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融合

染色體融合

染色體方向螢光原位雜交的技術,根據融合的模式產生不同的雜交模式。融合可能產生的三種模式是後續-後續,後續-前導和前導-前導鏈分別產生的融合。

基本簡介

染色體融合染色體
Goodwinandcolleagues用一種叫染色體方向螢光原位雜交的技術,根據融合的模式產生不同的雜交模式。融合可能產生的三種模式是後續-後續,後續-前導和前導-前導鏈分別產生的融合。研究者想知道TRF2突變體產生的融合是否會導致融合的特異性,或者沒有特異性。他們發現在135個融合中的133個是發生在前導鏈的端粒之間。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Goodwinandcolleagues認為可能是因為前導鏈的末端與後續鏈的形狀很不同,然而這還只是猜測,關於這兩種鏈上的端粒組成和功能可能是很不一樣的。

基本概述

線狀染色體的末端被核酸蛋白複合物的帽子覆蓋著,這個帽子能避免染色體末端的降解和不正確的重組。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這個帽子即是端粒,由富含G的核酸重複序列和許多蛋白質組成,包括Ku70,Ku80、依賴DNA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複序列結合因子2(TRF2)等。Goodwinandcolleagues研究了端粒形成的過程,並討論了端粒形成的過程是否與複製的過程相關。

為了研究端粒形成的機制,研究者用一個包含TRF2的dominant-negative突變體的細胞系進行研究,這些細胞的端粒沒有內源性的TRF2。他們將這個TRF2的突變基因在人類成纖維腫瘤細胞HTC75中表達了五天,發現在154個有絲分裂細胞中的44個表現出染色體末端融合。融合的圖片說明TRF2突變引起的融合發生在端粒複製之後。

端粒複製引起了更多的問題,染色體帽子肯定不會為了複製而解開,但複製將形成兩個新的端粒,一個是前導鏈的合成引起的,另一個是後續鏈的合成產生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