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栲自然保護區

格氏栲自然保護區

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在福建省三明市西南30公里的莘口樓源小湖村。面積1.41萬畝,木材總儲量21萬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天然栲樹林。100多年前,英國有個姓格的林業專家在三明發現這片栲樹林,回國後專門撰文介紹,人們因此命名格氏栲。

基本信息

簡介

格氏栲自然保護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

格氏栲森林公園在三明市西南30公里的莘口樓源小湖村。面積1.41萬畝,木材總儲量21萬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天然栲樹林。100多年前,英國有個姓格的林業專家在三明發現這片栲樹林,回國後專門撰文介紹,人們因此命名格氏栲。

三明格氏栲國家森林公園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在三明市西南26公里的莘口鄉樓源、曹源兩村和永安市貢川鄉境內。中心坐標為26°10′N,117°27′E。主要保護對象是以格氏栲為主的珍貴稀有樹種與之相伴生的動植物資源及生存環境,探索格氏栲生長、發、演變的自然規律,為科研、教生產服務。在保護區內,已調查到的維管束植展物102科228屬425種,經濟菌內40種,鳥獸內100多種,昆蟲兩爬類近2000種,而格氏栲則以“珍貴稀少、材質良好、全身是寶”享譽八閩內外。

總面積1125.6公頃,有格氏栲森林一萬畝,儲材量20餘萬立方米。這樣集中成片的格氏栲林,為國內罕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之一。

保護區內伴生有樟、楠、檫、建柏、黃杞、黃楮、山肉桂等多種樹木,還有水鹿、飛鼠、黑熊、穿山甲和白鷳、足雞等飛禽走獸。 還有樟、楠、木荷、建柏、黃杞、山肉桂等木本植物,麥冬、砂仁、金線蓮、七葉一枝花等中草藥材上百種;林中還棲息著小鹿黑熊、果子狸、飛鼠、白鷳、長尾雉、足雞等珍禽異獸。自然保護區景觀奇特,內涵豐富,不僅是一座天然風景區,還是科學研究基地。

地理位置

格氏栲自然保護區福建三明市西南30公里的莘口樓源小湖村。面積1.41萬畝,木材總儲量21萬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天然栲樹林。100多年前,英國有個姓格的林業專家在三明發現這片栲樹林,回國後專門撰文介紹,人們因此命名格氏栲

格氏栲系珍稀林木,又名青鉤栲,俗稱“紅柯”。常綠喬木,樹冠濃密,開黃花;材質堅實,紋理細密,耐腐蝕,為造船和高檔家具的上等材料;樹皮可制栲膠;其果實含澱粉,甘甜可食,有“小板栗”之稱。這片天然栲樹林已有200多年歷史,平均樹高26米。

保護區內伴生有樟、楠、檫、建柏、黃杞、黃楮、山肉桂等24科34屬50多種樹木,還有水鹿飛鼠黑熊穿山甲白鷳足雞等飛禽走獸。

格氏栲森林公園建有度假村,內有餐廳、客房和會議室,栲林中散布著十幾座“空中樓閣”(鴛鴦樓)。

格氏栲

格氏栲自然保護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

三明格氏栲國家森林公園格氏栲又名青鉤栲、赤枝栲,學名栲樹,英文名為:Castanopsis kawakamii。分布在我國東起台灣、西至廣西的寬闊地帶。本世紀30年代,英國人格端米從廣東採到標本,定名格氏栲,因發現日本一著名植物學者比格端米更早對此樹種作過鑑定,故取消格氏栲學名,改稱赤枝栲。格氏栲 系常綠大喬林,開黃花,樹冠濃密,材質堅實,紋理美觀,耐磨性強,是工業、軍事、民用的上等用材。其果實富含澱粉,香甜可口,有“小板栗”之稱。樹皮和果殼含有豐富的單寧素,可以提取栲膠。 格氏栲系珍稀林木,又名青鉤栲,俗稱“紅柯”。常綠喬木,樹冠濃密,開黃花;材質堅實,紋理細密,耐腐蝕,為造船和高檔家具的上等材料;樹皮可制栲膠;其果實含澱粉,甘甜可食,有“小板栗”之稱。這片天然栲樹林已有200多年歷史,平均樹高26米。

格氏栲的四大特點

1、樹形美觀、四季常綠。花期長20-30天。3月中下旬開花。每當花開季節,優雅得象一位白衣仙子。

2、格氏栲板根突兀,根系、深廣,是防風固沙,保水保土的勇士。

3、格氏栲堅實耐腐,材色艷麗,是優質的材料。

4、樹皮可提煉重要的工業原料-栲膠。種子香甜可口,素有“小板栗”之稱。

土壤條件

研究表明,天然格氏栲林下土壤的質地大都為重壤土至輕粘土,其土壤的全氮、有機質及速效養分含量都明顯高於其他林分的土壤.天然格氏栲林下土壤進入紅壤土壤成土過程的最高階段,形成具有較高肥力的土壤。

公園榮譽

公園於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森林公園,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級旅遊區,景區被列入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森林公園。到此旅遊觀光的遊客和進行學術考察的學者、專家逐年增多,成為聞名中外的生態旅遊熱點。

參觀標本館:展示近千種昆蟲標本,一千多份植物標本,一百多件鳥獸標本。 提供教學實習場所:每年接待數千名青少年到保護區實習考察。

各景點介紹

迎客栲

黃山有迎客松,我們有迎客栲。它憑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歷經百年,風采依舊。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寫下這樣的讚美詩:“山中稀世寶,人稱格氏栲。風雪加戰亂,千年壓不倒。”就是它的精神寫照。看,它正在向您招手:“歡迎您,歡迎您來觀光旅遊。”對面“格氏栲林”四個大字,出自我省書法家陳奮武之手,字跡蒼勁有力,為森林公園增色不少。現在我們踏台階而上,去探尋栲林的奧秘,這是我們的步雲階,取步步高升,更上一層樓的意思。它喻示您的事業將會興旺發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民間傳說

這片栲林的形成至今還沒有定論,初步認為是在毛竹林里經自然更新逐步形成。但民間早有傳說,傳說幾百年前,這裡流行瘟疫,老百姓紛紛背井離鄉。村裡的老人就在山裡的土地廟裡焚香禱告,求菩薩顯靈。濟公活佛正好雲遊到此,他找到了灑瘟疫種子的妖怪,和他在這裡鬥法,最後,濟公用五指化作五棵大樹把妖怪釘在山上,這五棵大樹就是格氏栲的母樹,幾百年後,繁衍成萬畝森林。說來也怪,栲樹那縱裂、淺裂的樹皮就像濟公那身破爛的僧衣,濟公不再躲在房樑上,而是端坐蓮台享受人間的供奉。

松韻亭和五女拜壽

(傳說)唐代的時候,這裡有個十八寨,住著一個叫楊月川的年青人。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發現有兩位白鬍子老人在月下對奕,周圍五位仙女載歌載舞。他一時看出了神,忘了下山的時間,等到日暮西山的時候,發現怎也找不到原來的寨子了。真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後來,他在松樹下發現一本道書,就在這裡搭草廬修道成仙了。後來,他還做了不少好事。所以現在忠山村還有他的道場,人們還在祭祀著他。據說,月朗星稀的時候,松樹就會化作白鬍子老壽星,細心的您一定會找到那五位仙子吧。其實,松樹不僅長壽,也全身是寶。首先,松油可以提煉松香,松木旋切可做膠合板、模板,松子可食用,就連不起眼的松節、松針也可入藥,可治療風濕、關節腫痛和跌打損傷等疾病。

紅菇試驗地

1995年,省林科所在此試驗紅菇人工培植,花了2年沒有成功。紅菇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正紅菇乾品中含有90%-92%的有機物,包括五分之一的蛋白質,五分之三的碳水化合物以及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十八種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其中有6種是人體所不能合成的)。味道鮮美,湯呈紫紅色,寓意吉祥喜氣,是饋贈親友的高級滋補品。它不僅能治貧血,還可養顏。

栲花山莊

栲花山莊又稱“愛的小屋”、“新鴛鴦樓”,占地1000M2,有二室一廳居室、一室一廳居室,帶有衛生間。周末之餘,或一家人,或情侶,在此小住一、兩天,遠離城市喧囂,回到輕鬆如意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中,“天然氧吧”格氏栲一定會令您留連忘返。

森林的獨特功能:

首先,它能美化環境、陶冶性情。據測定,森林裡每立方米空氣中細菌數量為500個,而在鬧市區則高達5萬個。栲林禪院裡的雲光和尚在城關居住時患有喉炎,來此半年,居然不治而愈。

二、它能調節氣候,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據測定,1公頃的闊葉林每年吸收一噸二氧化碳,放出0.73噸氧氣。那么,萬畝栲林每年放出的氧氣達1000噸。它通過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降低氣溫,提高了相對濕度。因此,人們在赤日炎炎時躲在樹蔭下,感到涼快和舒。

三、它能淨化空氣和水質,防治環境污染,這主要體現在它能吸收有毒物質、灰塵、放射性物質和電離幅射等方面。近些年來,北方發生沙塵暴,在這裡你恐怕永遠也遇不上。

四、它能抑制噪聲危害。大家都知道噪聲已成為世界公害。它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水化系統,是無形的健康“殺手”。雖然城市噪聲允許35-45分貝,卻常常超標到80-100分貝,而在這裡,只有5-10分貝。

儀仗隊

天安門廣場前,儀仗隊士兵們整齊的佇列,威武的軍姿讓五星紅旗更鮮艷、更莊嚴。在這裡,栲林儀仗隊把格氏栲的偉岸、忠誠、灑脫表現得淋漓盡致。毛主席詩詞中有“暮色蒼茫看勁松”的名句,那么,在雨後霧中看格氏栲,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與松為友,幾百年生死同心,它們可真是患難兄弟。栲樹生長快壽命長,材質堅硬而耐腐,是優質建材。古代縣衙門裡的驚堂木就是用花紋奇特,造型好的栲樹板根做成,敲起來清脆、威嚴。

生命之門

古老的栲樹林給我們留下了生命起源的記憶。最早,地球上只有海洋,栲樹皮就好比岩石上的地衣,這條裂縫表示岩石經地衣分泌物侵蝕風化破裂,於是地球上有了最早的土壤。小孔表明有了光合作用,才開始出現其它植物。高等植物、動物、一直進化到人。在對面,我們可以看到三株木荷並列。木荷在森林防火樹里是首選樹種。木荷樹粉沾上皮膚,會奇癢無比,這是植物自我防衛、自我保護的功能。就象黃鼠狼遇有敵害會放屁溜之大吉一樣。

栲樹王

樹高60米,胸徑1.5米,要六、七個人才能合圍。它是樹中之王,已有500年歷史。您看它頗具王者霸氣,它的大板根深扎土層,碩大軀幹拔地而起。對面的木荷想和它爭奪,卻被硬生生擠斷了一隻胳膊。朋友們在樹前留張影,就能得到它的庇護,保您事業順利,更上一層樓。

兄弟樹

栲樹亦稱蓑衣栲,樹皮易分裂,這一株成長條狀,一株成鱗片狀,這是栲樹王國里的“一國兩制。”

情絲綿綿

木荷與樹藤的愛情您看有多纏綿。到底是樹纏藤還是藤纏樹呢?朋友們把它們戲稱為“愛你愛到骨頭裡。”不過,因為樹藤的纏繞,木荷起了個瘤,這是植物具有的共生現象,樹藤在瘤上長了很多根刺,刺入木荷中,吸食營養物質。也有人戲稱這是“小蜜傍大款,”您大可一笑。

栲林禪院

體現在“奇、特、巧”三個上。“奇”在密林之中竟有這塊空地,“特”別在為了保護一株栲樹,把它圍在院內。不過住僧可不這么看,因為佛家認為眾生平等,不願砍它。而且門內有木,是個“閒”字。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就圖個“偷得浮生半日閒”嗎?“巧”在它的祖殿是從城關原貌不變遷移而來。現在給大家解釋一下那個風水來歷。您看,栲林禪院所處的這座山多象一個木,而狹長的五木湖就是槌柄,圓形的放生池則是槌球了,潺潺水聲即是木魚敲擊聲。風水講究的是“藏風聚水”,看來寺院日後真是會香火旺盛,香客盈門了。

山門

兩鬥神 秦瓊、尉遲恭(隋唐記故事)。“錫古”,因古代只有皇帝可以賜人物品,為了避諱,所以把“貝”字旁換成了“金”字旁,古假即幸福永遠的意思。格氏栲即是上天賜予人類幸福生活的綠洲。

騰龍閣

這兒是遊客最喜歡游的景點之一。,塔前有兩隻威猛的石獅,我們稱之為鎮塔石獅。騰龍閣的塔身高26米,由五根水泥柱支撐著,螺旋式上長的塔梯充分展示了塔身的藝術感染力,塔檐為重岩懸山式的建築結構,這與古建築的結構極為相似,簡潔明快的設計思路,使騰龍閣與周圍環境溶合在一起。整座騰龍閣耗資60萬元,拋開它的觀賞性,單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它主要是用於森林防火的,觀察火情是主要的目的。格氏栲連續40年來未出過火警,保持了完美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騰龍閣功不可沒。如果是栲樹開花的季節,您站在塔頂環顧四周,看到的景象將會使您驚嘆!那景象猶如火樹銀花,連綿不斷,美不勝收。留給您的感覺是“似山似海,似樹似花,似夢似幻。

生死戀

兩棵樹活著在一起,死了也不分離,它們有一個充滿詩意、極其浪漫的名字——“生死戀“。好端端的怎么會一半活著,一半死了呢?這全是雷電惹的禍。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被雷給擊中,那這個景點也就不存在了,那是多么地遺憾啊!從保護區的職能出發,我們遵循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保持環境的原始狀態,因此,不管是生長或消亡都要保持原狀。

古墓

這座古墓已有200多年歷史了,是乾隆7年修的,它是一座衣冠冢。大家注意到了嗎?古墓四周六米內雜草總也長不高,究其原因至今仍是個謎。廈門大學的一位歷史系教授考證,墓碑凡是豎在後邊的說明該墓主人埋葬在異鄉,墓只是為了方便後人祭奠而做的,所以這衣冠冢只是空墓而已,您一定想不到吧!

關公鬍鬚

您看這條直徑不過3厘米的青藤在無任何附著物的情況下纏到這么高的樹冠上,不得不讓人驚嘆,可算是栲林一絕了。像這樣的藤原本有三棵,可遊人每到這兒都要好奇地搖一搖,想弄明白究竟是藤纏樹,還是樹纏藤,結果搖斷了兩棵,非常可惜,僅剩一棵只好用鐵欄桿保護起來了。物以稀為貴,正因為只存一棵,更加突出了它的與眾不同,也顯得更加珍貴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景觀呢?其實是因為這兩棵樹與藤從小就纏在一起了,它們一起長大,一起長高,可謂的最大特點在於有須,其實這些須只是藤的不落根,但由於會承受季節而變色就顯得更加特別了。春夏變紅了,到了秋季又變黑了,因為它很象關公的鬍鬚,人們就形象地稱之為“關公鬍鬚“了,也有人稱它為“龍鬚藤”。您看這兩棵藤分別纏在左右兩棵樹上,在空中形成一“V”字形,代表著勝利與祝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