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列傳

柏拉圖(希臘語:Πλ ά των,英語: Plato 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原名叫亞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

來歷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齊那島。他的父親阿里斯通和母親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門望族。父親的譜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後一位郡主科德魯斯。母親出自梭倫家族。柏拉圖屬於梭倫的第六代後裔。

其他

柏拉圖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據說,他的體育老師見他體魄強健,前額寬闊,就把他叫做柏拉圖,而在希臘文中“plato”的意思就是寬廣。柏拉圖有兩個哥哥阿得曼圖和格老孔,在柏拉圖對話中常有出現。柏拉圖還有一個姐姐名叫波托妮,她是後來柏拉圖學園的繼承人斯彪西波的母親。柏拉圖的父親去世後,他的母親改嫁給她的堂叔(這個很奇怪,到底是誰的堂叔,“他”還是“她”?)皮里蘭佩,生子安提豐。皮里蘭佩和雅典民主派領袖伯里克利關係密切,柏拉圖在《卡爾米德篇》中以頌揚的口吻提到過他的這位繼父。
柏拉圖出生的那年伯羅奔尼撒戰爭已經進行到第四個年頭。柏拉圖從小在繼父家度過,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時期熱衷於文藝創作,寫過讚美酒神的頌詩和其他抒情詩,富有文學才能。大約20歲時,柏拉圖追隨哲學家蘇格拉底,直到蘇格拉底被雅典當局處死為止,前後約有七八年時間。在此期間,雅典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失敗而告終;“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制,但因施行暴政而在八個月後又被民眾推翻;雅典恢復民主政治,但它又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之死給柏拉圖留下了終身難以忘懷的印象,也改變了他一生的志向。從他70高齡時所撰寫的自傳式的《第七封信》中有這樣一段自白:“我年輕時,總想一旦能獨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後來政局發生變動,影響了我的計畫。那時民主政權為一般人所厭惡,革命發生了。領導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區,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這兩個管理委員會管理兩區的市場及行政。上面還有一個三十人的最高委員會,最高委員會裡有些成員是我的親戚故舊;他們邀我參加,以為一定會取得我的贊助。我當時年少天真,總以為新政權將以正義取代不正義,我極端注意他們先是怎么說的,後來又是怎么做的。這些紳士們的一舉一動,一下子把他們所毀壞的民主政權反而變得象黃金時代了!他們居然命令我的師而兼友的蘇格拉底去做非法逮捕他們的政敵。蘇格拉底嚴詞拒絕,寧死不屈。我敢肯定說蘇格拉底是當代最正直的人啊!
當我看到這些,以及其他種種,我衷心厭惡,決定與這個可恥的政權完全脫離關係。三十人委員會大失人心,被逐下台。過了一個時期,我故態復萌,躍躍欲試的,雖然靜悄悄地,又想參加政治活動了。當時雅典局勢混亂,私人互相報復,到處械鬥。總的說來,東山再起的民主政權,還算比較溫和;可是一些有勢力的壞人誣告蘇格拉底以瀆神之罪,陪審團竟處以極刑……後來我年事漸長,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為,首先必須有朋友,有組織,這種人在政客中非常難找,因為他們做事沒有原則,而且沒有傳統的制度和風紀。要找到新的人才,簡直難於登天。況且法規舊典,在雅典已多散失。當時我對於政治,雄心勃勃,唯有大聲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學,使哲學家獲得政權,成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蹟般地成為哲學家,否則人類災禍總是無法避免的。”
柏拉圖主要是哲學家,但也可以說他是一位政治家,一位政治思想家。柏拉圖青年時產生的政治志向實際上貫穿他一生,他後來三次西西里之行就是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在他的對話中有不少地方討論政治問題,集中討論政治問題的除了《國家篇》以外,還有《政治家》和《克里底亞篇》。《克里底亞篇》時柏拉圖的最後一篇對話,雖然只寫了一個開頭,但柏拉圖在其中提出一個理想的“大西洋島”,成為後來西方思想家們的烏托邦的原型,英國近代哲學家培根就寫過一本《新大西洋島》。
蘇格拉底去世以後,柏拉圖遵從老師的教導外出遊歷。他於公元前399年離開雅典,週遊地中海地區,訪問過畢達哥拉斯門徒所組成的學派。他對西西里島敘拉古城的霸主狄歐尼修印象惡劣,覺得他是不講道德之徒,不可能有智慧,不可能治國安民。但柏拉圖在這裡遇到霸主的女婿迪恩,一見如故,歡喜非常。在柏拉圖看來,迪恩酷好哲學,又是一個實行家;蘇格拉底以後,對柏拉圖影響最大的,便是迪恩了。
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四十歲,回到雅典,當時整個希臘世界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柏拉圖在朋友的資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建立學園。此地原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設有花園和運動場。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諮詢、培養學者和政治人才的學校。柏拉圖的學園建校後園址長期未變,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統帥蘇拉圍攻雅典時才被迫遷入城內,以後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東羅馬皇帝皇帝查士丁尼下令關閉為止,前後持續存在達九百年之久。以後西方各國的主要學術研究院都沿襲它的名稱叫Academy。
學園的創立是柏拉圖一生最重要的功績。當時希臘大批最有才華的青年受它的吸引,,來到這裡。他們聚集在柏拉圖周圍從事科學研究和學術討論,為後來西方各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原創性的思想。柏拉圖的後半生除了短期去過西西里以外都在這裡度過,他的著作大多數在這裡寫成。可以說,柏拉圖的學園在西方開創了學術自由的傳統,是希臘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庫和人才庫。還應該提到的是,柏拉圖建立的學園Academy和後來西方各國沿襲這個名稱的各種純學術研究團體也有不同,柏拉圖學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為城邦培養治理人才,與當時許多城邦有政治聯繫。雖然柏拉圖在實踐中經過多次碰壁以後,他的政治理想也有所降低了,但他想按照哲學的正義原則治理城邦的思想卻並沒有放棄。他的一生雖然以主要的精力從事哲學研究,越來越少參加政治實踐,但想以他的思想影響城邦統治者,儼然以“帝王師”自居,這一點倒是和中國儒家的傳統相近的。
為了能夠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圖曾三次赴西西里島與敘拉古統治者狄歐尼修一世打交道,希望說服後者制定新政,用最好的法律來治理這個國家,但最後還是遭到失敗。從此以後,柏拉圖放棄了參與政治實踐,將全部精力用於辦好學園。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在參加一次婚禮宴會時無疾而終,享年80,葬於他耗費了半生才華的學園。柏拉圖晚年在雅典世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當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悼詞來佐證:“巋巋勝德,莫之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誦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
亞里士多德對他的老師柏拉圖始終是非常尊敬的,亞里士多德曾經說:“卑劣的人甚至連讚揚他的資格都沒有。”
當我們為亞里士多德取得的成就膛目時,我們不應該忘記他的前人和他同時代的學者們的成就,尤其不應該低估他的老師柏拉圖對他的影響,亞里士多德《詩學》里某些觀點顯然是柏拉圖所熟悉的。
柏拉圖的主要著作有《申辯篇》,《克力同》,《普羅塔哥拉篇》,《高爾吉亞篇》,《理想國〉,〈政治家〉,〈會飲篇〉,〈法律篇〉等。
柏拉圖的二十多篇對話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之一,對話本身不是系統的真理,而是對問題的追索,它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是它對真理起了引發和誘導作用。理解這種對話里對真理追尋的精神,甚至比知道對話里某個結論,觀點更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