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溝鎮

柘溝鎮

屬濟寧市泗水縣柘溝鎮位於泗水縣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西至104國道15公里,與曲阜市、寧陽縣接壤,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萬畝,轄33個行政村,3.5萬人。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柘溝鎮柘溝鎮
柘溝鎮歷史悠久,是泗水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1937年,泗水縣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曹宇光任書記(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動員部部長),張林夫任宣傳委員,劉海岩任組織委員。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地下黨在這裡發展黨的組織,從事抗日工作,是泗水縣的早期活動中心。制陶業始於新石器時代,屬大汶口文化,距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其製作的陶器在唐宋時期,有販運到京師獲利百倍者。

柘溝經濟

石材
目前主要經濟是花崗石的開採及加工、花崗石儲量120億立方米,可開採量40億立方米。石材取名為“魯灰”魯灰石材公司開採的一礦區被國家有關部門鑑定為A級礦,是國內罕見的優質花崗石礦,經國家建築石材檢測中心鑑定證實抗折、抗壓、硬度、磨光度及輻射等方面指標均符合出口標準,被定為A類裝飾材料。顏色灰色(溫和色)花色細密度均勻,適用於比較莊重嚴肅的場所.是理想的建築裝飾材料。目前已有200多石材加工廠家,明顯帶動了當地運輸、餐飲及其它行業的發展,創造了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柘溝鎮柘溝鎮
陶土
柘溝土陶的柘溝陶土屬非金屬礦物。該礦以柘溝為中心,東起洛里村,西至董莊,北起郭家嶺,南到朱家村,面積26平方公里,儲量12.2億立方米。距地面一般0—6米,易於開採,年耗量約2萬立方米。柘溝陶土系單一五色(白、紅、黃、灰、綠)陶土,化學元素齊全,比例適當,耐高溫(1582℃)不僅適宜制陶,也可做翻砂用;膨脹係數小,又是井噴封口的最佳材料。該土含有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鐵、二氧化鈦、氧化鎂等成分。柘溝大缸遠銷國內十幾個省市。用陶土燒制的魯柘澄泥硯,目前已生產十多個花色,500多個品種,其形制既傳統又創新、不漬水、不損筆,具有古樸大方等特點,曾多次作為國家禮品贈送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德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的政府首腦和聯合國官員以及香港、台灣地區的友人。
玻璃纖維
玻璃絲及玻璃纖維布的加工規模逐步擴大,目前近100個生產廠家。

綜合實力

柘溝鎮經濟運行質量良好。初步核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32.6億元,增長24.8%;第三產業增加值20.84億元,增長18.6%。在第三產業中,金融業增加值0.71億元,增長24.3%;批零貿易業增加值3.55億元,增長26.6%;住宿餐飲業增加值2.59億元,增長18.8%;房地產業增加值3.44億元,增長5.4%。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4.7:45.9:29.4,與年初相比,一產下降1.6個百分點、二產提高1.9個百分點、三產下降0.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貢獻率

柘溝鎮柘溝鎮
分別為4.7%、66.6%、28.7%;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8、12.0、5.2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11716元,比上年增加2513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6%。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加大各項惠農支農政策扶持力度,深度調整農業結構,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7年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農業增加值9.72億元,增長8%;林業增加值0.19億元,減少3%;牧業增加值7.35億元,增長7%;漁業增加值0.14億元,增長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08億元,增長27%。
糧食產量保持穩定。全年糧食總產19.96萬噸,比上年增長0.13%,單產達到402.33公斤/畝,增長3.3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827公頃,糧經作物比例為45:55。設施農業有較快發展。全縣塑膠大棚發展到14115個,比上年增加2542個。蔬菜瓜果面積達到19506公頃,比上年增加674公頃。
林業生產持續發展。堅持發展經濟林與生態林並重、荒山造林與平原綠化同步,全年新增造林面積2524公頃,較上年增加841公頃。
畜牧業生產受畜產品價格影響,畜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年末生豬存欄272035頭、羊存欄330854隻、家禽存欄5193850隻,同比增長18.03%、15.47%、26.54%;產量為83532噸、35717噸和2788噸,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長。
漁業生產穩中有升。水產養殖面積2137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水產品產量3714噸,增長4.92%。
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65373千瓦,增長3.76%;農用拖拉機8082台,增長1.67%;農
柘溝鎮柘溝鎮
用汽車479輛,比上年減少82輛;自走式聯合收穫機133台,增長9.92%。全年機耕面積達到31600公頃,小麥機播面積15760公頃。農村用電量53395萬千瓦小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累計達到18968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43.06%。新增機電井28眼,累計達到2589眼,其中已配套1352眼,配套率52.22%。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村村通自來水取得新進展,今年新增自來水受益村102個,總數到達529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51%,比上年提高17.26個百分點。“一池三改”生態家園建設高度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面不斷擴大。
“工業強縣”戰略目標不斷深入實施,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結構不斷最佳化,運行質量繼續改善。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上年的139家發展到185家,增加46家;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17883萬元,同比增長62.04%;實現利稅118852萬元,同比增長57.42%;利潤73143萬元,同比增長40.65%。規模以上工業中虧損企業4家,比上年增加2家。產品銷售率99.09%,提高5.56個百分點。工業利稅超千萬元企業4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家。節能降耗成效明顯,萬元GDP能耗、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實現雙下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加快,實現產值19.64億元,同比增長84.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9.04%,比上年提高2.79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5億元,增長18.9%。其中縣及縣以上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7.07億元,增長33.26%;縣以下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29億元,增長27.15%。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4.06億元,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12億元,分別增長33.7%和22.4%。在全部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非公有經濟零售額26.12億元,所占比重達到92.11%。

社會事業

柘溝鎮的教育事業取得新成就。年末全縣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學25所,在校生30785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3所,在校生4563人;國小101所,在校生34689人。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學前教育及特

柘溝鎮柘溝鎮
殊教育均有新的發展。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兩免一補”,2007年共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雜費1204.33萬元,免除課本費57萬元,為貧困寄宿生補助生活費18萬元。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所,文化站13個,圖書館1個,藏書13000冊。文化出版業進一步繁榮,廣播電視覆蓋面繼續擴大,全縣廣播人口覆蓋率80%,電視人口覆蓋率80%。
衛生和醫療防保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現有各類衛生機構21個,其中醫院4個,衛生院14個,專科防治院(所、站)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年末各類衛生人員154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78人。實有床位858張。農村村級醫療點518處,占行政村的87.5%,共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270人。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民眾體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按照國家確定的今年民眾體育工作“活動與建設並舉,重在建設”的指導意見,我縣在濟河西新建全民健身特色工程1處,與13鄉鎮(街道)落實了46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建成23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其中省級工程10處,市級工程10處,縣社區服務中心3個。競技體育水平有新的提高。

管促穩定

柘溝鎮成立專門機構,對村里所有的契約實行集中管理,並從契約的起草、司法公證、相關權利義務的明確等環節指導村民制定。時下,一種村里契約鎮裡管理的新模式在柘溝鎮興起,不但規範了各種契約的擬定簽訂,確保了法律公正,同時也杜絕了一些可能造成村民積怨、村幹部受氣的意外因素

柘溝鎮柘溝鎮
柘溝鎮通過對近幾年的農村信訪、矛盾糾紛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該鎮存在的信訪案件或民事糾紛都與經濟問題有關,而且大部分問題都涉及到契約糾紛,契約問題已經滲透了農村發展與穩定的方方面面。在農村一些契約的簽訂缺乏公信性,極易引起民眾的猜疑和不滿;契約的內容缺乏公正性,一些條款不全面、權利義務不對等,甚至個別條款與法律相牴觸;契約缺乏管理,容易丟失;同時契約的履行缺乏必要的監督。這些都是引發矛盾以及糾紛的源泉。針對這種情況,該鎮黨委、政府2004年下發了《關於村級契約鎮裡統一管理的意見》,規定農村各類契約的管理,由鎮代管。
該鎮還成立了由紀委書記任主任,司法民政派出所土管經管林業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契約監管中心。明確了職責:接受村委會、民眾對有關契約的法律諮詢;幫助村委會、民眾起草契約文書;主持簽訂契約,協助辦理公證,調解各類民事、經濟糾紛。並由司法所負責契約的存檔管理工作。到目前,該鎮有31個村建立起契約檔案,司法所協助簽訂契約160餘份,受到了村民及村幹部的歡迎。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