

憲法

喬治亞獨立後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度。第一部憲法由議會於1995年8月24日通過。2004年2月17日,格議會通過“關於組建內閣”憲法修正案,規定格為總統制三權分立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有權提名總理和國防、內務、安全等強力部門部長人選,由議會批准。其他內閣成員由總理向總統建議後,由總統提交議會批准。總統和議會由投票方式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解散政府,有權依憲解散議會。2010年9月26日,格議會以123票絕對多數通過憲法修正案,實行總統與總理之間相對均衡的權力分配。新憲法將於2013年10月總統選舉後正式生效。 根據喬治亞2017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2018年10月1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將是喬治亞最後一次採用全民直選方式選舉總統,且新總統任期將由此前的5年延長至6年。2024年,喬治亞總統選舉將由全民直選改為由特別委員會推選。

議會

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一院制,據新選舉法規定,由150名議員組成,其中按比例制選舉產生的議員占77席,
喬治亞議會大樓喬治亞議會大樓
按單一制選舉產生的議員占73席,任期五年。任何在選舉中得票超過5%門檻的政黨將自動在議會中獲得6席,從而達到在議會中組成派別的最低限度。議長為國家二號人物,總統缺位時,議長履行其職能。現任議長大衛·烏蘇帕什維利(DavitUsupashvili)。

政府

喬治亞現政府主要成員有:總理比濟納·伊萬尼什維利(BidzinaIvanishvili),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伊拉克里·阿拉薩尼亞(IrakliAlasania),副總理兼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卡哈·卡拉澤(KakhaKaladze),與北約、歐盟一體化事務國務部長阿列克西·彼特里阿什維利(AlexiPetriashvili),國家統一部國務部長帕塔·扎卡列伊什維利(PaataZakareishvili),僑民事務國務部長科特·蘇爾古拉澤(KonstantinSurguladze),就業國務部長卡哈·薩坎德利澤(KakhaSakandelidze),財政部長諾達爾·哈杜里(NodarKhaduri),地區發展和基礎設施部長大衛·諾爾馬尼亞(DavitNarmania),教育和科技部長喬治·馬爾格韋拉什維利(GeorgeMargvelashvili),體育和旅遊事務部長列萬·基皮亞尼(LevanKipiani),環保和自然資源部長哈圖娜·戈加拉澤(KhatunaGogaladze)(女),經濟發展部長喬治·克維里卡什維利(GeorgeKvirikashvili),法務部長特婭·楚盧基阿尼(TeaTsulukiani)(女),文化和古蹟保護部長古拉姆·奧吉沙利亞(GuramOdisharia),難民和安置部長大衛·達拉赫韋利澤(DavidDarakhvelidze),外交部長瑪婭·潘吉基澤(MaiaPanjikidze)(女),農業部長大衛·基爾瓦利澤(DavidKirvalidze),內務部長伊拉克里·加里巴什維利(IrakliGaribashvili),勞動、衛生和社會保障部長大衛·謝爾吉延科(DavidSergeenko),勞教、調查和司法援助部長索扎爾·蘇巴里(SozarSubari)。

政黨

(1)喬治亞民族聯合運動(UnitedNationalMovement),2001年10月由薩卡什維利建立,提倡加強與歐盟和北約的聯繫,重新獲得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控制,屬於中右翼政黨,領導人:薩卡什維利、大衛·巴克拉澤。
(2)喬治亞保守黨(ConservativePartyofGeorgia),2001年建立,是民族主義的中右翼政黨,曾與薩卡什維利結盟,但2004年聯盟破裂,成為反對黨。領導人:茲維亞德·濟濟古里。
(3)喬治亞工黨(GeorgianLabourParty),領導人:沙爾瓦·納特拉什維利。
(4)喬治亞共和黨(TheRepublicanPartyofGeorgia),自由黨類型政黨,支持親西方體制和加入北約、歐盟,領導人:達維特·烏蘇帕什維利。
(5)民主運動——統一喬治亞(DemocraticMovement-UnitedGeorgia),反對黨,領導人:妮諾·布爾賈納澤。
(6)喬治亞——民主自由黨(OurGeorgia-FreeDemocrats),2009年建立,反對黨,領導人:伊拉克利·阿拉薩尼亞。

司法

司法獨立,設憲法法院、最高法院、總檢察院、監察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院長和大法官由總統提名,議會選舉產生,任期10年。不允許設立專門和特別法院。戰爭期間可設軍事法院。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康斯坦丁·庫勃拉什維利(KonstantinKublashvili)。憲法法院法官有9名,總統、議會和最高法院各任命3人,任期10年。總檢察院總檢察長由總統提名,議會批准,任期不定。現任總檢察長阿爾奇爾·克比拉什維利(ArchilKbilashvili)。

政要

總統喬治·馬爾格韋拉什維利。1969年9月4日出生,先後在喬治亞提比里西國立大學和捷克中歐大學學習社會學和哲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成為格教育和科學部長前,喬治·馬爾格韋拉什維利自2000年至2012年一直在喬治亞公共事務學院任職,曾任該學院院長。2013年10月27日當選總統。
總理伊拉克利·加里巴什維利。1982年6月28日出生。於2012年10月25日被喬治亞總理畢齊納·伊萬尼什維利任命為喬治亞內務部長。2013年11月20日,出任喬治亞總理。
議長大衛·烏蘇帕什維利。生於1968年3月5日。1992年畢業於提比里西國立大學法學專業。1992-1993年,任格政府高級法律顧問。1993-1995年,任格憲法委員會成員,參與起草憲法。1994-1997年,參與創立非政府組織“喬治亞青年律師協會”,任該組織首任主席。2000-2001年,任格總統反腐工作組執行秘書。
2001-2005年,任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制度改革中心”喬治亞分部副主席和法律顧問,期間參與“玫瑰革命”。2005年起,擔任格共和黨主席。2012年4月,率領共和黨加入“喬治亞夢想”聯盟。2012年10月,當選議員。10月21日,在格第八屆議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議長。已婚。妻子季納京·希達舍利同為共和黨成員和新一屆議會議員。
2013年10月,格舉行總統選舉,馬爾格韋拉什維利當選總統。11月,伊萬尼什維利卸任總理,時任內務部長加里巴什維利就任總理。
2015年12月29日,格奧爾基·克維里卡什維利擔任政府總理。 2018年6月13日,克維里卡什維利宣布辭職。

行政區劃

喬治亞由兩個自治共和國、一個自治州、65個行政區、三個直轄幣、62個城市、972個村莊所組成。兩個自治共和國即位於西部的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首府、一級行政中心巴統市和位於西北部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首府、一級行政中心蘇呼米市。自治州是位於中北部的南奧塞梯自治州,首府、一級行政中心茨欣瓦利市。提比里西市、庫塔伊西市和波季市為直轄市。

首都

喬治亞庫拉河畔的小教堂

提比里西(Tbilisi, Тбилиси)是喬治亞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區著名古都,同時還是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幹線將其同外、北高加索連線在一起。與原蘇聯及周邊、歐洲國家的一些大域市有航空航線。1966年市區三條捷運開通。位於大高加索與小高加索之間,地處外高加索的戰略要衝,瀕臨庫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庫拉河在提比里西穿過陡峭的峽谷,呈弓形由西北向東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庫拉河兩岸以階梯式向山麓展開。面積348.6平方公里,人口120萬(2004年),年平均氣溫12.8℃。據史料記載,公元4世紀,位於庫拉河沿岸的一個名叫提比里西的聚居點成了喬治亞的首都。而文獻中關於提比里西的最早記載,是4世紀60年代發生的一次外族入侵的攻城戰鬥。從那時起,提比里西的歷史就與曠日持久的戰爭及短暫的和平、戰火的無情破壞與戰後大規模的建設、繁榮和衰退永遠地連在了一起。

6世紀提比里西被波斯人占據,7世紀又被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占領。1122年,提比里西被大衛二世收復,定為喬治亞國都。1234年被蒙古人攻陷,1386年遭帖木兒洗劫,之後數次被土耳其人攻占。1795年波斯人縱火焚城,把提比里西變成一片焦土。1801年至1864年,喬治亞各公國先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提比里西也隨之被俄國兼併。1921年前蘇聯把它定為喬治亞加盟共和國首都,從此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活動。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建設,提比里西已經成為前蘇聯最優美、最舒適的城市之一。1991年4月9日,喬治亞共和國宣布獨立,提比里西為首都。

提比里西絕大部分工業企業分布在河左岸,而行政機關、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則分布在右岸。提比里西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濱水,城內有彎曲的小巷、殘舊的古堡,還有建於5世紀的教堂和昔日的喬治亞王宮。新城傍山,人們可纜車上下山。市中心是喬治亞政府大廈、商店、劇院和博物館,6條街道向市區各處輻射,交通十分便利。

喬治亞“喬治亞母親”雕像
“喬治亞母親”雕像
環境幽雅的喬治亞科學院植物園坐落在古城堡東南的峽谷中,它原是古代宮廷花園,1845年改建為國家植物園,後來又改為喬治亞科學院植物園。這裡有一片浴池區,古代這裡就是提比里西的重要礦泉療養區。這是一組地穴式浴池建築,人們利用毗鄰的塔博爾山地流出的含硫磺礦物質的天然溫泉水來沐浴,醫療效果極好。它已成為著名的遊覽休養區。沿浴池街北行即來到庫拉河畔,提比里西古城奠基人的高大騎馬鑄像就屹立在庫拉河北岸的高地基岩上。 在提比里西東部附近的素羅拉克山麓,自南向北保存有17至19世紀的女修道院、18世紀的教堂古代建築。在山脊上,有殘破的古代城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立的的巨大的“喬治亞母親”雕像。這尊雄渾高大的塑像面向古城,她左手托腕,右手執劍,象徵了喬治亞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成為城市的象徵。沿山脊上崎嶇的山路北行,是建於公元4世紀的提比里西古城堡廢墟。其他古蹟還有達列占女皇宮殿、宮廷教堂等。提比里西是喬治亞工業中心,以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為主,紡織 、菸草、製革等輕工業,油脂、乳品等食品加工業亦較發達。該市也是高加索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其鐵路幹線通巴統、巴庫、葉里溫等地,並有許多條公路交匯於此,將外、北高加索連線在一起,與原蘇聯及周邊、歐洲國家的一些大域市有航空航線。

外交

喬治亞喬治亞少女載歌載舞

主張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等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對外關係。奉行均衡外交戰略,密切與美國關係同時調整對俄羅斯關係;積極謀求與歐洲實現一體化;積極謀取經濟援助;重視同獨立國協各國和鄰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喬治亞獨立。1992年6月9日,喬治亞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6年4月,薩卡什維利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

國策
格外交基本政策是恢復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加入北約和歐盟、加強地區合作的同時兼顧發展與東方國家關係,優先方向是衝突調解問題。重視同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烏克蘭等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2012年10月格議會選舉後重新組閣,現政府主張改善對俄關係。
截至2012年6月18日,格已同170個國家建交。
同中國的關係
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1992年6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喬治亞共和國建交。同年10月,中國在格設立大使館。中格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
2012年6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外交部長楊潔篪分別與格總統薩卡什維利、外長瓦沙澤互致賀電,慶祝中格建交20周年。9月,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萬季飛先後訪格。
雙邊貿易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1999年8月4日,中格兩國在提比里西簽署了成立中格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的議定書,並舉行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2005年12月,中格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2007年4月,中格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提比里西舉行。2010年12月,中格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第四會議在北京舉行。2012年7月,中格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提比里西舉行。
2012年雙邊貿易額7.74億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中方出口7.4億美元,同比下降2.7%,進口3378萬美元,同比下降11.3%。
文化、科技與教育等領域交往與合作
1998年7月,格文化部長阿薩季阿尼訪華。8月,格聖山歌舞團來華參加中國第四屆國際民間藝術節。10月,中國煤礦藝術團赴格參加第二屆國際藝術節。2002年10月,中國圖片展在格首都提比里西舉行。2004年9月,格聖山歌舞團來華參加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2005年7月,中國輪椅女畫家秦百蘭在格舉辦畫展。2009年9月、12月,中方在格分別舉辦“中國瓷器和青銅器展”、“中國萬花筒—現代生活面面觀”圖片展。2010年9月,中方在格舉辦“中國藝術品展”。2012年9月,格文化部長魯魯阿訪華。12月,“中國文化日”在格舉行。
2000年7月,雙方成立了中格政府間科技合作委員會並召開了委員會首次會議。
2004年4月,格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隆代利出席在杭州舉行的“威脅、挑戰、變革”亞洲高級別研討會。2006年8月,格社會科學大學校長阿拉薩尼婭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大學女校長國際論壇”。2008年6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所長李鳳林訪格。2010年4月,“漢語橋”中文比賽預選賽首次在格舉辦。11月,格首家孔子學院在提比里西自由大學正式成立。2011年、2012年,格舉辦“漢語橋”中文比賽。
2001年6月,格國家廣播公司總裁扎澤訪華。9月,格電台和報社聯合記者團訪問北京、天津。2002年12月,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鬍占凡訪格。2003年8月,中國經濟日報社代表團訪格。2004年9月,格國家廣播電視公司、魯斯塔維-2電視台和“24小時”報4名記者訪華。2005年2月,格“伊梅基”電視台記者來華採訪。2008年7月,格第一公共電台和《共青團真理報》2名記者隨獨立國協新聞團訪華。
2005年11月,格總統特派扎瓦赫季地區代表哈赤澤訪問湖北。2006年9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天增訪格。2007年8月,浙江省副省長鐘山訪格。9月,新疆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楊剛訪格。2011年6月,新疆烏魯木齊至格首都提比里西開通直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率領團赴格出席首航儀式。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喬治亞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
2012年,格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

同俄羅斯的關係

2008年8月,格與南奧塞梯衝突地區局勢急劇惡化,7-8日格軍與南奧、俄維和部隊在南奧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8月26日俄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後與兩地區分別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格退出1994年關於調解南奧塞梯衝突的協定,要求俄從格領土撤軍。8月30日格俄斷絕外交關係。俄強調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地位的立場不會改變。
2010年,提比里西和莫斯科之間的直航以包機形式得以恢復。在美歐的約束和推動下,薩卡什維利表示放棄使用武力解決領土問題,以更好地履行停火協定,只要俄承認格主權與領土完整,並從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撤軍,願與俄啟動全面對話。俄則表示,只要不是薩卡什維利政權當政,願與格實現關係正常化。2011年4月俄對阿、南開始實行免簽證制度。2012年10月伊萬尼什維利出任總理後,表示尋求改善對俄關係,任命對俄關係特別代表。同年11月,俄西伯利亞航空公司恢復莫斯科與格第二大城市庫塔伊西直航。2013年1月,格俄總理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舉行簡短交談。兩國並建立工作層會談機制,迄已舉行兩次會談。

同美國的關係

美國支持格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支持格加入北約,向格提供經濟、軍事援助。2008年8月格俄衝突爆發後,向格提供10億美元援助。2011年“千年挑戰基金會”加大對格援助力度,決定再提供1.5-2.5億美元援助,用於格修復公路及醫院等。
加入美主導的國際反恐聯盟,大力發展格美雙邊關係。格俄衝突後積極尋求美支持。
2011年,格美雙方互訪頻繁,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聯繫與合作更加緊密。雙方在《格美戰略夥伴憲章》框架下就經濟、貿易及能源事務展開會談,討論美向格提供援助、幫助格發展經濟等問題。7月美參院通過涉格議案支持格領土完整,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為被俄占領地區,呼籲俄從上述地區撤軍,並允許難民和國際觀察團返回阿、南兩地。格總統薩卡什維利分別於2011年3月、2012年1月和5月訪美。2012年10月,美總統歐巴馬致信格新任總理伊萬尼什維利,祝賀格成功舉行民主選舉,並表達深化雙邊關係與合作的願望。

同土耳其的關係

格將土耳其作為重要戰略夥伴,希藉助土影響加快加入北約進程。兩國經貿關係密切,互訪頻繁。總統薩卡什維利稱格土關係無論在歐洲,還是在本地區都具有典範性意義。2010年土武裝力量參謀部向格提供價值150萬美元的8輛汽車及後勤裝備,兩國商談黑海沿岸高壓輸變電項目,在邊境口岸貨物與人員通關手續便利化方面取得進展。2011年兩國在發展雙邊經貿關係、土對格投資及軍事教育和後勤保障領域加強合作。土在雙邊軍事合作協定框架內贈送格價值170萬美元的軍事物資和後勤裝備。2012年6月,格、土耳其、亞塞拜然三國外長在土耳其特拉布宗舉行會見後發表《特拉布宗》宣言,強調三國將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外高加索地區和平與穩定。2012年7月土國防部長伊爾馬茲訪格,雙方就國防和軍事領域合作交換意見。土是格最大貿易夥伴。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格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2011年格與亞塞拜然關係平穩發展。1月18日,格外長瓦沙澤訪問亞塞拜然,雙方簽訂了秘密信息保護協定,並討論邊界劃界問題。2011年5月,亞塞拜然決定向格提供5.75億美元追加貸款,用於完成巴庫-阿哈爾卡拉基-卡爾斯鐵路項目。
2011年格與亞美尼亞的關係進展順利,格總統薩卡什維利、總理吉拉烏利、外長瓦沙澤訪亞,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總理季格蘭·薩爾基相訪格,就雙邊合作、相互承認民事交強險及邊界管理、地區安全穩定局勢等問題交換意見。2012年7月,格外長瓦沙澤訪亞,雙方就發展格亞關係,加強雙邊、多邊合作交換意見。
2011年格與烏克蘭雙邊關係發展良好。7月烏外長格里先科訪格重申烏視格為重要夥伴,不會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2012年6月,格外長瓦沙澤訪烏,雙方就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
2011年格與伊朗開始實行互免簽證制度。
另外,格還將積極發展與歐洲國家關係,探討與歐洲國家在各領域合作以及格加盟入約問題。格總統、議長、總理、外長等多次出訪羅馬尼亞、波蘭、德國、捷克、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丹麥、匈牙利、克羅埃西亞、芬蘭、英國、法國等國,就與各國關係、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投資、能源安全、反恐等問題交換意見,並出席國際會議。
歐洲各國領導人以及政府、議會、軍事代表團頻繁訪問喬治亞,包括瑞典、立陶宛、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波蘭、拉脫維亞、挪威、羅馬尼亞等國,商討格政治經濟改革、雙邊關係與合作、能源安全、區域安全和軍事合作、格俄衝突調解以及格加盟入約等問題。
2011年5月,格議會決定單方面向塞爾維亞、伊拉克、阿爾巴尼亞、波赫和黑山公民提供350天免簽入境待遇。

同國際組織的關係

格積極發展同包括“古阿姆”集團、歐盟、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在內的國際組織的關係。
喬治亞十分重視“古阿姆”,倡導在該組織櫃架下開展合作。2010年9月20日,格外長瓦沙澤出席在美舉行的“古阿姆”國家外長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討論古阿姆組織框架內行動計畫方案,並對實施方案進行評估。
格積極發展同歐盟的關係,認真完成歐洲鄰國政策行動計畫。2012年格高官多次出訪歐盟,討論格國內局勢、格與歐盟及北約關係、格歐自由貿易區及簡化簽證制度、格俄衝突後地區局勢、以及國際觀察團在格活動等問題。
歐盟積極調解格俄衝突,向格提供人道和財政援助,派駐歐盟觀察員,成立歐盟與格合作委員會,討論歐盟鄰國政策實施和歐盟參與調解格俄衝突問題,支持格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2011年歐盟向格政府提供2620萬歐元的財政撥款,其中2110萬用於安置波季、巴統和茨卡爾圖波地區的難民,510萬用於協助格發展職業教育。格國防部與歐盟駐格觀察團簽署有關相互交換信息備忘錄;格財政部與歐盟簽署相互諒解和合作備忘錄,格歐簡化簽證程式協定於2011年3月1日生效。2012年,格與歐盟就聯繫國地位協定和自貿區協定談判繼續舉行。2012年9月,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宣布,歐盟決定延長駐格觀察團任期至2013年9月14日。

同北約的關係

喬治亞喬治亞

格積極謀求加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畫,呼籲北約在吸收新成員問題上採用“路線圖”方式。2011年,格外長、防長多次參加北約各類會議,討論格與北約關係等問題,積極參加北約在阿富汗維和行動,向阿富汗派遣維和部隊960多人。
2011年5月格外長瓦沙澤出席北約外長級會議及北約-喬治亞委員會會議,北約-喬治亞委員會會議首次發表共同宣言,聲明支持格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格加入北約。2011年7月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表示,北約不贊同格俄衝突中俄方所為,但俄格關係不應阻礙俄與北約發展關係,合作是北約與俄關係的基本政策。2012年5月,北約芝加哥峰會發表聲明,重申支持格主權和領土完整,呼籲俄放棄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國內局勢

領土問題

南奧塞梯問題

南奧塞梯位於俄羅斯和喬治亞之間,是喬治亞的一個地區。1922年4月20日,

喬治亞地圖喬治亞地圖
南奧塞梯自治州(簡稱南奧塞梯)正式成立,首府茨欣瓦利(當時的名稱是茨欣瓦爾),在行政劃分上歸屬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以前,南奧塞梯自治政府與喬治亞之間基本上維持和平狀態。自1989年起,南奧塞梯開始推行從喬治亞獨立出去的路線。1989年底,喬治亞派出內務部部隊,進駐南奧塞梯。南奧塞梯組織了民兵性質的國民衛隊,開始對喬治亞部隊進行反擊,爆發了大規模軍事衝突。1990年,喬治亞開始邁出自蘇聯獨立的步伐,1990年9月20日,南奧塞梯自治州人民代表委員會通過獨立宣言,公布成立南奧塞梯蘇維埃民主共和國,脫離喬治亞成為蘇聯的一部份,喬治亞未承認這一獨立,喬治亞國會的回應是宣布取消南奧塞梯的自治地位。在扎維阿達·賈姆薩胡爾季阿1990年至1991年當政期間,喬治亞提出了以排俄為主旨的“喬治亞人的喬治亞”的口號,同時試圖以武力解決格南衝突。喬治亞認為南奧塞梯獨立運動是蘇聯所煽動的,目的在於製造干預喬治亞獨立的藉口,喬治亞警察也與當地百姓爆發衝突,造成了死傷。1990年12月11日,喬治亞最高委員會公布撤銷南奧塞梯自治州建制,同時公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1991年1月6日,喬治亞內務部隊在重型武器掩護下開進南奧塞梯,雙方再度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衝突造成數千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喬治亞和南奧塞梯的和平居民,另有數萬難名南奧塞梯居民成為難民,其中大部分的人進入了北奧塞梯。大量南奧塞梯難民湧入相鄰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境內,給北奧塞梯造成了巨大社會經濟壓力。

1992年1月,南奧塞梯舉行全民公決,公決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南奧塞梯居民支持獨立。1992年6月14日,已經是謝瓦爾德納澤當政的喬治亞和俄羅斯、南奧塞梯三方簽署達戈梅斯停火協定,雙方暫時停止軍事行動,在格南衝突地區開始駐紮俄羅斯-喬治亞-奧塞梯混合維和部隊,將衝突雙方分隔開來。並於1992年11月6日,由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遣一個團隊進入喬治亞監督維和任務。根據達戈梅斯協定,成立了格南衝突斡鏇混合監察委員會,作為調解雙方衝突的常設機構。此外協定還規定,在歐洲安全理事會參與衝突調解情況下,俄羅斯具有衝突調停人的身份。停火協定簽署後,南奧塞梯通過了憲法,建立了兩院議會,1996年11月10日舉行了首次總統大選,路德維希·奇比羅夫當選總統。在2001年11月18日和12月6日舉行的兩輪總統大選中,愛德華·科科伊特(原名科科耶夫)當選總統。科科伊特積極主張以聯繫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在南奧塞梯境內通行貨幣是盧布,官方語言為俄語,近半數南奧塞梯居民擁有俄羅斯國籍。
自此至2004年中,南奧塞梯大體維持和平狀態。2004年6月,局面因喬治亞加強打擊走私而再度緊張。一連串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十數人的傷亡。喬治亞政府也指責俄國的維和部隊偏袒南奧塞梯政府,並希望以聯合國部隊取代之。
喬治亞在蘇聯解體後,逐漸向西方靠攏,接受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美國也依賴當地的油管,得以不經由俄羅斯領土輸出裏海石油至西方國家。喬治亞不但是美國在反恐戰爭的盟友,更積極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俄羅斯憑其龐大能源蘊藏重新崛起,由於南奧塞梯地區是重要的能源運輸路線,東西雙方都勢在必得,俄羅斯為防止北約東擴,即以南奧塞梯的獨立問題牽制喬治亞加入北約的進程。
2008年4月,喬治亞傳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訊息。雙方衝突也因此一觸即發。當然實際上俄格交惡的真實原因是美國不斷介入高加索地區,影響了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利益,而格政府與美國政府的合作加深了俄羅斯的擔憂。
自2008年8月1日以來,雙方交火事件不斷,該地區局勢趨於緊張。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正式開幕的同時,喬治亞出兵突襲南奧塞梯,並宣稱包圍了首府茨欣瓦利。8日凌晨,喬治亞軍隊進入南奧塞梯控制區,並對茨欣瓦利市進行炮擊,使衝突地區局勢驟然惡化。緊接著,俄第58集團軍和第74空降兵師的部分軍隊逾萬名士兵於8日和9日相繼借道北奧塞梯開進南奧塞梯。隨後雙方軍隊展開激烈交火,俄羅斯對喬治亞本土展開空襲。隨後,阿布哈茲地區也被捲入到戰爭狀態。到8月10日,喬治亞向俄提出停火外交照會,雙方於13日原則上停火。數天以後,據俄羅斯電視台26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已簽署命令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8月27日,喬治亞外交部對此作出正式回應,宣布將降低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級別,撤回喬治亞駐俄使館的絕大部分外交人員。8月28日,喬治亞通過與俄羅斯斷交的決議,9月2日,喬治亞正式宣布同俄羅斯斷交。

阿扎爾問題
阿扎爾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地處喬治亞西南部,緊靠黑海,是喬治亞的旅遊勝地。首府巴統是黑海重要港口。阿扎爾面積雖只有約30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0萬,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不僅是喬治亞通往土耳其的主要門戶,也是裏海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的過境之地。喬治亞自1991年獨立後一直受到分裂問題困擾。格境內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自治州長期以來尋求獨立,並與中央政府發生過武裝衝突。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雖未宣布獨立,實際上也不受中央政府控制。阿扎爾總統阿巴希澤自蘇聯時期就在該地區長期任職,因此在阿扎爾有著相當深厚的根基。多年來,阿巴希澤領導的阿扎爾自治共和國不僅截留中央政府稅收,還組建了一支聽命於他本人的地方武裝。阿扎爾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巴統保留了一個軍事基地。雖然喬治亞政府多次要求俄羅斯撤除其基地,但遭到阿巴希澤和俄方的反對。

2005年11月,喬治亞反對派以政府在議會選舉中舞弊為由發動所謂的“玫瑰革命”,迫使前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辭職。當時,阿巴希澤強烈批評此事,指責反對派通過政變的方式上台,是非法奪取政權。因此拒不承認新政權。薩卡什維利當選喬治亞總統後,阿扎爾自治共和國拒絕承認格新政權,隨後阿與格中央政府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2006年4月30日至5月2日,喬治亞軍隊在距阿扎爾行政邊界30公里的波季地區舉行軍事演習。阿扎爾當局以防止格軍隊對阿扎爾採取軍事行動為由,於5月2日下令炸毀了3座公路橋,從而使雙方本就緊張的關係再度升級。 與此同時,阿扎爾反對派近來不斷舉行集會,要求阿巴希澤辭職。而阿扎爾當局炸橋和驅散集會民眾的行動加劇了內部矛盾,引起公憤,局勢面臨失控。 為解決阿扎爾危機,格總統薩卡什維利請求俄羅斯出面調解。在俄羅斯政府的斡鏇下,阿巴希澤於5月6日宣布辭去總統職務,並於當天凌晨跟隨應邀前來調停的俄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乘飛機前往莫斯科。7日,薩卡什維利簽署總統令,決定解散阿扎爾議會,對其實行直接總統管理,並設立了由20人組成的阿扎爾臨時管理委員會,任命瓦爾沙洛米澤為總統駐阿全權代表。5月13日,阿扎爾臨管會宣布6月20日舉行議會選舉。

阿布哈茲問題
阿布哈茲是喬治亞的自治共和國,位於黑海和大高加索山的脊線之間,瀕黑海東岸,處在一條狹長的濱海低地,一些山嘴切割其間,這些山嘴逐漸升高形成一個被海水和河水沖蝕的階丘組成的前陸地帶,最後與高加索山的陡峭山坡混成一體。
蘇聯在1990年把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升級為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是在1991年當喬治亞完成獨立阿布哈茲被吞併,重新成為喬治亞的自治共和國。然而,1992年始阿布哈茲境內的分離主義者武裝反叛喬治亞中央政府宣布其獨立。1993年反叛者控制了阿布哈茲,1994年宣布成立獨立的主權共和國,但遭到俄羅斯及喬治亞反對。2008年8月26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已簽署命令承認阿布哈茲獨立。2008年9月10日,俄羅斯與阿布哈茲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08年12月23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布,俄羅斯計畫在2009年與阿布哈茲簽署一份關於軍事合作以及邊界防護的協定。2010年2月17日,俄羅斯與阿布哈茲簽署了一項協定,俄將在阿布哈茲建立一個大型的永久性軍事基地。
俄格因阿布哈茲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政治風波

喬治亞11月6日,喬治亞示威者包圍了格國會大廈

從2007年11月2日開始的喬治亞國內示威遊行活動到6日已經進入第5天。示威遊行與政府的衝突升級。有數千名示威者包圍了格國會大廈,並要求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辭職。格國會大廈前插滿了喬治亞國旗,很多軍警在現場戒備,防止發生不測事件。

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目前態度仍然強硬,他表示有關大選時間的問題是不容更改的,對此,示威者表示強烈不滿。參加示威的不少人士在2003年曾幫助他上台,並使當時的總統謝瓦爾澤納澤辭職。據喬治亞當地媒體報導,示威中至少有21人受傷,目前他們都被送往提比里西的醫院接受治療。反對派還指控政府部門官員投毒,但緊急情況部負責人否認了上述說法。此前有報導稱,喬治亞人移民在歐洲多個城市舉行集會支持喬治亞反對派。這一訊息是保守黨領袖茲韋阿德·濟茲古利在提比里西舉行的集會上透露的。濟茲古利說:“我想通知大家,現在歐洲和加拿大多個城市也同時在舉行集會聲援我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6日再次表示對喬治亞國內局勢“嚴重關切”。
全境進入緊急狀態
喬治亞經濟部長阿爾韋拉澤2007年11月8日凌晨說,薩卡什維利已宣布在該國全境實行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目前總統有關命令已經生效。 阿爾韋拉澤說,在緊急狀態期間,當局在格全境對媒體實行管制,並禁止民眾舉行自由集會、示威遊行及罷工。除喬治亞社會電視台可正常播放節目外,全國所有電台及電視台被暫停運作。此前,喬治亞總理諾蓋傑利在7日晚表示,有人試圖在喬治亞發動政變,總統已下令在首都提比里西實行緊急狀態,一旦恢復正常秩序,就會取消緊急狀態並恢復媒體正常運作。他還說,根據格憲法規定,總統簽署的命令將在48小時之內被提交給議會批准。 連日來,成千上萬名反對派人士在格首都議會大樓前舉行反政府集會,要求舉行議會選舉、改總統制議會制,並要求總統薩卡什維利下台。7日凌晨,格警方從議會大樓前廣場驅散了數百名反對派人士。

驅逐俄外交官
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7日晚在電視台發表的聲明中,指控俄駐格大使館的3名外交官參贊:瓦連京、參贊索洛馬汀與三等秘書庫多夫涉嫌參與這次反對黨示威抗議。他們都被驅逐,要求限期離境。薩卡什維利還緊急召回喬治亞駐俄羅斯大使。俄羅斯外交部立即以措詞強烈的聲明批評指出,薩卡什維利的言行是“嚴重挑釁行為”。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於當地時間7日晚宣布首都提比里西進入緊急狀態。隨後緊急狀態令擴大到全國。緊急狀態令的發布還導致喬治亞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緊張。目前有至少500人在喬治亞的衝突中受傷。另據俄新網的報導,載有內務部隊戰士的卡車7日晚停在玫瑰革命廣場的電報局旁邊,離國家議會大樓步行大約15分鐘。所有戰士都隨身帶有防毒面具俄羅斯媒體根據阿布哈茲總統駐加利區全權代表魯斯蘭·基什瑪麗的訊息報導,喬治亞方面已經從阿布哈茲邊境向提比里西調遣部隊分隊和特種部隊。 基什瑪麗稱:“7日晚喬治亞方面開始從阿布哈茲邊境向提比里西調遣本國部隊分隊和特種部隊。據最新資料表明,已經調遣了約1500名軍人。”

玫瑰革命

喬治亞喬治亞萬人遊行

喬治亞的問題是什麼呢?這要從四年前的“玫瑰革命”說起。2003年11月,這個山國因為選舉舞弊發生動盪,現在的總統也就是當時的反對派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趁勢逼得時任總統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黯然辭職。因為當時很多參加運動的人手持玫瑰,故稱“玫瑰革命”。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在金錢和組織上支持玫瑰革命不僅毫不諱言,還感到非常驕傲。因為這不僅體現美國推行民主的成績,而且還從地緣上大大鉗制俄羅斯,可謂名利雙收。所以儘管當時美國內部有人認為謝瓦爾德納澤雖然是前蘇聯的高官,但“傾向民主”,薩卡什維利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不過美國政府還是支持了這場“革命”。

在美國接受教育並廣泛遊歷歐美的青年律師薩卡什維利上台之後,立即被西方和喬治亞國內追求民主的人視為“希望”,希望他在國內實行改革,促進民主,希望他的政績能抵消俄羅斯的影響,希望他帶領喬治亞進入歐盟。然而,薩卡什維利在革命之後並沒有按人們對他的希望去治理國家,相反,從一上台開始,他就有了“威權主義者”的傾向。經濟政策沒有弄好不說,在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方面,也出現了很多問題:2004年2月,他就主持修改憲法,新憲法賦予總統極大權威,嚴重侵蝕了議會的權力,破壞了分權原則;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政府人士不斷威脅那些發出不同聲音的媒體,至今至少有兩家電視台、五家報紙、一家雜誌和一個新聞社因政治問題而被迫關閉;民間批評人士經常被抓,就是政府內部的反對派也不能安生,前國防部長、薩卡什維利曾經的密友奧克魯?阿什維利因在解決地區衝突問題上與他意見相左而決裂,幾十人因此被隨意逮捕。
用歐盟的一份報告的話來說,如果喬治亞要加入歐盟,那么“在法制和民主方面需要更多的改革”——可見,“玫瑰革命”後的喬治亞並沒有真正走上民主道路。不過,薩卡什維利是個精明的政治家,他深知國內外對他的厚望,在國內政治經濟沒有進展反而倒退的情況下,他利用自己的語言和國際背景,在國際上很活躍。他知道美國希望他成為民主榜樣,所以經常用流利的英語在美國或者和來訪的美國人大談如何“深化民主改革”;他知道美國很警戒俄羅斯,所以每次喬治亞的問題,到他嘴裡都變成“俄羅斯干涉”;他知道美國的國際需要,所以堅決派兵到伊拉克。這一切,都是為了換取美國的支持。 然而,任何問題,根源都還在國內,美國當然想支持這個“民主”政權,也希望用他來抵擋俄羅斯的野心,然而當國內經濟不振、民主制度遭到破壞、民權遭受侵蝕時,喬治亞人還是站了起來,要求改變現狀了。所以,如果薩卡什維利不改變思維,不真正的把“玫瑰革命”的成果轉化為民眾的希望,而是把他作為個人的資本,借著民主旗號實行威權統治,那么喬治亞的問題還是不能根本解決。

衝突淵源

喬治亞喬治亞議會大樓

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歷史淵源簡介,2008年8月3日凌晨,喬治亞和南奧塞梯交火,雙方衝突加劇,造成武裝人員傷亡。自5日起,南奧塞梯開始疏散首府茨欣瓦利居民。7日早晨,南奧塞梯方面公布,喬治亞在衝突地區集結重型武器,包括20輛坦克和多門火炮,喬治亞第五旅的一個機械化營已經集結完畢,預備大舉進攻南奧塞梯,喬治亞-南奧塞梯武裝衝突極有可能升級。目前局勢發展變幻莫測,交火仍在持續。南奧塞梯位於俄羅斯和喬治亞之間,是喬治亞的一個地區。1922年4月20日,南奧塞梯自治州(簡稱南奧塞梯)正式成立,首府茨欣瓦利(當時的名稱是茨欣瓦爾),在行政劃分上歸屬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解體前夕,自1989年起,南奧塞梯開始推行從喬治亞獨立出去的路線。1989年底,喬治亞派出內務部部隊,進駐南奧塞梯。南奧塞梯組織了民兵性質的國民衛隊,開始對喬治亞部隊進行反擊,爆發了大規模軍事衝突。

喬治亞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

1990年9月20日,南奧塞梯自治州人民代表委員會通過獨立宣言,公布成立南奧塞梯共和國,喬治亞未承認這一獨立。在扎維阿達·賈姆薩胡爾季阿1990年至1991年當政期間,喬治亞提出了以排俄為主旨的'喬治亞人的喬治亞'的口號,同時試圖以武力解決格南衝突。1990年12月11日,喬治亞最高委員會公布撤銷南奧塞梯自治州建制,同時公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1991年1月6日,喬治亞內務部隊在重型武器掩護下開進南奧塞梯,雙方再度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衝突造成數千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喬治亞和南奧塞梯的和平居民,另有數萬難名南奧塞梯居民成為難民。大量南奧塞梯難民湧入相鄰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境內,給北奧塞梯造成了巨大社會經濟壓力。

1992年1月,南奧塞梯舉行全民公決,公決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南奧塞梯居民支持獨立。1992年6月14日,已經是謝瓦爾德納澤當政的喬治亞和南奧塞梯簽署達戈梅斯停火協定,雙方暫時停止軍事行動,在格南衝突地區開始駐紮俄羅斯-喬治亞-奧塞梯混合維和部隊,將衝突雙方分隔開來。根據達戈梅斯協定,成立了格南衝突斡鏇混合監察委員會,作為調解雙方衝突的常設機構。此外協定還規定,在歐洲安全理事會參與衝突調解情況下,俄羅斯具有衝突調停人的身份。 停火協定簽署後,南奧塞梯通過了憲法,建立了兩院議會,1996年11月10日舉行了首次總統大選,路德維希·奇比羅夫當選總統。在2001年11月18日和12月6日舉行的兩輪總統大選中,愛德華?科科伊特(原名科科耶夫)當選總統。科科伊特積極主張以聯繫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目前在南奧塞梯境內通行貨幣是盧布,官方語言為俄語,近半數南奧塞梯居民擁有俄羅斯國籍。

軍事

軍制

喬治亞武裝力量建於1992年4月30日。根據《國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議會)確定國家的國防政策和通過國防領域的法律。總統擔任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部負責指揮武裝力量。格實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基本目標是保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格已基本實現軍隊職業化。
2006年格國防部組建陸軍司令部,編制60人,隸屬格武裝力量聯合司令部。12月,格議會一讀通過“預備役法”。據該法案,格27-40歲的男性公民必須進行18天的集訓。女性公民自願參加。議員及參選候選人、神職人員,外交官免訓。
2007年2月,格總統、防長和議會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新的軍官條例,格將從大學和軍校畢業生中選拔人才,為武裝力量建立優秀的軍官隊伍。

軍力

2008年議會通過決議將格軍隊兵力從3.2萬人增加至3.7萬人,後因八月戰爭而未能完成。

軍備

格軍編成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主要裝備有坦克、飛機、小型艦艇、火炮等。
2008年格國防預算為9.9億美元。

經濟

概況

致力於建立自由市場經濟,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歐美國家指導和援助,

喬治亞喬治亞
大力推進經濟改革,進一步降低各種稅率及關稅,加快結構調整和私有化步伐,改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增加吸引外資。2011年格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格政府繼續以發展經濟為首任,緊縮公共財政預算,通過提高部分稅種稅率及加快私有化等方式增加財政收入,增加退休金補貼,調低基準利率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大力吸引外資,推進與歐盟FTA和美國超普惠制待遇的談判,利用國際援款和貸款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拉動經濟發展、打造歐亞運輸走廊。2012年前三季度格GDP增長7.4%。
2011年7月格通過《自由經濟法》規定,政府如需增加稅種必須通過全民投票方式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政府可臨時增加稅種,但有效期不得超過三年;國債不得超過GDP的60%,中央和地方政府總財政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0%。

工業

喬治亞是一個工業農業國,自然資源貧乏,主要礦產有煤、銅、多金屬礦石、重金石等。錳礦石儲量豐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工業生產中以錳礦石、鐵合金、鋼管、電力機車、載重汽車、金屬切割工具機、鋼筋混凝土等為主,尤以錳礦石開採聞名。輕工業產品以食品加工著稱,主要產品有罐頭、葡萄酒等。喬治亞釀造的葡萄酒著稱於世。農業主要包括茶業、柑桔、葡萄和果樹栽培等。畜牧業和養蠶業較發達。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向日葵、大豆、甜菜等。但穀物產量較低,不能自給。近年來,喬治亞在西部、東部和黑海地區還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獨立後,喬治亞致力於建立自由市場經濟,並在國際組織的指導和援助下進行經濟改革。喬治亞境內有許多著名的礦泉療養區和氣候性療養區,如加格拉、蘇呼米等。

2011年,喬治亞工業總產值為56.7億拉里,同比增長16.9%,就業人數95653人。2011年各產業產值為分別為:開採業3.017億拉里,占工業總產值的5.32%。製造業43.58億拉里,占工業總產值的76.87%,電力、供氣、供水10.1億拉里,占工業總產值的17.8%。

農業

農業構成主要為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林業、漁業等。2010年,格農林漁業產值為23.97億拉里,同比增長7.5%,占GDP的8.4%。2010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7.53萬公頃。2011年格政府對農業領域投資1.5億拉里,用於建造農產品儲存庫和物流中心,以增加農業人口就業。2011年,格農業在經過連續3年衰退後實現增長,增長率5.5%。2011年格活羊出口總數達16.5萬隻,金額1500萬美元,同比增長90%。2011年,格礦泉水出口量達7130萬升,出口金額4700萬美元,同比增長49%。2011年葡萄產量為20萬噸,較2010年增加3萬噸,增長17.6%。

旅遊業

2012年訪喬治亞外國遊客438.9萬人,同比增長56%。

著名景點:

梅斯蒂亞
梅斯蒂亞位於喬治亞最古老最獨特的斯瓦涅季的中心地區,是滑雪者的夢想之地。此處擁有全新的箱式電纜,平穩而快速,可將滑雪者送往2350米的山峰,去體驗2.6千米的紅色滑道。隨著滑雪產業的發展,梅斯蒂亞也推出了特別的滑雪觀光項目。

聖三一大教堂
聖三一大教堂位於提比里西市Mtkvari河左岸伊利亞山上,建於1995-2004年間,是喬治亞自蘇聯解體以後,也是有史以來,修建的最大教堂,現在是喬治亞東正教母堂。大教堂建築群包括院牆,鐘樓,若干小禮拜堂等。主建築高近100米,是喬治亞最高的教堂,從提比里西各個角度幾乎都能看到。

交通運輸

2011年喬治亞運輸總量達7110萬噸,其中陸路運輸4890萬噸,占比69%。汽車運輸占總量41%,鐵路運輸占總量28%。海運2220萬噸,占比31%,2011年格兩大主要港口中,巴統港貨物吞吐量800萬噸,波季港720萬噸。
鐵路

格鐵路的主要幹線貫穿全國,從亞塞拜然的巴庫(BAKU)途經提比里西、薩姆特雷迪亞(SAMTREDIA),拐過巴統和波季後途經蘇呼米(SOKHUMI)進入俄羅斯。格現有電氣化鐵路1583公里,其中80%地處多山地區,坡度達到4.9%,247公里曲線半徑小於300米。格鐵路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體系,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鐵路籤有合作協定,相互提供過境運輸交通便利。
公路

格公路網由1474公里的幹路(其中約70%條件較好)、3326公里的二級公路(其中60%以上條件差,需修復)和15439公里的地方道路(大部分路況很差)組成。格獨立後,由於經濟不振,對道路建設的投入大幅度下降,根據格有關部門的統計,公路維護費用支出從1988年的1.251億拉里(5950萬美元)減少至2002年的2480萬拉里(1240萬美元)。惡劣的公路網路制約了貨物和人員往來,使途徑格過境運輸走廊運往黑海港口的貨物運輸成本高昂,減少了過境運輸數量和收入。新政府上台後注重改善道路基礎設施,加大投入,2003年投入5140萬拉里,2004年6780萬拉里,2005年1.403億拉里,2006年1.813億拉里,2007年計畫投入4.59億拉里。2005年喬治亞得到國際社會超過2.95億美元的援助基金,其中1.022億美元用於重建和建設薩姆茨赫-扎瓦赫季地區(Samtskhe–Javakhet)近245公里公路(21世紀初的匯率:1美元約等於1.65拉里)。
2005年格公路運貨量為26。9萬噸,增長4。7%,客運量為263。4萬人次(增長1。2%)。
航空

喬治亞現有4家本國航空公司和13家外國航空公司,其中包括奧地利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德國漢莎、和土耳其航空公司等,從提比里西可直接飛往伊斯坦堡、倫敦、慕尼黑、敖德薩、科隆、里加、特拉維夫、基輔、雅典、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杜拜、維也納等。喬治亞客貨運輸的98%由提比里西國際機場完成,2005年,經過提比里西機場運送乘客增長36%,從2004年的402388人升至2005年的547160人,運輸貨物1600噸。格航空系統按照國際標準要求正逐步走向現代化,2006年由土耳其TAV-URBAN財團以BOT方式投資6200萬美元完成了提比里西機場及周邊地區的重建工程,使提比里西機場成為符合國際標準嶄新的國際機場。該財團還投資2700萬美元完成巴統(BATUMI)機場改擴建工程,並已投入使用。TAV-URBAN財團已獲得兩個機場為期20年的經營管理權。根據此前已達成的格-土兩國協定,巴統機場還將為土耳其國內航班服務。
喬治亞於1994年加入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於2005年加入歐洲民航會議(ECAC)。2011年喬治亞的提比里西、巴統和庫塔伊西三個主要國際機場共起降航班1.8萬架,其中大部分為往返烏克蘭、土耳其和俄羅斯的航班。
港口

位於黑海沿岸的巴統和波季港(POTI)是格重要港口,隨著格政府將過境運輸作為經濟發展戰略實施,其在格交通運輸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愈發突顯。2004年港口貨運量總計為1430萬噸,2005年1710萬噸,2006年約1995萬噸。
波季港
波季港是喬治亞最古老的港口,1858年建造,便利的地理位置使波季港成為進入高加索和中亞的大門,也是連線歐洲和中亞的最短航線的港口。波季港占地49公頃,有15個貨運泊位,其中11個裝備了門式起重機(起重量6-40噸),可運輸各種類型貨物和液體產品,7個泊位被長期租賃。港口在2005年有610萬噸的運貨量。
波地港與烏克蘭的ilichevsk、保加利亞的varna、俄羅斯的kavkaz港以鐵路輪渡相連線,同俄羅斯的novorossisk、保加利亞的Burgas和土耳其的rize港以公路輪渡相連。

財政金融

2011年國家財政收入42.0億美元。2011年12月惠譽國際信譽評級有限公司將格主權信譽評級提升至BB-。2011年金融業是格增長最快的行業,共增長24.3%。
據格中央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格外匯儲備為28.2億美元,較2010年底同比增長24.6%。其中包括26.0億美元外幣儲備及2.2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
截至2013年1月底,格政府公共外債餘額43.86億美元,其中政府債務40.27億美元。向格提供雙邊貸款的國家主要包括德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等。

中央銀行為喬治亞國家銀行,主要商業銀行有喬治亞銀行、人民銀行、TBC銀行、共和國銀行、喬治亞聯合銀行、喬治亞投資銀行等。
2015年3月,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之一。
截至2014年10月底格政府公共外債和政府擔保貸款41億美元,較年初減少1.36億美元。17個國家向格提供雙邊貸款7.66億美元,主要包括:德國(3.15億美元)、日本(1.36億美元)、俄羅斯(9500萬美元)、法國(6500萬美元)、美國(2900萬美元)、哈薩克斯坦(2700萬美元)及土耳其(2200萬美元)等。國際組織貸款28億美元,其中亞洲開發銀行貸款5.07億美元,國際復興開發銀行4.82億美元,世界銀行3.12億美元,歐洲投資銀行1.91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32億美元,歐洲復興開發銀行1.01億美元,國際農業發展基金2940萬美元等。
2014年10月份格商業銀行信貸額117億拉里,環比增長1.967億拉里(1.08億美元)。本幣拉里貸款環比增長8210萬拉里(4511美元),外幣增長1.146億拉里(6297萬美元)。法人本幣貸款13億拉里(7.14億美元),環比增長1.0%,外幣貸款43億拉里(23.6億美元),環比下降0.7%;其中,29.4%貸款用於貿易領域,23.4%用於工業,7.1%用於建築業領域。自然人貸款56億拉里(30.8億美元),環比增長2.2%。
據喬治亞國家統計局初步數據,2014年1-10月格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6%,其中10月當月同比增長3.5%。

對外貿易

2012年格對外貿易總額為102.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23.8億美元,同比增長9%,進口7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格前十大貿易夥伴依次是土耳其、亞塞拜然、烏克蘭、中國、德國、俄羅斯、美國、保加利亞、亞美尼亞和義大利。2012年格對華貿易額為5.9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數字為7.74億美元),同比增長7.3%,占格對外貿易總額5.8%。
2011年格出口葡萄酒總額5410萬美元,同比增長37.7%,占格總出口額2.5%。葡萄酒出口總量1902.8萬瓶,同比增長27.2%,最大出口國為烏克蘭,917.5萬瓶;第二位是哈薩克斯坦,321.3萬瓶;第三位是白俄羅斯,146.1萬瓶。
2011年格與以色列、卡達、瑞士、阿聯等四國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截至2011年底,格共與35個國家簽署了該協定。

2014對中國免簽國家

亞洲國家

東亞北亞東北亞中華人民共和國 | 日本 | 朝鮮 | 韓國 | 蒙古 | 俄羅斯1
東南亞緬甸 | 汶萊 | 高棉 | 東帝汶2 | 印度尼西亞2 | 寮國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泰國 | 越南
中亞哈薩克斯坦1| 吉爾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土庫曼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

西亞/西南亞

阿富汗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1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13| 巴林 | 賽普勒斯1 |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14| 喬治亞1 | 阿布哈茲15 | 南奧塞梯共和國 1 6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約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阿曼 | 巴勒斯坦國7 | 卡達 | 沙烏地阿拉伯 | 敘利亞 | 土耳其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葉門 | 埃及8 | 希臘1
備註1.地跨亞、歐兩洲或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地跨亞、大洋兩洲或被認為是大洋洲國家。
3.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4.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5.阿布哈茲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6.南奧塞梯共和國未被聯合國和除俄羅斯、尼加拉瓜以外國家承認。
7.巴勒斯坦國疆域未定且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占領。
8.地跨亞、非兩洲或被認為是非洲國家。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喬治亞政黨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