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文學

柯爾克孜族的文學遺產主要是民間文學,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不拘,以史詩、敘事詩、神話詩、傳說、故事、寓言、民歌、諺語等為載體,依靠口頭傳唱而流傳至今。

柯爾克孜族文學

正文

中國柯爾克孜族有11萬4千餘人(1982),80%聚居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烏什、溫宿、特克斯、昭蘇等地,還有數百人聚居於黑龍江省富裕縣五家子屯。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拼音文字。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有史詩、敘事詩、民歌、神話、傳說、故事、笑話、諺語、謎語等。規模宏偉、家喻戶曉的《瑪納斯》,是一部英雄史詩,它通過動人的情節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瑪納斯家族幾代英雄的生活和業績,主要反映了歷史上柯爾克孜族人民反抗卡勒瑪克、克塔依人奴役的鬥爭,表現了古代柯爾克孜族人民爭取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願望。民間流傳的敘事詩還有《考交加什》、 《英雄托什吐克》、 《英雄套勒套依》、《庫爾曼別克》、《英雄塔爾蘭》、《賽依特別克》、《吐坦》、 《闊班》、 《窮可汗》、《瑪瑪克和紹包克》、《加芮什和巴依什》、《奧勒交拜和克西木江》、《加額木爾札》、《庫勒木爾扎》等。民歌按內容分類,有反抗歌、勞動歌、習俗歌、情新和新民歌等。習俗歌中又分為搖籃歌、 遊戲歌、 勸嫁歌、結婚歌、離別歌、迎客歌、哭喪歌等多種。民間詩歌都是格律詩,押腳韻。《打場歌》、《守圈歌》、《牧工怨歌》、《姑麗遜怨歌》等是古老傳統民歌中的名篇,神話有反映宇宙起源和人類起源的內容,多帶有宗教色彩。民間傳說有解釋族名、地名來源的,有反映廣大牧民反對階級壓迫的,如《柯爾克孜族名的來源》、《蘇萊卡烏奇坎山名的來源》以及柯爾克孜族人民反抗帝國主義走狗阿古柏的傳說等。故事以生活故事為多,生活故事有歌頌勞動人民機智、勇敢、善良和揭露統治階級愚蠢、陰險、殘暴的作品,如《皇帝和傻子》、《聰明的姑娘》、《自作自受》等;有告誡人們要心地善良、莫做惡事的,如《好心眼的人和黑心腸的人》等作品;還有表現勞動人民忠貞愛情的。動物故事托物言情,寄寓頗深,如《兩隻小熊》、《狐狸和狼》、《獅子和兔子》等。笑話中流傳最廣的是《阿凡提的故事》和《阿勒達爾闊索》。諺語富有民族特色,雙行押腳韻。
柯爾克孜族書面文學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發展起來的,出版有《頭一次的詩》、《凱爾麥套山》等柯爾克孜文版詩集。1981年,柯爾克孜文刊物《新疆柯爾克孜文學》創刊。一批年輕的作家、詩人正在成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